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877186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中国文化的他者之镜引言 2005年,美国的中国学研究专家戴维斯(EdwardL.Davis)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由国际知名的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国际文化研究领域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从这部著作着手,可以追踪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发挥他者之镜反观自身、反思批判、反向参照的功能。遗憾的是,国内至今尚未翻译出版该书,其主体思想的译介与研究也暂付阙如。该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出版定位上看,它是英语世界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第一本工具书。海外中国学研究(ChinaStudies)正处于调整变化期,服务于西方政府的决策需要,学者们积极关

2、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就鲜明地体现了海外中国学生机勃发、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第二,从词条数目和文化主题上看,具有巨大的信息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正如戴维斯所说:“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是理解当代中国巨大的文化生产状况,并能为英语世界所获取的第一本工具书。这本百科全书包括将近1200个词条,它们由国际专家团队所撰写,以便读者能去探索一系列多样的、迷人的文化主题,从监狱到摇滚乐队,从地下基督教会到电视访谈节目、电台热线。”1第三,从编纂团队的构成上看,编纂专家国际化,分属不同国家,涵盖中西、南北(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立足介绍

3、当代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没有很多海外中国学著作为人诟病的地方,即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却往往没有将中国现当代学者进行同类研究所取得的有益学术成果作为研究现状加以参照。反观这部百科全书,它不但没有选择性地屏蔽和忽视中国现当代学者同类研究的有益学术成果,而且,它的编纂团队除了有西方知名学者的身影,还有华裔知名学者,以及中国内地知名学者乐黛云等人亲自参与,书稿也征求过戴锦华等学者的意见,词条内容对中国现当代学者的学术成果也多有引用。该书可以说是打破自我和他者相互对立,对自我和他者视角进行融通的一种有益尝试,是知名海外中国学家和中国知名学者通力合作、平等对话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通识性和学术性。笔者细读

4、该书的英文版原著,拟从当代中国研究与新汉学、文化中国与华语语系文学、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文化,以及知识学观照等方面,探讨该书的运思与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之用。一、当代中国研究与新汉学海外汉学可视为从他者的眼光认识自我的一种镜像,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它逐渐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也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普遍关注,而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引起了海外汉学研究重心的调整与变化,其中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兴起尤为引人注目。以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为考察对象,将美国的中国学研究(ChinaStudies)与欧洲汉学(Sinology)相对照,可以看出海外中国研究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5、第一,从对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思想进行的专门性研究,转向对正处于巨变当中的中国现当代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的研究。该百科全书的主编戴维斯是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者,他的研究兴趣从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和宋代)的社会史、宗教史和文化史、女性史转向关注当代中国鲜活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其研究转型生动地反映了海外中国学发展的旨趣与方向。第二,从侧重于对研究对象进行训诂考据转向必要的解释与建构。该书遵循百科全书的知识学书写方式,以较扎实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和解释。第三,从坚持自身学术传统、研究方法转向关注、研究新问题,吸取、借鉴新思路、新方法。该书大胆采用

6、当今西方学术界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求异彩纷呈地展现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第四,从欧陆汉学研究一家独大转向美国中国学研究队伍的崛起。该书的写作团队成员许多是美国高校的学者,较为全面地体现了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学术观念与实力。近几年以来,汉学与中国学存在辨名的困扰,学术界对此一直争讼不已。从研究对象而言,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学(又称海外汉学)是指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文化思想所做的研究,以区别于中国本土对上述领域所做的国学研究;中国学关注的领域已不同于早期的汉学,其研究对象统摄中国各方面的鲜活经验,而不仅仅关注文学、哲学和历史的古典传统,尤其侧重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时期的政治

7、、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近来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逐渐出现相互接近和走向交融的趋向,学术界出现跳脱汉学与中国学之纷争的呼声。基于此,有些学者“走向新汉学”的提议。而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也是新汉学的题中应有之义。2作为侧重介绍1979年以来当代中国文化巨变的第一本百科全书,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可以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及时回应,体现了严肃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当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具有明显的“新汉学”的特征。海外中国学研究为什么关注中国的当代?首先,这有现实层面的考虑,中国当代政治、经济力量已成为全球格局中不

8、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也引起了海外中国学更多的注目和重视。诚如戴维斯所言:“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西方人都已熟悉的标签,20世?o80年代初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向,释放了包括中国各行各业公民在内的巨大创造力,这促使人们去创造一种在当代世界也显得独特的文化复兴。”1其次,从学理层面考虑,以不可逆的线性时间观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性有内生的、不可阻遏的趋新机制,它在时间维度上暗含这样的价值等级,即当代高于过去,这驱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从传统的、历史的事物转向人们身处其间的当代生活。在现代性这一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面前,当代也随之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甚至是趋之若鹜的超级概念。这种观念折射到学术研究上,也就使关

9、于当代的研究成为学人们难以抵挡的诱惑和难以忍住的关怀。 自近代中国的门户洞开以来,中国已不可挽回地卷入了现代性的进程,而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更是将中国不断深入地嵌入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中国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华夏大地上发生的变化也令人眼花缭乱。中国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是不容回避、必须正视的事情。国人需要了解自己国家近期发生的变化,作为全球文化共同体,外国人也有必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变化。可以说,关注中国的当代也就是关注身处现代性景观之中的当代中国人,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从中国的当代出发,可以继续这样的追问:当代相对于以往,差别是什么?当代正在发生什么?置身当代的中国人正在经历什么?以当

10、代为基础,未来中国会发生什么?中国会向何处去?因而,为了回应问题、因应冲击,汉学有必要走向新汉学,像中国学一样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在训诂考据之外对当代中国文化进行必要的阐释。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可以说就是进行了这方面尝试的中国学著作。戴维斯把当代中国的起始时间点界定为1979年,这仍然是中国常见的以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断代的做法。该书以1979年为界划分现当代的做法,区别于中国普遍采用的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点划分现当代的做法,也区别于海外其他学者的做法3。其实,历史除了断裂之外,还有延续;为了探讨现在和当代,我们有时必须去探究过去的历史。换言之,在很多

11、时候现在和过去是并置在一起的,过去与现在存在紧密的、不可分的联系。关注现在,有时必须回首过去的历史。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具体词条有时会突破自身设定的1979年这一时间节点。例如,在撰写中国大陆一些作家的词条时,会写到他们1979年前的创作;在“北京烤鸭”的词条中写道:“中国最早的烤鸭,记录是在13世纪,之后又变成明代皇室的美味。”154将北京烤鸭的历史从现在一直追溯至古代。二、文化中国与华语语系文学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从时间而言是聚焦于当代,从空间而言则显得模糊而富有弹性。因为它关注的不是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主权空间,而是极富延展性的文化空间文化中国。“文化中国”一词最

12、早由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杜维明提出,这一概念在他的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4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直接借用杜维明“文化中国”的概念,并围绕这一概念运思和书写。但是,该书对“文化中国”概念的运用与杜维明相比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和疑虑之处。在戴维斯看来,文化中国“除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政治实体,还包括中国在欧洲、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超过500万人的离散群体”1,这与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界定相似。它大大超出了中国这一政治实体所包括的疆域,而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它以语言、文化为纽带和联结点,向外辐射、延伸、扩展,从而筑成不同于政治实体的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

13、,极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离散的个人与族群,不论他们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离开,是政治、经济原因还是其他因素使然,是短暂旅行还是长期定居国外,他们的文化实践和离散归属、向心离心问题都值得重视和书写。该书运用“文化中国”概念与杜维明的不同之处在于,杜维明提倡“文化中国”本是以儒家文化的复兴为旨归,从而达到增强散布全球的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的目的。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并非复兴儒家文化,在书中儒、道、佛文化及其他文化都有涉及,并未凸显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位置。戴维斯的疑虑之处在于,他坦承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概念和一种思路在运用时会有困难,也很有可能引起争议:“

14、由文化中国概念所构建的散漫的空?g给百科全书编纂人提出了一个难题。一方面,文化中国并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学科限制及世俗偏见无法给文化中国本该包括的内容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单本的百科全书不可能公正地处理文化中国所特指的跨国界空间的文化。倘若这样做了,那只会致使这部百科全书的内容成为一个争论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但更有效的做法将是以另外一种形式。”1戴维斯对“文化中国”这一概念的界定、阐释和运用,可以与学术界最近引起广泛关注、讨论的“华语语系文学”相互发明。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界定、阐释主要有史书美、王德威两种观点。史书美提出“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我用sin

15、ophoneliterature一词指称中国之外各个地区说汉语的作家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中国文学出自中国的文学。Sinophoneliterature的最大产地是台湾和易手前的香港,但是放眼整个东南亚地区,20世纪以来sinophoneliterature的传统与实践都蔚然可观。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也有为数众多的作家用汉语写作”5,“华语语系更多时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反中国中心论的场域”6。而在王德威看来,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理解、说明中国与海外不同华族地区,以汉语写作的文学为联结点,“尽量把华语文学的场域全部拆开,让它们都处于同一个平台,重新组合成文学对话的空间”7。由此可

16、知,史书美和王德威虽然同用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但名同而实异。从指涉的范围来看,史书美认为华语语系文学是指中国大陆之外各个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而王德威则将中国大陆文学包括进来;从理论诉求来看,史书美意图反中国中心论,而王德威则希望超脱、拆解万流归宗的中国中心论和固守边缘对抗主流的离散论,达到用汉语写作的作家作品众声喧哗、平等对话的目的。从上面的引用和分析可知,就指涉的范围来看,戴维斯在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中对文化中国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更接近于王德威。文化中国突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版图,而到达中华文化所及之处;不仅关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政治实体的当代文化,还关注海外离散群体的当代文化;就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化而言,不仅关注官方文化,还关注先锋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等非官方文化。考察“文化中国”观念在当代中国文化百科全书“文学”词条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它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