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

上传人:甄**** 文档编号:129876831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八1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诗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人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因此要在学习上不遗余力。 B 池塘春草和阶前梧桐,通过意象的变化突出时不我待,进而来劝学。 C 击打石头才有火花,是用来类比人只有通过

2、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的。 D 三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劝人学习的思想却充满着现实的功利性。 (2) 三首劝学诗在劝学方面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 . . . 。2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 “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 “幽期”句中的

3、“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是隐者的身份。 B. “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3. 找出这首诗歌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3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 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4分) (2) 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8分) . . . . 。4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长 相 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 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3分) . . 。(

5、2) 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 . 。5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 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

6、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 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 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 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 . 。6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塞下曲(节选)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请联系选

7、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4分) . ,. 。7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_,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_。 2.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 B. 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 C. 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 D.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

8、追求。 八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

9、,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 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 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6分) . ,. 。 答案见下一页答案一(1)D“充满着现实的功利性”错误,是劝人学习上进的,充满着现实的积极性。 (2)要珍惜时间,趁着青春年少赶紧学习。要注重亲自学习和实践。 陆诗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

10、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朱诗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孟诗译文: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二1. B【详解:B项中“”表述错误,首句的意思“幽居之处少有邻居”,并非自小就有邻居作伴。】 2.C 【详解:C项中“明确

11、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述错误,诗前三联叙事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引起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幽。此诗紧扣“幽”字来写,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静,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无遗。三(1)夏初(初夏、夏天、夏季)白描(各2分) (2)这两首诗,流露出的都是轻快愉悦的情感。(2分)范诗写农忙季节,田间劳作的人们各司其职,忙忙碌碌,开开心心。景是宜人的,事是悦人的,全诗基调昂扬。(3分)翁诗的前两句写景,所写之景让人感到惬意、舒心;诗的后两句写人,突出了人人忙碌,农事不断,让读者体会到农民投身劳动的积极性,表达了愉悦之情。(3分)四(1) 不同(1分)。杜诗用春天的二月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