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872769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中政治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通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教师课前编制好学案,让学生去自主探究。2.讨论法。同学之间围绕一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学习目标】:知道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要求;懂得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后果【学习重点】: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要求;【学习难点】:懂得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后果【自学导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2)(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1)(2)二、加强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的含义: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

2、)(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1)经济手段:(2)法律手段:(3)行政手段:(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课后练习1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

3、施解决民生问题,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A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实现共同富裕 D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2014年我国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A经济手段B财政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3针对经济运行的态势,政府对不同行业采取了不同措施,如国家继续加大支农财政补 贴,对部分住房交易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农业和房地产业采取不同措施等。这是政府在()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调整经济结构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A B C D4随着私家车

4、的大量增加,停车难的困境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某市规定闹市路边车位15元/时,而地下车库车位5元/时,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杠杆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手段是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的B经济手段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C经济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D经济手段能够抑制经济发展中的波动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弥补了市场的不足C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克服了市场的弊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68题。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A宏观调控为主,市场机制作补充B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谁主谁次,由具体经济形势而定D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手段有()供求关系价格竞争竞争机制宏观调控A B CD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实现共同富裕 D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