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87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二OO六年二月目录一、“十五”发展回顾(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二)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三)城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五)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六)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七)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八)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发展环境(二)指导思想(三)发展目标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二)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完善城乡统筹政策四、坚持新型工业强市战略(一)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三)冶金钢铁产业集群(四)

2、石化化纤产业集群(五)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六)食品药品产业集群五、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筑业(一)壮大建筑业产业规模(二)优化建筑业内部结构(三)加强建筑业市场监管六、创造服务业发展新优势(一)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七、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一)实施“四沿”带动战略(二)实现“三区”协调发展(三)加强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四)构筑“四级”城镇体系(五)建设优势互补的城市圈八、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一)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二)突出泉城特色保护(三)加快新区开发步伐(四)强化城市规划管理九、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二)优先发

3、展教育事业(三)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四)创新科教工作机制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保护节约利用资源(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十一、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二)推进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三)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四)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六)全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七)全方位开创外贸新局面(八)积极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十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五)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六)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八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三、规划实施(一)加强改善宏观调控(二)提高要素支撑能力(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四)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编制并实施好我市“十一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十五”发展回顾“十五”期间,

5、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奋斗目标,按照“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和“一产立市、二产强市、三产富市”的总体思路,与时俱进,攻坚破难,省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五”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76.5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生产总值31604元,按现行汇率折合3916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62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4倍,年均增长20.4%

6、;2005年投资率达到45.7%,比2000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6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9亿元,是200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259.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7倍和3倍。(二)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农业结构继续优化,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7426调整为7030,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70多个。“2133”工程成效显著,工业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1%,比2000年提高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呈现良好

7、发展态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0.1%,比2000年提高9.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2%,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043.946.1调整为7.14646.9。(三)城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按照“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坚持“四高”方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高起点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实施了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十五”期间完成城建投资8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倍,经十路综合改造、玉绣河整治一期、济南机场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

8、成,东区主干路网基本形成,西区大学科技园建设初具规模,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50公里,铺设各类管线2800公里,新建住宅125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479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2300余条,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泉群保护取得重大成就,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化率达到56%。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规划、土地、拆迁等依法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纳入国资委监管的255个企业完成改制126个。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立

9、了属地化税收征管体制,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推行了政府采购制度,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进行了政府资金结算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精简职能错位交叉机构29个,依法取消行政许可主体27个、行政许可事项695项、收费项目252项,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和透明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五)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外向型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全市新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4.6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在我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

10、业达到22个,比2000年增加10个。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投资增长较快,公用事业及金融业利用外资取得新进展。国内招商成效显著,五年引进市外资金1020亿元。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7.6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12.5%提高到16.2%;出口额达到17.8亿美元,年均增长25.5%。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37.3%,比2000年提高7.3个百分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和规模继续扩大,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五年累计8.1亿美元,年均增长69.9%。园区等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开发区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六)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坚持经济

11、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加快进步。科技创新机制初步形成,200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6%,五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00余项,专利申请总量26844件。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7%和27.5%。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公共卫生保障有力,成功战胜非典疫情。群众体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成功承办了亚足赛等大型赛事。全市总人口达到59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五年安置就业再就业4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范围继续扩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救助体系基

12、本形成。社区残疾人工作经验面向全国推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七)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2元,年均分别增长10.3%和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24.4亿元,年均增长17.2%。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城市恩格尔系数由34.6%下降到33%,农村由43.5%下降到39.1%,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5.4辆,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彩电拥有量101.8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8平方米,农村居民

13、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3.8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3.3平方米和5.2平方米。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五年累计16.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八)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诚信、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形成了稳定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坚持依法治市,加强地方立法,法律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济南建设富有成效,再次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群众安全感达到92.5%。双拥工作深入开展,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科学普及不断深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启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经

14、过五年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形成了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成功经验。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在发展中解决各类矛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坚持“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总体思路。实施“六个突破、六个互动”推进方式,不断创新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符合济南实际的发展道路。四是坚持用改革、市场和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把握经济和社会发

15、展内在规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进程,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经济、行政、市场环境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秩序。五是坚持把破解深层次矛盾作为实现长远发展的着力点。把握发展的阶段特征,抓住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实施突破,不断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六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科学、理性、务实精神,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埋头苦干,攻坚破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工业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经济外向度仍然偏低,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能力较弱。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四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公共产品城乡覆盖程度差别较大,缩小区域差距的任务艰巨。五是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济体制总体不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