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857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31.1项目概况31.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优势分析4第二章 市场分析72.1新疆羊肉生产现状72.2新疆羊肉生产的新趋势82.3市场前景预测92.4风险分析10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123.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23.2主要技术参数18第四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进度安排204.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204.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204.3进度安排224.4管理措施23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24第六章 总投资和资金来源256.1总投资256.2资金来源256.3申请国家或自治区预算内资金的使用和管理256.4自筹资金管理和使用26第七章 效益分析277.1经济效益277.2社会及生态

2、效益28第八章 招标方案308.1招投标依据308.2招投标的具体内容308.3招标原则及要求30附图:1、养殖场现状图2、养殖场平面布局图 3、羊舍施工设计图附件:项目要求提供的相关附件 31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新疆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轮台县阿克萨来乡牧业村1.1.3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标准化羊舍1000平方米;改造羊舍1000平方米;新建消毒室50平方米;新建药浴池50立方米;建草料储备仓库475平方米;购买大型饲草粉碎机1台;小型饲料加工设备1台;建立养殖场电子档案。1.1.4项目总投资:总投

3、资143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31.5万元;仪器设备采购5.5万元;建立电子档案2万元;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费用4万元。1.1.5资金筹措:主要以企业自筹为主,部分申请国家或自治区预算内资金。1.1.6项目建设期限: 2012年1.1.7项目建设单位: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1.8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艾比布力达吾提1.1.9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2月,现有51名成员,总资产105万元,共有棚圈3264平米,现存栏母羊750只,2011年出栏1100只。合作社现有管理人员2名,财务人员2名,技术员3名。1.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优势分析1.

4、2.1必要性分析2010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深刻分析了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今年6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提出了新时期牧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牧区工作的方针政策。8月11-12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牧区工作会议,对做好新时期的牧区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10月12日,国务院又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内蒙、新疆等八个全国主要牧区省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是一项对草原全覆盖、牧

5、民全惠及、资金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牧区惠民政策,为实现草原牧区“转人、减畜、转移生产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以上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和政策措施的出台,给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增添了新的动力,也给新疆牧区经济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开创了新疆牧区工作的新局面。巴州近年来紧密围绕关系肉羊产业发展的肉羊高效增产、游牧民定居肉羊圈养舍饲半舍饲和饲草料供给保障工程建设,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羊肉综合生产能力,突出肉羊养殖优势县乡镇建设,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取得了长足发展。本项目是一个肉羊标准化养殖场扩建项目,在投资上侧重于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良种

6、纯繁和育肥推广为核心,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示范带动为辅助,加快促进轮台县肉羊产业发展,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保证畜产品市场供给,有效平抑市场价格,满足人民消费需求。通过项目实施,可带动提高当地农牧民生活水平,实现当地从事肉羊养殖的牧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将从根本上改变牲畜品种退化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可以给农牧民增加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科技意识,增强他们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随着牲畜良种化程度提高和饲养管理方式的改变,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畜牧业走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快车道。第三方面可以给合作社成员增加盈利3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因此,本项目建设

7、是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保障之一。1.2.2优势分析1、技术优势。轮台县发展肉羊业技术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胚胎移植、冻精冷配等育种技术优势。轮台县技术服务体系健全,专业队伍力量较强,而且乡村级都有畜牧兽医服务人员。健全的服务体系对推广肉羊杂交改良、肉羊规模饲养、肉羊防疫免疫、冷冻精液配种、饲草加工调制、高产饲草料栽培等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本项目以轮台县畜牧兽医局和下辖各站(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展肉羊纯种繁育。二是技术人员队伍优势。轮台县兽医站(所)技术人员从技术指导、疫病防治等方面都可以满足肉羊产业发展的需求。三是技术人员及当地农牧民肉羊改

8、良经验丰富。轮台县各乡村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肉羊改良经验。近几年,农牧民养殖积极性高涨,目前轮台县养羊专业户逐渐增多,已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广大农牧民群众已掌握了肉羊的生产技术,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之冬活动,养殖户已熟练的掌握了肉羊的生产基本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四是轮台县发展肉羊有广阔的市场,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量优势。以上技术、人员、经验等优势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2、资源优势。轮台县金泉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有饲草料地4000亩,养殖场周边为耕地、林地和草场所环绕,水土光热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生产,养羊业是当地农牧民养

9、殖的主产业和主要的增收来源。3、政策优势。近几年,国家、自治区、巴州加大畜牧业的投资力度,高度重视牲畜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出台了众多的补贴政策。十七大,国务院3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新疆建成畜产品、粮食等生产基地。开展优质肉羊杂交改良是当前和今后我区畜牧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肉食供给,提高养羊业效益,促进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自治区专门制定了新疆肉羊发展规划(2009-2015年),到2015年,全区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以上,羊胴体重达到22公斤。全区羊肉产量达到100万吨,年均增长保持在10%以上,这

10、为养殖小区(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更为肉羊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自治区、巴州肉羊发展规划,政策扶持有保障。第二章 市场分析2.1新疆羊肉生产现状解放以来,党和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新疆肉羊产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历史时期,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肉羊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产量的稳步增长。对满足区内消费需求乃至保障全国羊肉、羊毛供给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历史,新疆羊肉生产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恢复波动发展时期(1949-1978年):这30年间,新疆羊产业从解放初期的迅速恢复,到文革时期的停滞倒退,总体发展缓慢。1978年全区羊存栏1972万只,

11、羊肉产量5.31万吨,人均占有羊肉7.76千克。同时,受后期生产滑坡影响,新疆由羊肉外调省区变为肉食严重短缺地区。 2、改革发展时期(1979-199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4年牲畜作价归户,新疆羊产业实现了数量快速扩张和向商品生产的转折。羊存栏由1979年的2015万只,增加到1995年的2980万只,年均增长3.6%,羊肉产量达到24.48万吨。人均消费羊肉14.47千克,较1978年增长近一倍。 3、调整发展时期(1996-200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机制引导下,新疆羊产业生产方向逐步从以毛为主向以肉为主转型。羊存栏达到4104万只,较1995年年均增长

12、4.5%,年出栏2917万只,羊肉产量达到45.54万吨。2003年全区人均羊肉消费量23.55千克,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53.27千克,农村人口人均消费7.97千克,城镇和农村人口消费比为6.68:1。4、优化发展时期(2004-2010年):这一阶段,在经历了前期羊肉与农产品比较效益相差过大养羊积极性受挫,和后期羊肉价格快速跟进大幅上涨因素影响,新疆羊产业通过积极推广高效生产技术措施,逐步实现了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变。2010年羊存栏数较2004年减少279万只,出栏同期增加382万只,羊肉产量达到了46.6万吨,较2004年增加1万多吨,人均羊肉占有量基本稳定在2004年同一

13、水平。而同期新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分别翻了两番半和两番,区内羊肉产能水平已难以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2.2新疆羊肉生产的新趋势1、生产重心由草原牧区向农区和牧业定居区转移。随着农区秸秆等农副产品利用水平提高,农区养羊业逐步得到恢复,2010年全区羊存栏3825万只,其中农区存栏达到1800万只以上,占到48%;国家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的实施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使草原牧区约400万生产母羊,由四季游牧转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舍饲半舍饲比例达到了30%;农牧资源互补优势进一步突出,农牧交错带肉羊育肥规模不断扩大,年育肥接纳牧区当年出栏羔羊和架子羊达到500万只以上。2、肉

14、羊高效增产技术逐步得到推广。一年两产,两年三产肉羊高频繁殖技术在农区和规模化羊场积极推广,大副提高了肉羊出栏率;多胎肉羊杂交生产逐渐为农牧养殖户接受,除地方多胎品种外,近三年已从内地引进纯种小尾寒羊、湖羊等基础母羊4万余只,建立多胎羊繁育场16个,农牧户养殖多胎羊平均年产羔3.5个,在提高肉羊繁殖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肉羊商品经济杂交在农区和牧业定居区稳步推进,全区已建立国外专用肉羊繁育场9个,年商品经济杂交规模达到200万,杂交羊平均个体较地方品种羊增产5千克以上。3、生产方式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过渡。农牧民生产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度加大,作用增强,促进了牧户间畜种互换

15、和互助生产,农牧区养羊大户和专业户比例逐年提高。在国家、自治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农牧民合作组织、社会资本投入肉羊养殖小区(场)建设积极性高涨,一大批存出栏5000只以上肉羊场建成生产,成为区内中心城市和肉品加工企业主要的羊肉生产供应基地。截止2010年,全区规模肉羊养殖场(户)4.37万个,年出栏肉羊857.9万只,占全区肉羊出栏的26.1%。2.3市场前景预测从国内羊肉市场看,我国羊肉的生产成本较低,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因而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新疆发展肉羊产业具有五大优势,即资源优势、地缘优势、民俗优势、价格优势和政策优势。新疆土地广阔,饲草丰富,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肉羊生产的条件。新疆与中亚五国接壤,实施东进西出战略,向西销售羊肉具有极为便利的条件。新疆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地区,而中亚和中东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新疆羊肉是真正意义上的清真产品,因此更容易被穆斯林人民接受。新疆羊肉的生产成本较低,其价格仅为世界平均价格的5060,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发展羊肉主体产品不仅是形势所迫,而且也是自身发展所必须。新疆畜牧业的出路在于发展外向型产业,而肉羊业正是新疆畜牧业的突破口。就新疆而言,发展肉羊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条件,自然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