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844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9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亳州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九月目 录第一篇发展背景1第一章“十一五”取得历史性的新成就1第二章“十二五”迈入加快发展黄金期2第二篇 发展思路5第一章指导思想5第二章 发展战略5第三章 发展目标6第三篇主要任务9第一章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9第一节现代中药9第二节能源化工10第三节白酒及农产品加工11第四节汽车及装备制造12第五节 新兴产业12第二章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15第一节 建设“百亿斤粮仓”15第二节建设百万亩中药材基地16第三节推进畜牧业振兴计划16第四节加强农业示范园建设.17第五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17第三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18第一节 文化旅游业19第二节商贸物流业19第三节房地产业20第四节 金融及商务服务业21第五节家庭服务业21第四章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23第一节 优先发展亳州主城区23第二节 重点建设三县县城24第三节 积极建设中心集镇25第四节 加快建设开发园区26第五节 科学建设新农村26第五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支撑体系28第一节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28第二节 能源体系建设29第三节 水利体系建设29第四节 数字亳州建设30第六章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1第一节 加强污染治理 31第二节 保护修复生态32第三节 集约利

3、用资源33第七章 加强人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3第一节完善人才队伍34第二节提升创新能力34第八章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稳定35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35第二节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36第三节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37第四节 积极扩大就业38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8第六节 推进文化发展39第四篇关键环节和规划实施41第一章 关键环节41第一节加强招商引资41第二节节约集约用地41第三节打造融资平台42第四节优化发展环境42第五节深化改革开放42第六节保持社会和谐稳定42第二章规划实施43第一节健全规划体系43第二节落实目标责任43第三节强化项目支撑43第四节加强实施监测43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4、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亳州的关键时期,是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加快亳州发展的重要时期。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亳州市加快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篇发展背景第一章“十一五”取得历史性的新成就“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125”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三年倍增计划”,加强项目建设,建设园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奋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

5、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00、400、5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以上。2010年,人均GDP接近1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37:36;财政收入40亿元,是“十五”末的3.6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粮食总产突破90亿斤,连续7年增产。工业化进程显著加快。2010年,二产比重在2005年的基础上提高9.6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29.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4%,比“十五”末提高4.6个百分点。优势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市规模企业达到530家,比“十五”末增加379家。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已经成为

6、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城市化水平逐年提升。亳州南部新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涡阳南部新城和涡北新区、蒙城城南新区、利辛滨河新区建设稳步实施,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五个省级开发区扩区工作有序推进,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25%提高到2010年的3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全省。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市外内资6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400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66%、34%。河南永煤等四大煤业集团、江淮汽车、康美药业、沃尔玛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亳州,重庆啤酒、涡阳三星化工煤制乙二醇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

7、产。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古井股权转让、高炉酒厂改制圆满完成。扩权强镇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开。文化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广播电视资源有效整合。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文化体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1.36%,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429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8、平安亳州”建设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处置非法集资等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形势更加稳定。第二章“十二五”迈入加快发展黄金期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市各项发展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多年来积累的发展能量加速释放,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从全国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在取得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后,我国还将拥有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安徽来看,“十二五”是全省人均G

9、DP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跨越、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从40%提高到50%的加速时期,全省仍然拥有一个相当长的快速发展机遇期。从亳州来看,面临两项重大机遇:一是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行业标杆企业加紧实施区域性布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难得新机遇;二是省委省政策密集出台支持皖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有利。加快发展蕴含新潜力。从产业支撑来看,我市煤炭资源开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中药产业已经进入省级战略层面,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快速扩张,养生休闲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拓展,白酒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特色优势更加突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从建设空间承载来看,南

10、部新区框架全面拉开,5个省级开发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批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园、循环经济园初具规模,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从要素供给来看,我市拥有两大优势,一是空心村量大面广,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成本低,农村土地整治将成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我市人力资源丰富,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积极变人力优势为人才优势的空间十分广阔。加快发展进入新阶段。“十一五”末期,我市经济总量将跨过500亿元新台阶,发展基础日趋巩固,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正在增强,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一是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适应转型需要,推动进入又好又快发展新阶段;二是把握好全市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双双迈过30%之后的加速推进期机遇,推动进入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新阶段;三是积极将我市优势资源开发与产业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进入资源转化与产业承接共同推进新阶段;四是以人为本,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推动进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阶段。在看到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层次低,先进制造业不多,农业产业化进展慢,服务业水平低。二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区域竞争激烈,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