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678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企业管理)建筑对服装风格的影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与服装2009-10-30 14:51:17|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40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建筑与服装的渊源由来已久,中世纪时黑格尔曾把服装称为“流动的建筑”,也有称为“贴身的建筑”,一语道出了建筑与服装之间的微妙关系。十三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为标志的哥特式建筑很快从法国波及到整个欧洲,受其影响,欧洲服饰造型也常常来用尖顶的形式和纵向直线,甚至连鞋、帽、头巾、都是呈尖头形状的。随后的年代,欧洲服装的演变虽先后受到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等名同文艺思潮的影响,但带有类似建筑外型特征的服装款式却绵延不绝,直至今天。例如,欧洲妇女自文艺复兴以后,一直喜欢用鲸骨或藤条(后来甚至用钢丝)做骨架

2、,将裙子撑得鼓鼓的,较典型的有16 世纪的西班牙式“法琴盖尔”裙撑,19 世纪的“克里诺林”式裙撑等。由于裙撑越做越大,以致影响到了当时的建筑尺寸,人们不得不将门框和楼梯的宽度拓宽,以便使穿着这种鸟笼一样裙子的妇女能够通行无阻,这种颇具建筑特征的裙子,恰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就如同一座人在其中能自由走动的房子”。1660年西班牙画家Diego Velazquez 为玛格丽特公主所画 迪奥曾声称“衣服是把女性的肉体的比例显得更美丽的瞬间建筑”。从19 世纪末开始,一些著名时装设计师开始登台亮相,主宰时装的潮流,耐人寻味的是时装界中学过建筑的人却比比皆是,如果把他们的名字罗列起来,可以写成长长的一串

3、,其中卓著者就有皮尔巴尔曼、安德莱克莱究、帕克拉邦纳、群岛一郎与吉尔安弗兰费雷(Gianfranco Ferr)等等。他们虽然风格不同,手法各异,但都擅于将“块与面”的结构巧妙地运用在服装设计上,并不断从各种建筑物中获取养料和创作灵感,法国著名设计师波尔波阿莱就曾从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名称“米那莱特外形”的时装款式。被称为“时装之王”、“流行之神”的时装界泰斗迪奥对建筑也是独有所钟,他在1953 年秋季时装发布会上推出的“埃菲尔塔式夜礼服”和“圆屋顶式连衣裙”一眼便知是脱胎于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和欧洲古典建筑。说到将埃菲尔铁塔用作时装表现主题时,当然还不能不提到著名女设计师科

4、琳娜,在她的每一时装系列中,总不忘将主座巴黎铁塔以各种形式予以尽情表现。她认为铁塔典雅而充满想象力的造型,恰好表现了如生如诗如梦的情怀。迪奥的高徒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1978 年首次来华访问期间,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借鉴各种中国传统飞檐的形式创作了肩部高耸的女装,并取名为“西安飞檐”。有“时装界的赖特”之称(赖特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的意大利时装设计师吉尔安佛兰费雷,则精通建筑艺术,他认为:时装与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时装设计中的柔软线条比建筑设计中的刚硬线条更为复杂精致而已。他忠于“少就是多”的著名建筑信条,但在追求风格简练的同时,却十分注重各种服装的丰富变化。 上世纪二十

5、年代后,由于受俄罗斯构成主义艺术及超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时装设计师也开始大胆运用几何图形和抽象图形,使他们的时装作品更具个性特点和现代色彩。西班牙出身的帕克拉邦纳素以风格怪诞而著称于世,人称“时装怪杰”,由于他学过建筑,所以能完美地表现出“块与面”的结构,而运用几何图形构成则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向不同方向延伸的“长城领”和利用拼砌夸张手法创作的“城堡式大衣”等作品,更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他还常用非织物面料设计服装,在一款称“塑料组合”的作品中,他以三角形和梯形为外型,用透明塑料做帽子,用化纤织物制成裙子,其奇特的建筑性结构,也令人耳目一新。以“时装界的超现实主义者”享誉世界的夏帕瑞丽,其“办

6、公桌套装”也很别出心裁,八只类似现代办公桌抽屉的衣袋,分别安置在颈部两胸、腹部和胯部,既具雕塑特点,更富建筑风味。又如皮尔卡丹所设计的“卫星式礼服”裙状,其形象颇似一枚行将凌空而起的火箭,想象之丰富,构思之奇特,令人叫绝。 服装与建筑之所以有这样深的渊源是因为二者在各方面存在必然的联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与服装虽然使用材料的质地相差甚远,但是它们都属于造型艺术,共同具有很强的造型性。不管是建筑还是服装,要想造型漂亮,在材质的选定上都要唯美,在体积、面积、方圆、大小等等形式因素上都要依照美的比例来设计,也是一条要共同遵守的规律。其次,建筑与服装各有各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审美功能上却是一致

7、的。都是通过各种线条组合、形式节奏、色彩变化、空间搭配等方式来唤起人们的注意,形成审美感受。最后,从效果上说,建筑与服装给人的感官印象尽管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表现性,都是以特定的造型、式样、色彩、质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反映。面对人民大会堂与游览于亭台楼阁的感觉决不会一样,尽管我们说不清楚他们之中到底有多少故事;穿着西服革履与一身牛仔的感觉截然不同,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工艺流程与裁剪方法。表现性艺术讲的是感觉,而感觉往往是不需要讲理的。这便使得没有学习过建筑和服装的人们仍然能够凭着主观感受对建筑与服装进行评判与选择。 正因为服装与建筑有着这些密切的联系,所以历史上同一时期两者的设计风格也

8、具有同一性。在哥特式服装中我们看到各种锐角三角形好似哥特建筑伸向高空的塔尖;巴洛克服装和建筑都在追求一种夸张堆砌和富丽磅礴;虚幻奢华的洛可可建筑居住的贵族无一例外的穿着矫揉造作的洛可可服装其实,不管选择研究教堂、宫廷、剧院、贵族府邸等历史建筑还是一般的建筑,甚至是自己的家,只要你仔细观察素材,都会有灵感。摩天楼的反光玻璃暗示可以使用有闪光质感的现代织物;海滩旧木屋上剥落的油漆可能使你想到波浪式纹样;或者使比萨斜塔增色不少的拱廊圆柱可借用在复杂精细的袖子部分和胸衣的花边上。建筑物的透视图线条常常激发总体造型灵感想想古根海姆博物馆,就可能想到一件波浪形的衬衣,古希腊神庙柱上的装饰线常被折叠到绣花衣

9、裙的折裥里,克里斯莱建筑物上的格式化装饰性艺术设计也可能在一张有荷叶边的廓形中。看看以往T型台上的高级女装,大都带有强烈的建筑风格,面料的褶皱和层叠处理,锯齿大波浪的色彩分布都是明显的建筑风貌。 格罗皮乌斯与夏奈尔 被称为“现代建筑之父”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学院的创始人,在德语里“包豪斯”(Bauhaus)的意思是房屋建筑。在格罗皮乌斯的建筑里面,我们再也看不到繁复的哥特式和维多利亚式建筑中华丽的尖塔、廊柱、窗洞和拱顶,因为这样的建筑无法适应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为此他提出了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17世纪,亨利沃

10、敦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良好的建筑物应具备3个条件实用、结实和美观。”格罗皮乌斯的建筑作品完全符合这一尺度,与19世纪那些黑暗、笨拙的建筑相比,他的建筑风格简洁、明快,通风良好,并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常有人认为他做建筑的目的比建筑的形状和样式更为重要。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被誉为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座包括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的现代建筑具有非常合理的使用功用,一间间房屋面向走廊,走廊面向阳光,用玻璃环绕。整个建筑呈现为普通的四方形,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特别是建筑的外层面,不用墙体而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的现代建筑广泛采用。格罗皮乌斯提倡的新建筑美

11、学,力求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并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这种建筑思想在上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迅速传播,对各国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1931年落成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四方的金属框架结构便支撑起一座102层的摩天大楼,就是格罗皮乌斯所倡导的现代建筑理念的典型作品。今天,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它们矗立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预见的思想。 如果说格罗皮乌斯的建筑设计相对于欧洲传统建筑设计来说是在做减法的话,那么在同时代时装界的一位女性也在做着类似的创举,这就是夏奈尔时装的创始人加布里埃

12、尔夏奈尔。她喜欢说“永远做减法,从来不做加法”,所以她解放了服装设计,去掉了服装中虚伪的装饰和束缚,同时让服装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充满个性。夏奈尔的设计就如同她本人一样不羁流俗,这一点也许与格罗皮乌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她的服装如同格罗皮乌斯的建筑一样线条流畅,简单明快,同时又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上世纪20年代,夏奈尔于服装界的地位相当于画坛中的毕加索。她引导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简单品味,宛如新时代的化身:经济独立,恋爱自由。她创造了一系列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短发,晒黑的皮肤,身披男人的毛衫或休闲西服招摇过市。评论家甚至说:“女性已完全消失了,剩下的全是夏奈尔创造出来的男性。”夏奈尔的穿着哲学就是功

13、能与舒适,她把上世纪20年代的女性装扮成小男孩的面貌:紧身、高领、短裙、短卷发,完全抛弃了以往妇女束腰、鲸骨裙箍与长发的传统形象。肩背式皮包与针织面料套装的使用,无疑使女人更为自由。 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产生了新的服装需求,而夏奈尔又将这种革命引入到时装领域。战后,原料短缺使得衣服由长变短,而金属短缺也使紧身胸衣及装饰性花边销声匿迹。新的窄裙应时兴起,而服装则全改成适合战时工作的样式。夏奈尔她敏感地抓住这一社会变化,以黑色和米黄色为基调,设计出朴素却时髦的机能性很强的管子状女装,成为夏奈尔时装的经典作品。她将装饰的扣子和口袋实用化,并首创在简洁朴素的短套装上装饰假宝石饰物,把原来象征身份地位的饰

14、品变为纯粹的装饰物。后来“夏奈尔套装”改用粗纺花呢做面料,色彩变得明快,显得年轻而有生气,但基本型仍与战前一样。夏奈尔常说“我只有一种样式”,但她的样式却具有惊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这是一种与现代生活非常合拍的、结构简练、实用性很强的20世纪的代表作。综合上述种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建筑设计与时装设计其实是相通的,设计作品是设计者内心世界的展示,他们通过建筑、服装这样不同的载体在传达独特的精神世界。而服装与建筑的完美联姻,将如历史所证明的那样,必将把我们的世界装点得更加多姿多彩。西方建筑艺术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哥特式建筑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内容摘要:简介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点,分析哥特式建筑艺术对

15、过去以及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指出在服装史上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对哥特式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加深对服装内涵的理解。关键词:哥特式建筑 服装设计 造型 装饰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方面无时不刻的相互联系着。同样服装设计也受方方面面的影响,从而不断的被创新,被升华,以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欧洲的哥特建筑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服装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以至于现代的服饰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这种风格,并且再次掀起了服装上的大改革,并被现代人所接受!公元12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精进,造就了大量哥特式教堂的诞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巴黎的圣母院,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哥特式

16、艺术风格成为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而哥特式建筑流行于此时,同时深深影响着这个时期的服装,当然,哥特式风格也不仅止于建筑,诸如雕刻、装饰品和彩缯图稿等等,都深受影响,服装与这些哥特式风格息息相关,深深的被影响着。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特点深深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服装设计,包括服装的外轮廓造型、细节设计、服装配饰等都受到哥特建筑的影响。人们对中世纪建筑等艺术样式的贬称有“野蛮之意” 。哥特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尖。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特建筑之所以有这么显著的特点是因为:当时宗教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