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375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汇与汇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新文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朱 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高人民币汇率2个百分点并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盯住美圆的联系汇率制改变成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必将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一系列新的影响。分析、研究这些影响,对于我们更好的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各项有关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历史看,关于人民币汇率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1)1955年-1971年的固定汇率阶段;(2)1972年1983年的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阶段;(3)1984年1994年的人民币汇率

2、贬值阶段;(4)1995年2008年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升值阶段。第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955年1971年)。在这16年间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固定为1美圆=2.46人民币。第二阶段人民币汇率升值阶段。1971年8月15日起受美国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被迫放弃美圆与黄金的挂钩。1971年8 月28日日本宣布日圆与美圆脱钩。1972年6月英国宣布与美圆脱钩。1973年3月12日欧盟9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会议,决定欧盟9 国货币与美圆脱钩。至此,始建于1944年7 月2日到21日的以固定汇率制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浮动汇率制的实行,

3、我国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也开始较为频繁的调整。从1972年到1978年,人民币汇率先后调整了61次。从1972年到1983年,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1984年1月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变为1美圆=2.04元人民币。第三阶段人民币汇率贬值(1984年1994年)1984年以后,人民币开始对美圆贬值。1985年1月人民币汇率对美圆贬值为1美圆=2.80元人民币,到1985年的11月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贬值到1美圆=3.20元人民币。1986年7月,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为1美圆=3.69元人民币,到1986年11月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继续贬值到1美圆=3.72元人民币。从1984年1月到1986

4、年11月的2年零10个月中,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累计贬值46%。尽管如此,如果从中美两国的购买力平价计算,1985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仍然是被高估的。1992年以后,人民币的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仍然不断贬值。外汇调剂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从1991年的1美圆=5.85元人民币贬值到1992年8月1日的1美圆=7.05元人民币。1993年人民币的汇率曾一度达到1美圆=10元以上。到1993年12月30日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为1美圆=8.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也幅度不同的调整,到1993年12月30日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进一步被调整为1美圆=5.8元人民币。1994年1月中国外汇管

5、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下的有条件可兑换。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被统一为1美圆=8.7人民币。1996年我国又进一步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下的可兑换。由此可见,1972年1983年受美圆疲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升值状态。而1984年1994年人民币的汇率则基本处于贬值的状态。第四阶段人民币汇率升值阶段(1994年2010年)。从1995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收支顺差的迅速增加,一场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端也同时拉开了帷幕。从1995年到2010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

6、端大致又可分四个波段:第一波段: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以后,国际社会曾经依据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就中国是否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身份问题,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和汇率形成机制开始施加压力。第二波段: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出于对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在周边国家货币汇率猛烈贬值的条件下,承诺人民币汇率不贬值。客观上造成了人民币汇率事实上的大幅度升值。从而给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开工率、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第三波段: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规模的扩大和官方储备资产的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国

7、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2月在西方7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再次要求国际社会,按照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的“卢夫尔协议”的做法,敦促中国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的汇率水平。继日本之后,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在2003年9月访华期间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其后,在2004年10月和2005年的2月西方7国召开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西方国家再次提出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与此同时,从2003年2月到2005年4月两年多的时间里,西方国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的条件下,便以“价格倾销”的名目,对我纺织品、鞋帽、钢铁、打火机、蜂蜜、铰链、铸铁品和农产

8、品等出口产品发难。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美国依据其关税法第337节所规定的:进口行为若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即侵犯美国国内有效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且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根据美国国内企业的申请进行调查。仅在2005年的一年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29件“337调查”案中就有8件是涉及我国内地企业的。从而使我国的电池、收割机、木地板、文具和DVD等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此而言,我们不难看到:在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一个国家激励创新,保护回收研发费用的基本制度,而且也是一种日益重要的竞争手段和贸易保护手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

9、家企图以贸易制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迫使我国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立场。鉴于西方国家的压力,2005年4月23日我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玲利用会见日本媒体的机会,全面阐明了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原则立场。然而,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和美国国会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却在2005年的5、6月间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所谓的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对华贸易的制裁措施。宣称中国政府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能满足美方要求的话,美国国会将在2005年7月31日对修正案进行表决,一旦修正案获得国会通过,美国将对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27.5%的关税。这实质上是要求我国把人民币的汇率提升27.5个百分点。针对美方的

10、这一无理要求,我国据理力争并通过长达6个月的艰苦谈判暂时缓和了中美两国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国与欧盟的谈判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此期间,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货币之争,我们也作出了一定的让步。2005年的1月,我国开始对部分出口产品加征出口关税,2005年的6月又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调高了出口关税的税率。2005年的7月20日我国商务部又宣布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实施配额管理。在此基础上,2005年的7月21日我国央行又调高了人民币汇率2个百分点并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然而,美国在2005年7月22日又派出特使访问我国继续对我施压,经过谈

11、判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作出了把原定于2005年7月31日对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的表决时间推迟到2005年年底举行的决定。以后,从2005年的8月1日到11月1日中美两国又举行了6轮秘密谈判,谈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2005年12月18日中美军事合作协定的签署和2005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的成功访华,美国国会再次决定将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的表决时间推迟到2006年的3月31日举行。从以上简单的情况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到:人民币汇率的国际争端实际上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规

12、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引起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并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成各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之争。就此而言,当前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实际上是我国与有关各国之间贸易纷争的延续。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和矛盾其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直面矛盾和解决矛盾。在货币汇率问题上,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否则,就会给我们的各项工作带来被动。经过中美、中欧以及中国与其他有关国家间的一系列谈判、磋商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最终的、有效的解决。虽然,中美之间通过2006年的3月23-24日、3月27日美国议员舒默、格雷厄姆和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的相继访华

13、以及在2006年4月12日我国吴仪副总理我国101家企业202名企业家到美国13个洲14个城市采购了162.1亿美圆的产品。此外,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在2006年的4月18日到4月20日实现了对美国的访问。美国国会将原定于2006年3月31日对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的表决时间进一步推迟到2006年9月29日进行表决。2006年6月7日和8日美国国家经济安全委员会通过举行了关于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听证会继续对我国保持高压态势,2006年8月30日美国国会财经委员会主席再次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表示了强烈不满,2006年9月20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访华则进一步敲开了中美经贸战略性谈判的大门,

14、为中美双方妥善解决双边的经济贸易和人民币汇率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连续冲高的态势,人民币兑美圆的汇率直逼7.90大关,在东南亚一些柜台市场1年期NDF已升至7.6540达到1998年以来NDF的最高点。正是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了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和林赛.格雷厄姆,要求他们给美国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更多的时间去和中国方面就人民币汇率事宜进行磋商。在这种条件下,促成了舒默和格雷厄姆最终放弃了原定在2006年9月29日对他们俩人所提修正案的表决。然而,大量的迹象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随着舒默、格

15、雷厄姆修正案表决的取消而消弭。2006年10月25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再次宣布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而与此同时,我国却分别在2006年11月15日、2007年1月15日、2007年2月25日、分别把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到9%、9.5%和10%。2007年3月7日、8日随着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再次访华以及2007年3月21日美国第六次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人民币的汇率再次越上新的台阶,创下了一美元兑7.743元人民币。2007年4月16日、5月15日、6月5日、8月15日、9月7日、10月25日、11月26日、12月25日、2008年1月25日、3月25日、4月2

16、5和5月20日我国再次将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到16.5%。(与此同时,我国在2007年3月18日、5月19日、7月21日、8月22日、9月15日和12月21日分六次把存款利率提高了1.62%),尽管美国国会在2006年9月28日取消了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2007年5月22-23日、12月12-13日中美两国成功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经济发展战略对话,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高压姿态并没有根本改变。尽管美国在2006年9月28日取消了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但是美国国会在2007年年初又通过了2007年美国贸易自由化法案,依据此法案的内容美国国会要求我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5人民币的水平。同时,2007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上半年已突破1.33万亿美圆,同比增长41.6%。2007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圆,已经超过2006年全年的2473亿美圆增长数。2007年上半年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