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86340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浏阳市宝盖寺修复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阳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前 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生活及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生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亲近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成为人们一种高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旅游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 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

2、菩萨的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 宝盖寺闻名扬外,位于浏阳市古港镇,该寺始建于明初,兴于明清,上世纪五十年代寺庙建筑被毁。修复宝盖寺,恢复其昔日荣光,既可充分体现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和宗教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又能将特色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一、有利资源及条件 宝盖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较好,极目远眺,寺容全景尽收眼底,环境清幽,气候宜人,是诚心敬佛净心,休养生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修复扩建宝盖寺将遵循顺应自然

3、,合理布局,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宝盖寺打造为“天人合一、人天感应”的佛门圣地;成立景点建设、管理机构,采用先进的寺庙管理理念,使宝盖寺的有利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和利用。二、实施方式宝盖寺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式。总体规划:宝盖寺宗教场所区,养生园,项目总占地约60亩,控制面积300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出让和流转二种形式。总规化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20亩,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万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观堂、西净、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

4、等。前期工程完成并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发建设素食养生园,占地约40亩,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宝盖寺修复扩建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慈善机构、慈善家投入的善款。三、环境保护、消防措施环境保护:宝盖寺修复扩建项目对原生态环境破坏极小,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我们将设置垃圾回收设施对垃圾进行回收,餐饮食品加工所产生的有害废气,将安装排气管,经过滤后再排放;对生活污水安装过滤回收装置,过滤回收后用于绿化灌溉;对西净(卫生间)修建化粪池进行处理。同时,我们还将大量培植人工森林,对景区内进行绿化,使景区内具备优良的环境。消防措施:严格消防设施的建设,狠抓消防措施,注重对消

5、防人员的培训,消防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及教育,增强消防意识,达到一级防火标准。四、效益评价经济效益: 将宝盖寺建成浏阳区域性的佛教圣地,通过宗教场所区佛教事业凝聚人气,带动旅游及素食养生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宝盖寺修复扩建项目投资建设规模较大,无论是在建设期或运营期,都能解决当地人员就业,带动地方佛教事业及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当地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前进入小康生活。随着该项目的建成开放使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十分巨大。五、组织形式浏阳市古港镇宝盖寺由宝盖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及浏阳市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规定成立项目建设和

6、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建设和开放使用后的各项工作。六、编制条件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宗教事务条例;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浏阳市土地利用规划;浏阳市城乡建设规划;宝盖寺原始地形图;根据上述依据,围绕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能性等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范围为:、分析项目及周边的情况和问题。、根据地块现状和主要控制点,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调查地块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其特征,提出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计算项目主要工程数量,估算工程投资。、进行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资金和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的建设工期安排。第一章 规划总论 浏阳市

7、宝盖寺修复扩建项目,以宝盖寺修复扩建为中心,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总规化用地面积约为60亩,土地来源及性质为划拨出让、流转,总规化建筑面积 30000平方米。宗教场所区是本项目重点规化实施的前期工程,前期工程占地约20亩,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万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观堂、西净、景区道路、绿化、景观、水电、广场、停车场、及配套辅助设施等。前期工程建成开放使用后,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后期开发,后期开发占地约40亩,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素食养生园、生态旅游园等。(一)前期建设规划规化基础条件:宝盖寺具有悠久的历

8、史文化背景,寺庙遗址现今犹存,并拥有大量信众,由于历史原因及岁月波折,现寺庙已年久未修,无法满足广大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需要,在浏阳市政府、古港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建设规划将在原寺庙占地约20亩的基础上扩大用地范围,进行修复建设。建设宗教场所区:对原寺庙进行修复建设,建设内容为:万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祈福殿、僧寮、居士楼、观堂、西净及相关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水、电、消防、停车场、污水处理、防洪沟、绿化工程等)。工程占地约20亩、建筑总面积25000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建设周期一年半,即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建成效果:宝盖寺原始地貌为山地缓冲坡地形,寺庙建筑将依山

9、而建,建筑风格为隋唐仿古式群体建筑风格,建成开放后的宝盖寺外观宏伟、壮观、大气,内部功能齐全、部局合理。届时,宝盖寺将成为浏阳市的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和佛教圣地,同时,寺庙将兴办利世利人的资生事业,弘扬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安排大德高僧住持寺院,把“福德与智慧”融入时代之中,使寺庙成为朝佛、拜佛、敬佛、礼佛、诵佛、修佛的圣洁之地,更是净心休闲、佛法祭祀、文化传播的绝佳去处。第二章 开发条件分析一、宝盖寺的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宝盖寺位于浏阳市古港镇,海拔高度在317米至358米之间,距浏阳市主城区19公里。宝盖寺地处山峦之颠,可览古镇全景,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悠久的历史气息,更衬托出宝盖寺浓

10、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为修复建设宝盖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二)自然环境宝盖寺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下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春秋清新凉爽,夏季植被繁茂,农田萦绕,周边自然环境丰富,开发基础优越;远眺一望无际,美不胜收,俨然“人在画

11、中游”的仙境。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项目工程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资源特色宝盖寺景区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特色,按照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2003年制订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标准,对宝盖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宝盖寺景区的资源类型具有主类、亚类和基本类。主类:地文景观、寺院景观、佛教文化、佛教法事、建筑设施、天然生态。亚类:地质地貌、人造景点、霜雪冰凌、综合人文旅游地。基本类:山石林土、旅游节、民族风光、民族特色。(四)道路、水、电宝盖寺距古港镇3公里,乡村骨干公路、农村电网、通讯网络己覆盖,地下水、地表水水源丰富,完全能满足施工建设需要。(五)社会经济背景宝盖寺,始建于晋,兴于唐,

12、位于浏东新区古港镇西南部东临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靠平江西望道吾山 南至天涯寨。目前基石完好,轮廓清晰,古墓依旧。宝盖寺修复扩建项目建成开放后,必将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二、旅游业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浏阳的旅游文化产业也正在加快发展。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洛风景、道吾山、株树桥水库(浏阳湖)、古风洞、石霜寺、宝盖寺、 天马山、浏阳文庙、胡耀邦故居、谭嗣同纪念馆、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以及2007年纳入长沙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王首道故居等,赋予浏阳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浏阳市拥有湖南省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市级风

13、景名胜区25个;国家森林公园18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1处;国家A级AAAA级旅游区1个,县级主要旅游区(点)28个;城市公园5个;全市重点寺庙3个,市级宗教寺庙(院)、教堂2个;大、中型水库37个;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个。2006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实现了向“中国旅游名市”的跨越。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供给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从业队伍不断壮大,新增直接

14、就业人员5.7万人以上。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带动相关行业增加5个人就业,旅游业带动了全市的就业人数。宝盖寺位于浏阳市古港镇,俯视古港全镇,远眺丰岭叠嶂、景色怡人。宝盖寺周边视野开阔,农田萦绕,紧邻全市最大葡萄园基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佛教文化和传奇的宝盖寺,为修复扩建宝盖寺,发展佛教、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优势劣势分析宝盖寺四季分明,春赏花、夏避暑、秋尝果、冬健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的自然环境、传奇的宝盖寺故事、宏伟壮观的仿唐式建筑群,无疑会对中外游客产生具大的吸引力,也是开发此项目的优势所在。古港镇宝盖寺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宝盖寺及周边道路等

15、级较差,交通辐射能力不强;由于海拨高度高达358多米,又无江河资源,给水排水工程难度较大,不利于市政管网的覆盖,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和地表水,给宝盖寺修复建设项目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第三章 指导思想以及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宝盖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位置、环境优势等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坚持“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科学管理”的战略方针,打造宝盖寺的特色品牌;将整个项目实施分为前期规划和后期规划,并在相应的基础上作出前期工程实施方案及后期工程实施方案,在项目工程的预期时间里,严格按照方案实施;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坚持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系统化流程管理,创新管理机制,适当对实施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最终达到项目圆满完成并开放使用。结合浏阳市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利用资源,力争把宝盖寺建设成为与众不同的佛教旅游观光圣地。二、发展战略(一)战略目标1、将宝盖寺建设成为集佛教文化、素食养生、生态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A级旅游景区;2、将宝盖寺建设成为“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高效益”的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二)战术目标树立明确的战略目标后,以指导思想为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