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师竞赛作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86204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师竞赛作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教师竞赛作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师竞赛作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师竞赛作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案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背景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膜”指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总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2、课题的意义: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

2、过性), 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3、课题介绍:课题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问题设计1、生物膜的结构如何?在控制物质进出时有什么特点?2、人工合成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什么,是不是生物膜?为什么?3、什么样分子可

3、以通过这层膜,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4、葡萄糖、氨基酸等不能通过这层膜,但人体又需要这些物质,对此你该如何解释?5、物质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6、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区别的是什么?7、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8、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教学构想: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种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有关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

4、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3)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2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2)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5、主动运输,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讨论法 所需设备:电脑多媒体辅助设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教师呈现“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问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问题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问题3:观察此图表,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摄取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产生的废物排出去,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呢?演示:清水中滴一滴红墨水,清水很快就变成红色,为什么?学生通过自主

6、探究、小组讨论回答,并提出一些问题:“蛋白质在某些物质运输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仔细观看演示学生小组交流得出:扩散的概念无蛋白质生物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探索物质跨膜过程的兴趣。(教师适时评价,鼓励他们观察得仔细)发挥学生想像力,结合生物的特点认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过程:(一)被动运输教师引导:回顾“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与这种扩散比较。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教师设问:提出“水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

7、是为什么?”教师提示:载体蛋白的作用教师讲述: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被动运输;展示多媒体动画(二)主动运输举出一些逆浓度或者逆电化学浓度进行跨膜物质运输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些物质怎么样进行跨膜运输,需要什么条件?同时展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多媒体动画,启发学生对新出现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观察,对比。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表P71;P73;P63背景资料:轮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中K+ 多63倍,海带细胞中的I- 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红细胞中的K+比血浆高30倍,而红细胞中的Na+ 浓度却是血浆中Na+ 的浓度的16。联系第一节内容并设问:这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呢?强调主动运输

8、的特点: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为什么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三)大分子的运输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以及播放FLASH动画学生总结:自由扩散的概念。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既不需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特点: 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学生思考: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能量吗?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学生思考,尝试回答。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讨论学生回答师生得出:主动运输的概念特点:物质从低浓度一边被运输到高浓度一边,不仅需要载体的协助,而且也需要消耗细胞活动产生的能量学生根据

9、阅读文字和观看动画,经过讨论,对大分子跨膜运输进行描述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课堂小结:以填表格形式,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进行比较(1)被动运输(2)主动运输(3)大分子的运输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课外延伸:与社会的联系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的原因。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