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2986096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庸之道(教学) 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庸之道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孔子面对流水兴叹的同时 也给后人描述了这样一种人生轨迹 吾十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 为政 那么什么叫作不惑 于丹教授解释是 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 行事 有人认为人活到四十就会圆滑 平庸 和稀泥 这就是中庸 同学们 你的看法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四课 中庸之道 二 整体感知文本 1 诵读感知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民鲜久矣 狂 狷 讪 徼 讦 原 Xi nKu ngju nsh nji oji yu n 2 大意感知 1 概括原文 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中德 6 29 中行

2、11 16 4 10 13 21 13 24 17 13 中礼 1 12 17 24 中和 13 23 6 29章 中庸做为一种道德 老百姓已经缺少他很久了 11 16章 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 4 10章 君子亲近义 13 21章 指出 狂 狷 两种对立的性格 1 12章 要以和谐 中正为贵 13 23章 为君子小人下了一个定义 13 24章 好人能让好人喜欢 让坏人厌恶 17 13章 对不讲原则的人的深恶痛决 17 24章 对不合 仁 的行为的憎恶 明确 孔子明明白白地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 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 也决不是各打五十大板 中庸之 中 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犹如一杆秤 秤锤必

3、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 才能找准平衡点 从而把秤杆摆平 把重量搞定 如果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 那秤杆只能添乱而无用处 2 中庸的 中 是否为折半以取中 搞平均主义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 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 也是一种德行 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宋儒说 不偏不倚谓之中 平常谓庸 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 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 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 中庸又称为 中行 中行是说人的气质 作风 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 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 三 探究文本 1 中 德 1 结合译文 自读6 29部分 学生质疑 教师释疑 中庸之 结构助词 取消句子独

4、立性 为德也 其至 达到极点 矣乎 民鲜 少 久矣 治大国若烹小鲜 芳草鲜美 好犯上者 鲜矣 葬鲜者自西门 鲜鱼 活鱼 鲜艳 少 夭折 早死 2 探讨 民鲜久矣 的原因 相关资料 帮助学生探讨1 中 观念最初源自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 与弓箭发明使用有关 本义为射击 中的 之意 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由此衍生出了 中央之中 的意义 中 观念发展早期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 强化中央权力的绝对性 2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周礼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为政 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学而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以教祗德 尚书 吕刑 明确 中庸之道 谈何容易 把握好度并不是件容易一事 连

5、孔子也发出如此沉重感叹 中庸之所以会 民鲜久矣 归根到底 是由于 民 之价值不被统治者重视 久矣 从伦理学角度 是由于道德的规范性因维护统治者利益过度张扬而民主主体性不被突出 久矣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 从 中政 到 中德 意味着孔子意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丰富 中 的内涵 从政治学角度看 爱人 根本要求是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与需要 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2 中 行 1 结合译文 学生质疑 教师释疑 然则 既然这样 那么 师愈与 欤 语气词 不得中行而与 交往 之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 亲近 也 无莫 淡漠 也 义之与 和 比 2 说说过犹不及的含义 明确 事

6、情办得过火 就跟做得不够一样 都是不好的 3 学生联系生活 找出过犹不及的例子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 宋时秦桧的私人办事密室 一得阁 落成 广州守臣送来一卷地毯 大小尺寸竟分毫不差 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 当接到那卷地毯时 聪明而狡猾的秦桧想到 他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中的尺寸 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 没过多久 送地毯的人就被秦桧除掉了 4 总结 过犹不及 的处世之道 明确 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会使心灵窒息 教育中过分的渲染与毫不声张一样会无甚收效 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一样会没有进步 凡事有度 与人交往 亲密有度 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5 与人交往要有度

7、 究竟以何为依据 它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义之与比 的义是与人交往的依据 以道义为标准去比较选择 符合道义的就去做 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 只要努力求得合情合理就够了 就是一个君子了 6 依据义的标准 从原文找出可交往和不可交往的人 并加以比较 明确 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 君子 狂狷不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 小人 乡原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 述而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 里仁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论语 宪问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论语 里仁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 7 为什么孔子在提倡 君子 人格时要以 小人 而不是以 乡原 来做陪衬 明确 乡原 在人格特征

8、上具有欺骗性 孔子说他是德贼 意即 乡原 乃道德的盗窃犯 是一枝射向仁德的 暗箭 以此来陪衬 君子 不足以彰显 君子 人格的风范和特征 而小人缺点明显 易分辨 是射向仁德的 明枪 以 小人 陪衬 君子 更能起到强烈的道德警示作用 在孔子眼中 小人 尚有可取之处 求真君子固然难 求真小人也不易 惟独伪君子易找 明代冯梦龙在 古今谭概 中提到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 无论别人讲什么事 他一律就回答 好 久而久之 别人送他一个 好好先生 的绰号 唐代有个文学家苏味道 官居相位 处事圆滑 人称 苏模棱 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 叫作 处事不欲决断明白 若有错误 必贻咎谴 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8 活动 以小组

9、为单位讨论 好好先生 在现实生活的危害 11 16 13 21章是对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 子张做得过分 子夏做得不足 那么两人都不好 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 过犹不及 狂 与 狷 是两种对立的品质 一是流于冒进 进取 敢作敢为 一是流于退缩 不敢作为 孔子认为 中行就是不偏于狂 也不偏于狷 人的气质 作风 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 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 互相补充 这样 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厉 猛 等都有 过 而 不及 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 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3 中 礼 重点字词及译文先王之道 斯 这 为美 小大由

10、 遵循 之 有所不行 知和 和谐 而和 求和 不以 用 礼节 节制 之 亦不可行也 恶 憎恶 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 阻塞不通 恶徼 强取 掠夺 以为知者 恶不孙 通 逊 谦逊 以为勇者 恶讦 揭发别人隐私或过错 以为直者 1 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于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2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 乐滋润着群体内心和谐与团结力 宗白华 一个理想的人 一个理想的社会 必须具备乐的精神和礼的精神 朱光潜 3 天高地下 万物散殊 而礼制行矣 流而不息 合而同化 而乐兴焉 乐者 天地之和也 礼者 天地之序也 乐记 明确 把握中庸

11、之道关键两个词 秩序与和谐 庸 规律 常也 规律 法则不可变 传统道德不可变 秩序与和谐是自然适行的大准则 也是人类社会适行的大准则 而秩序就是礼的基本精神 和谐就是乐的基本精神 天体失和 就是 星球大战 人伦失和 就是社会动乱 就是 文革 就是战争 身心失和 就是阴阳失调 就是疾病 问题 结合 沂水春风 具体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具体认识和把握中庸之道 问题 我们如今有着比父辈 祖辈丰富得多的物质享受和利益 但我们的生活变得紧张了 机械了 枯燥了 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 我们该怎么办 明确 礼乐化的生活方式 用快乐哲学 调节自然 社会 身心之和 把生命 生活艺术化 这就是人的真生活

12、这就是人生艺术 艺术人生 1988年1月 一批诺贝尔得奖者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人类如何面向21世纪 讨论会上 发出了共同的声音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4 中 和 1 收集并交流有关 和 的熟语 格言 自然 天地以和顺为性 周易外传 说卦 交往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国语 郑语 修身 君子和而不流 礼记 中庸 齐家 声出于和 和出于适 吕氏春秋 大乐 经营 利者 义之和也 周易 乾 文言传 治国 百姓时和 事业得叙者 货之源也 荀子 富国 2 问题 通过交流的信息和链接的内容 概括说明 和 明确 和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 深刻地影

13、响着中华文化 家和万事兴 家庭 协和万邦 外交 和气生财 生意 和衷共济 事业 政通人和 政治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3 问题 请一位同学解释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明确 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 只有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大意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 一切恰到好处 却不盲目附和 小人总是盲目附和 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材料 齐侯至自田 晏子待于遄台 子犹驰而造焉 公曰 唯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 据亦同也 焉得为和 公曰 和与同异乎 对曰 异 和如羹焉 水 火 醯 醢 盐 梅 以烹鱼肉 燀之以薪 宰夫和之 齐之以味 济其不

14、及 以泄其过 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 而有否焉 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 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 民无争心 今据不然 君所谓可 据亦曰可 君所谓否 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专壹 谁能听之 同之不可也如是 左传 昭公二十年 4 问题 说说晏子的 和 与 同 明确 同 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 和 是多样性的统一 既强调君王意见的主导性 又要求臣子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以避免单一 绝对化 不是无原则地调和 而是在一定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 5 问题 孔子的 和同之辨 与晏子的 和同之辨 完全相同吗 说明理由 明确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晏子的 和同之

15、辨 思想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孔子立论出发点是君子和小人 而非君与臣 从政治哲学发展为伦理学或处世哲学 更具有普遍性 第二 孔子所谓和而不同作为内涵有两层意思 一 不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的意见 能提出不的意见 以丰富和发展他人的意见 二 能兼容不同的意见尤其是下级的意见 不求他人意见与自己完全一致 而相对立的 同而不和 也有两层意思 一是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意见 只说相同的意见 二是只允许自己一个人发表意见 而不允许他人发表不同的意见 材料 2002年10月24日 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访问 他在得克萨斯州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时讲了一句话 君子和而不同 把孔子的话与时俱进了 大意是 现代社会

16、 你要学会与别人合作的能力 国家 组织 个人皆然 要以和为贵 与人为善 这样才能带来共同发展 和而不同 是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应持有的一种心态 是正在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中国所应有的一种心态 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 是因为它异彩纷呈 不是一个声音 不是一种颜色 各种文明 各种意识形态 各种风俗习惯 都有存在的价值 和而不同 是一种伟大的开放的心态 6 活动 联系生活或具体材料 体会 君子和而不同 小子同而不和 的深刻内涵 说明 和而不同 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 在许多问题上 往往都能体现出 和而不同 和 同而不和 7 问题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小人是永恒不变的吗 明确 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小人取人长 补己短 不断进步 就会成为君子 正如乱石奇形怪状 碎石各不相同 但墙一旦砌成 风格就和谐统一 路一旦铺就 犹如一体天成 四 总结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 叫做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 中 为体 庸 为用 中 属 内 庸 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