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997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文科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1. 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 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C.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D. 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得到积极响应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表明中国建

2、立“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从而说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与争夺世界霸权无关,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巨幅下跌,有的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之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原因方面说明了A.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 霸权主义愈演愈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说明各国之间的经

3、济联系日益紧密,反映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国际政治现象,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点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成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3. 有学者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代替英国引領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从多边自由贸易政策转变为多轨并进的自由贸易政策,广泛推行单边的贸易保护主

4、义,双边的贸易开放协定和区域性的自由贸易组织。这说明A. 国家实力的变化决定着贸易政策的调整B. 经济多极化趋势制约了自由贸易的发展C. 美国的贸易政策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制约D. 自由贸易体制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答案】A【解析】英美曾经提倡自由贸易是由于经济实力的强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遭到冲击,不得不改变贸易政策。故答案为A项。B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20世纪70年代世贸组织尚未成立,排除C项。4. 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

5、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A. 经济全球化战略 B. 经济区域合作战略C. 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表明经济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各方面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D项。点睛: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对待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的破坏,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5. “美国刺杀了黄金,

6、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材料中作者认为“美元偷取黄金的生命”,原因最有可能是A. 美元的强势地位B. 西欧、日本的崛起C. 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C【解析】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达到“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要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的一张纸(美元)”的目的。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故答案为C项。美元的强势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排除A项;西欧、日本的冲击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会必然带来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排除D项。点睛

7、: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对于35美元。通过这一体系,美国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6.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字,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 %,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己占85。这说明A.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到来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己经建立 D. 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扩张【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大量外国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涌

8、向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故答案为D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7.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习近平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下列对亚投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将导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B. 有助于提升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C. 主要立足于为本地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

9、持D.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潮流【答案】A【解析】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只是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服务,不可能导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说法夸张,对亚投行的理解不正确,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8.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 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 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 使欧洲

10、从此居于世界中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描述的世界近代以来金融中心的转移历程,可以发现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大国兴衰历程具有一致性,即金融中心的转移折射出大国兴衰的历程,大国兴衰是世界金融中心转移的重要原因和动力,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C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均排除。9. 读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年代1950年1960年1970年1973年与日本+2.4+2.0-15.9-19.4与欧共体+2.0+10.7-5.8-17.8上面材料说明战后美国经济A. 从发展到缓慢增长态 B. 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C. 始终处于衰退状 D. 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

11、发展【答案】A【解析】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在1950、1960年时都比日本和欧共体高,是顺差,但是1970、1973年时已经低于日本和欧共体,是逆差。这说明了美国经济从快速发展到缓慢增长。故答案为A项。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没有涉及,均排除。10. 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名称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时间1989年1993年1994年成员国构成地跨四大洲,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领域经济经济、政治、军事经济组织结构松散的论坛性经济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设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无协调性的组织机构欧

12、盟合作程度最高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 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A. B. C. D. 【答案】D【解析】欧盟的合作化水平最高;区域集团大都是相近区域国家组成的,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这些区域经济集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故答案为D项。从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方面来说,欧盟多数为发达国家,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均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大。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

13、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11. 阅读美、德、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表(1950、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950年1980年1950年1980年美国3812590253611360日本3211573829890联邦德国48828100113590从中得出的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A. 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逐渐被打破B.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C.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促使其高速

14、发展D. 日本在1980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答案】D【解析】材料只涉及美、日、德三国,不能说明日本在1980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表格材料反映了从1950-1980年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逐渐被打破,也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型即逆向选择题。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本题要求选择“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可以首

15、先确定符合史实的选项,最后确定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的选项。12. 有人说它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有人说它的诞生必将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指的是A. 欧元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1989年柏林墙倒塌是欧洲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东西欧对立局面结束,有利于推动欧洲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盟国家在加强合作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属于“欧洲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排除BCD项。点睛:欧元的积极意义集中表现为欧洲一体化建设有了新的“助推器”,国际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欧元将提升欧洲在新世纪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13.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针对儒家区别等级名分、重义轻利的主张,墨家提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