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928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库尔勒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必修1 1.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3 .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 日不落的现象;在南半球则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在南极圈内,出现现 象;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71 .说明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2 .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3 .绘图分析并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4 .学会各种昼夜图的判读,能够挖掘图中隐含的已知信息。重点难点【重点】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计算。【

2、难点】各种昼夜图的判读,从而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预习方案【旧知回顾】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周期是。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3 .地球上的五带是带、带、带、带、带;北半球春季是月、夏季是月、 秋季是月、冬季是月。【新课预习】地球公转轨道面方向周期 速度一、地球公转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4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和的季节变化。探究方案【探究一】黄赤交角读教材 21 页图 1-15 黄赤交角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1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 20,则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

3、圈变为多少度呢?2 .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南、北回归线及南、北极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3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五带范围怎样变化呢?你能不能总结一下黄赤交角变化和五带关系的规律呢?【探究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 .理论上的日出日落时间是地方时,上午半天和下午半天是等长的,根据这两点请计算某地早上 4 时 20 分日 出,其日落时间和昼长分别为多少?2 .根据教材 22 页三幅图请总结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关系。(提示:先分析二分二至时的昼夜长短情况,再 分析一年中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情况。)3 .同一天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是否一致?赤道上的日出日落时间一年中是否相同?【探究三】正午太阳高度1

4、.完成教材 24 页活动,写下你的通用公式。在 9 月 23 日这一天利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从而验证 通用公式的正确性。2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2012 年 6 月,王星的父母在“蓝钻公寓”买了一套一层房子。2013 年 1 月,全家 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楼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屋内阳光充足,怎么现在却见不到阳光了呢? 你能帮王星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该在什么时间去观察采光情况呢?如果“蓝钻公寓” 纬度为 3634,楼高为 40 米,要保证一楼的阳光不被前楼挡住楼间距至少为多少米?【课下观察记录】每隔半月观察记录正午学校旗杆影子的长短以及日出、日落时

5、旗杆影子的方向,通过网络 每周记录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根据记录的情况总结规律。日出、日落方位冬夏季有什么差异?日出、日落 时间在一年中有怎样的变化?当堂检测1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读右图,回答 23 题。2 .图中 C 点的昼长为( )A .24 小时B .12 小时C .10 小时D .20 小时 3 .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 .邯郸B .张家口C .石家庄D .保定4 .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应为A .10 时B .11 时C .12 时D .14 时5 .乙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太阳能热水器与

6、地面的夹角()变化图。图中反映 6 月 22 日夹角的点 是()A .B .C .D .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是,图中 A B 是(填“晨”或 “昏”)线。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南半球为(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图中 C 地的昼长为小时,E 地的昼长为小时,地方时时日出。请将 A 、D 、E 、B 四点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反思感悟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该地某学校(90E)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 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都获

7、得最多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回 答 45 题。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答案【旧知回顾】提示:1 .南 西 中 20W 向东到 160E 为东半球,20W 向西到160E 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限的,赤道以南 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 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2 .圆 东西 半圆 南北 确定方向的方法:根据纬度定南北 方向:a.两点若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度数大的在北(南),度 数小的在南(北);b.两点若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则位 于南半球的点在南,位于北半球的点在北。根据经度定东西方 向:a.两点若同为东经度(西经度),度数大的在东(西),度数 小的在西(东

8、);b.两点若一个为东经度,另一个为西经度:二者 经度和180,则位于东经度的点在东,位于西经度的点在西; 二者经度和180,则位于西经度的点在东,位于东经度的点在 西。3 .位于太平洋中的 180 度经线上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 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 自西向 东通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通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4 .略【探究一】提示: 1.36059 23 时 56 分 4 秒2 .并不是恒星的位置真的发生了移动,而是由于参照物不同使得 恒星视运动位置发生了移动。【探究二】提示: 1 .略2 .有 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是周期为一年3 .地球为不

9、透明的球体;地球在不停自转。【探究三】提示:1.11 月 1 日 15 时 25 分 11 月 2 日 9 时 8 分2 .多于一半3 .略4.16 个和 8 个都正确,只是所数的方向不同而已。【探究四】提示:1.21W不同 会发生变化 随着时间的变化自东向西运动。2 .两个 当 180为 24 时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没有【当堂检测】1.C2.A3.B4.D5.C6 .略 晨 相互垂直 昼 C 、DF、HBH D EF A C8 时 56 分 17 时 大于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旧知回顾】1 .自西向东 一年2 .产生四季现象 产生五带 影子长短的变化3 .热 北寒 南寒 北温 北温 3、4、

10、5 6、7、8 9、10、11 12、1、2【探究一】提示:1 .南、北回归线变为 20,南、北极圈变为 702 .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同,和南、北极圈的 度数互余。3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温度范围缩小。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的范围与黄赤 交角的变化相反。【探究二】提示:1.19 点 40 分 15 时 20 分2 .春秋分时昼夜等长,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昼最短夜最 长。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变长, 夜长变短;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 昼长变短夜长变长。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北

11、半球昼长大于夜 长;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期间,北半球昼短夜长。3 .地方时是一样的 相同,都是 6 时日出,18 时日落。【探究三】提示:1 .通用公式有多种表达方式,在此略去。2.6 月时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而 1 月时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所 以就出现了前楼影长的变化,也就有了 6 月时阳光充足,1 月时 看不到阳光的情况。 最好的观察采光时间应该是冬至日。 69.28【当堂检测】1.B2.D3.B4.D5.B6 .北回归线(23.5N ) 60E 晨 6 22 冬至 昼长 夜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12 4 10 D A EB第四节地球的结构【探究一】提示:1 .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12、,它到达地表时,仅仅穿过了地壳。2 .如图所示: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温泉等,来了 解地球内部的信息。3 .不一样。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 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 度比横波快,处于轮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只有纵波 能通过水。厚度平 均 17 千 米范围地表至莫 霍面联系地壳 岩 石 圈岩石圈不仅包括地壳而且还包括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 上部分)70 千 米 100 千米地表至软流层4 .通过图可以看出,岩石圈与地壳从厚度和范围上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具体分析如下表:5 .深入到地下直接对内部物质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的信息更真实 可靠,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脱离地震波。【探究二】提示:1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 .瀑布 水圈 3.C4.B【当堂检测】1.B2.C3.D4.A5.D6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