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924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县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校研训体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客观题在答题纸上涂好,主观题不要超出答题范围。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其思想主张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答案】A【解析】【详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意思是君子对大臣要以礼相待,大臣对君子要尽忠,强调社会等级观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无关,排除B;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可以用来协调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C强调的是君子看重义,小人看重利,排除; D属于教育方法,排除。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 “敬鬼神而远之”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A出自墨家墨子的主张,C出自儒家孔子的主张,D出自法家的主张,B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因此选B。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3、“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A. 儒、道、墨、法B. 道、法、墨、儒C. 墨、儒、法、道D. 法、儒、道、墨【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而治,回归自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法术势相结合,维护专制统治;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关注下册人民的疾苦,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以民为本。故分别是道、法、墨、儒,故排除ACD,选B。4.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

4、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联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思想文化专制,为维护大一统服务。B项主张与材料无关。D项君权神授指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5、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故ABD三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联系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5.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字“忠、孝、廉、节”,这些题字反映了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项中“伪善”、“欺骗性”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含有第项的B、C、D三项,选择A项。6.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

6、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辨证”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对王夫之的评价。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王夫之的思想7.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A. 地动仪B. 造纸术C. 雕版印刷术D. 罗盘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盘针应用于航海技术,促进了欧洲大航

7、海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未知的区域相继被发现,由此世界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世界”到来,答案选D,A B C三项的功能与大航海时代的出现无关。考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点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并称为四大发明,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年代以及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8、,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 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 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 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知,雨果承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故A项错误;雨果认为“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含贬义,导致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阻碍了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错误;雨果只是指出了西方科技不同于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不能得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的结论,故C项错误

9、;材料中雨果指出,中国古代创造的辉煌科学技术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而是“停滞在胚胎状态”,由此可知,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故D项正确。点睛: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未能发挥突破性作用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任何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但是绝不能夸大其作用。欧洲社会的进步,其根本推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四大发明只是外部因素,起了催化剂的作用。9.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

10、 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C. 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D. 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答案】A【解析】甲骨文出现于商代,小篆开始于秦代,隶书开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期,草书出现于汉初,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盛行于晋代。故排除BCD,选A。10.他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中”,此人是A. 王羲之B. 王夫之C. 顾恺之D. 吴道子【答案】C【解析】【详解】此人绘画理论是“传神写照”。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排除;吴道子精于佛道、人物,擅于壁画,排除D;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故选C;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

11、想家,排除B。11.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A. 爱国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代主义D. 现实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中“原应叹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等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看出红楼梦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封建制度衰落的现实,其创作风格应该是现实主义,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爱国主义内容,排除A;浪漫主义多用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现代主义是20世纪以来各种反传统的文学艺术流派的总称,排除C。

12、12.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 相同的心理素质B. 共同的文化传统C. 相同的经济基础D. 共同的生活习俗【答案】B【解析】【详解】两岸人民同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题目的四个选项是形成民族的四个主要共同点,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京剧是我国文化的一个方面,两人都唱了京剧,表明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共同的心理素质,排除A;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基础和生活习俗有明显差异,排除CD。13.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都体现了

13、()。A. 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 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C. 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 D. 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答案】A【解析】据材料“认识你自己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其名言都体现了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追求完美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追求理性,故C项错误;两者的思想没有体现个人主义,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相同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4.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

14、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据材料“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天主教神学占主导地位,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故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并未反对天主教神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不是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运动,故CD项都错误。故选B。1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5、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D. 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打破罗马教皇神圣统治,是从神学角度说明人的独立性,故C正确;改革不是废除宗教信仰,人民仍然信仰宗教,故A、B错误;D中荡然无存说法绝对。16.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强调理性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并不主张共和,故错误,含有此项的均可排除即排除A、B、C三项,所以应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的共性17.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