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71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 回归练兵 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历史复习(考前回归练兵):第2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生版)1、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 )A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 B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C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 D帝国主义封锁和国内反动势力的破坏 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2、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4、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5、1960年冬,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6、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

3、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7、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8、 “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数千年”。对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B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C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4、的健康发展9、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国内政治动乱过分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速度过快长期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封锁压制A B C D 10、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1、粉碎“四人帮”后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成果不包括( ) 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C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5、方针 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2、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 B C D 13、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14、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 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 974年:过年只有两

6、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干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农业互助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 )A引进外资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置经济特区D开辟沿

7、海经济开放区 17、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新时期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有( )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A B C D 18、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 19、

8、我国改革开放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 B. 四项基本原则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读中国对外开放形势示意图,既位于广东省,又属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21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

9、比较雄厚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23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4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5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

10、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

11、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二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2、,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l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 汉阳铁厂的建成,耸动中外视听。然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雄厂仅留下残垣断壁。张之洞与汉阳铁厂材料二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

13、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对于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基本建设方针政策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求各项建设事业不分轻重缓急地齐头并进的倾向,是错误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材料三 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材料四 武汉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信枢纽。1998年武汉全市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20倍,平均每年增长268,到2005年底,武钢累计产钢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