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8554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 第13讲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名师预测学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预测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 D 2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3鸦片战争后,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

2、壅滞不能出口”。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C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5梁启超先生曾经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下列值得梁启超肯定李鸿章的是()A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 B编写海国图志C兴办洋务企业 D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6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3、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D资金是否充足 7结合下列两个材料分析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火柴大王刘鸿生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 “抵制外货”运动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厂家数开工纱锭数布机数外商企业16家338960锭1986台华商企业21家484192锭2016台A.一战期间

4、棉纺织业大幅发展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9下图中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项目1920年产值(亿元)1936年产值(亿元)年增长率(%)官僚资本1.842.221.18民族资本2.5116.3212.41合计4.3518.54上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A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C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民族资本少于官僚资本 10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上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

5、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外国资本操控市场国民政府征收重税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民族工业空前艰难A BC D 11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中说:“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导致这一“经济恐慌”的主要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C抗战时期日军的破坏D国民政府的恶劣政策 12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

6、涌入 13关于烟草的种植与消费,历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下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欧洲、中国传播情况表。品种传入欧洲的时间 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玉米15世纪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马铃薯16世纪17世纪成书于清初的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番薯15世纪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烟草15世纪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福建漳州、泉州一带材料2:清朝王简庵临汀考言载:“汀(州)属八邑,僻处深山,本无沃野平原, 尽系层峦叠嶂。所有田土,即使尽栽稻谷,不足民间日给康熙年间,漳(州)民流寓于汀州,以种烟为业。因其所获之利,数倍于稼穑,汀民亦皆效尤。迩年以来,八邑之膏腴

7、田土,种烟者十之三四以致本地无谷可买,米价倍增。”乾隆年间,汀州永定生产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已遍布城乡。闽人远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开设烟庄、烟行。南靖人庄锦文所开下峰烟行生产的水烟丝,畅销四川、台湾等地。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丝行的平和人庄八常,自制烟丝运销江浙致富,人称“庄百万”。材料3:清初物理小识:烟草“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又据烟酒税史载:乾隆年间,始创烟税,黄烟百斤征银二钱;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十年之间,四增其率。烟草谱烟税亦载:“烟草,向于杂税内。各省完烟税银若干。”材料4:近代以来,西方烟草企业大举进军中国,抢占市场,市场上手工制土烟逐渐为机制卷

8、烟所代替。同期,我国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兴起,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称南洋公司)。1919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1)材料1中出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5分)(2)据材料2指出,烟草在汀州广泛种植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清朝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对福建经济产生的影响。(5分)(3)从材料4中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烟草企业的生存状况,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

9、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影响。(5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烟草的种植与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5分) 14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直至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其主建筑“日新堂”俗称“老柜”为历代长孙继承,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材料2: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新寡的少

10、奶奶姜振帼与几位叔叔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出人意料地掌理了家族门户。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官府、军阀的欺压,土匪盗贼的洗劫,日本鬼子的强行占领美丽、聪明、干练的少奶奶,镇定自若地带领家族度过重重危机。她接受了庄园私塾王先生的仁爱、平等、自由的先进理念,并用于管理家族中,却不敢接受作为下人的教书先生的爱情。她忍受着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压抑,苦苦抗争了20年,却最终没有挽救家族的分崩离析。目睹了繁花凋谢、满目疮痍的家族败落景象,心有不甘却无力回天的少奶奶,在一个细雨连绵的黄昏香魂飘逝请回答:(1)材料1及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状况?试说明。(6分)(2)“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是牟氏家族兴盛的法宝和祖训,你能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该对联的理论依据吗?(4分)(3)材料2中“仁爱、平等、自由先进理念”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她为什么又不敢接受一个下人的爱情?(7分)(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牟氏家族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