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983793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 专注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前言 1 1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和具体表现 2 1 1 国外学者对于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的界定 2 1 2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的具体表现 2 1 3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的评估 3 2 研究方法 3 2 1 被试 4 2 2 研究步骤 4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4 3 1 观察结果 4 3 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5 4 讨论 7 4 1 异常的亲子关系 7 4 2 家园教育不一致 8 4 3 问题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直接影响 9 4 4 教育者之间

2、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冲突 9 5 建议 10 5 1 采用家庭治疗法改善亲子关系 10 5 2 深入家园合作 一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10 5 3 教育者规自身 树立正确的榜样 11 5 4 幼儿园老师提高专业素质 预防及矫正学前儿童问题行为 12 6 结语 12 专业 专注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致谢 16 专业 专注 前前 言言 儿童问题行为一般是指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障碍的行为和在情绪方面的异常表 现 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为过度 不足或不恰当的行为 它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社会行为问题 如攻击 破坏 说谎 过度反 抗或任性等 不良习惯 如习惯

3、性吮手指 咬指甲 活动过度 注意分散等 生理心 理发展问题 如偏食 厌食 抑郁 冷漠 焦虑 口吃等 小儿自闭症等 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和变化 家庭结构与教养方式的改变 生活节奏的加快 增加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紧因素 儿童的问题行为也较以往明显增多 研究表明 儿童 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在 10 30 之间 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正因为如此 我国 1996 年 施行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 明确规定 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 2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则 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 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 度重视幼儿的

4、心理健康 因此 成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正确应对 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 发展 因此 从儿童的行为问题出发 来研究家长及教师的应对心理 探讨成人应如何 发挥在对待儿童问题行为自身的作用 并设计一份适合教师及家长的正确教育对策 是 一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工作 专业 专注 1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和具体表现 1 1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研究 problem behaviors behavior disorders 即问题行为 国外许多学者对儿童问题 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1 1国外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儿童的问题行为 自从 1928 年威克曼开展研究以来 一直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 这

5、一领域的研究可以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 H C Lin dgrem 为代表 比较经典的林格 伦的定义为 从广义上讲 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 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 干扰 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 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 1 1 2 国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国学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儿童身心健 康 影响其智能发展 或是给家庭学校 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如学生中常见的学业不 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 逃学等等 国外学者们对 问题行为 的理解与定义并无本质差 异 只是在表述上有的更为具体 问题行为 之所以缺乏一致性的定义 主要是学者们 各自的研究目的 对象 容和研

6、究方法不同 另外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问题行为 的衡量标准也不统一 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定义本文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只在对该含 义进一步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市某儿园大班为例进行调研 1 21 2 学前儿童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问题行为 的具体表现的具体表现 儿童的问题行为 或称行为问题 是指不被社会所赞同 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 如攻击性行为 吸烟 酗酒 撒谎 多动等等 问题行为包含了三层含义 一是问题行为 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问题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而不被人们所接受 三是问 题行为或轻度或重度地偏离于同龄人的正常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 Behavior Disorder 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

7、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越相应年龄所允许偏离正常围 5 15 的非正常行为 包括儿童在行为和情绪方面出现异常 主要表现为各种违纪行为 专业 专注 和神经症行为 儿童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 技能的获得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 度 有些还可能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的根基 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大致归入以下三大类 1 行为不足 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 良好行为 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如 一个 6 岁的小男孩贝贝基本不和他人交往 不 管身边有谁和他说话 都不看一下你的眼神 一个 7 岁的小女孩宝宝不会自己吃饭 穿 衣服等 2 行为过度 指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 不良行为 发生太多 如 5 岁淘淘是 一个弱智的小

8、朋友 游戏中经常去抢别人的玩具 不给就会突然去拧小朋友的手或胳膊 7 岁梅梅是一个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小朋友 经常有揪自己的头发 撞头自伤行为等 3 行为不当 指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 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产生 如 6 岁的雷雷会将上手工课用的固体胶放到嘴里吃 5 岁的沙沙会在欢庆 六一 联欢会上 大哭不止等 1 3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的评估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的评估标准虽然没有统一 但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 统计学标准 在普通儿童中 其行为在统计学上显示为常态分布 在常态曲线上 居中的大多数儿童行为属于正常围 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也就是说 某儿 童行为与其所处年龄

9、阶段的正常状态相比 若明显不同于同龄人的一般行为则可以看作 是问题行为 显然这里的 问题行为 是相对的 它是一个连续变量 偏离平均值的程 度越大 则越不正常 以统计数据为依据 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 这种判断方法多以 心理测验法为工具 例如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是筛选儿童 问题行为 的常 用量表 2 发展标准 着重对儿童的个体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即与儿童自身 行为发展相比 若较长时间存在行为发展上的退步现象 则可能预示着问题行为的出现 3 环境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 儿童的行为是与家庭 学校 社会的合理要求相 符的 若严重偏离了行为规则属于问题行为 4 运用有

10、关规章 制度 条例 守则 规去进行鉴别 看行为 出轨 的程度 1 2 研究方法 1尹秀艳 浅析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1 10 6 248 252 专业 专注 2 1 被试 本研究采取整体抽样法从市某幼儿园六个班中抽取四个作为实验班 共计幼儿 120 名 男 63 名 女 57 名 2 2 研究步骤 本文主要采取观察法和问卷法 分两步对幼儿及其家长 老师进行调查 2 2 1 观察法 根据前人对幼儿问题行为的研究 参考相关研究资料 征求专家和老师的意见 将 被试班级的幼儿进行编号并制成表格 采用观察法对被试幼儿进行观察 在为期两个月 的时间里 对幼儿表现出的问题行为

11、的天数和频率进行记录 包括好动不安 注意力不 集中 攻击 招惹 破坏 说谎 孤僻 厌食偏食 交往退缩和任性等行为 并对一天 中多次出现者或连续多天出现者进行着重观察 观察期结束以后 根据记录结果将被试幼儿分成四个等级 从不 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 20 偶尔 20 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 50 经常 50 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 80 总是 80 出现问题行为的天数比例 对后两个等级的幼儿进行深入研究 2 2 2 问卷法 在幼儿园老师的协助下对 经常 总是 级别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进一步 验证观察结果及其原因的分析探究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 1 观察结果 观察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12、市某幼儿园幼儿观察结果统计 从不偶尔经常总是 人数 在总人数所占比例 21 17 62 52 27 23 10 8 专业 专注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从具体表现上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社会行为问题 如说谎 攻击 咬指甲 注意分散 活动过度等 生理心理发展问题 如偏食 厌食 抑郁 焦 虑 口吃 小儿自闭症等 其中表现说谎行为的占 17 其中表现攻击为的占 3 其中 表现咬指甲行为的占 11 其中表现注意分散行为的占 19 其中表现活动过度行为的占 6 其中表现偏食厌食行为的占 19 其中表现抑郁为的占 2 其中表现焦虑行为的占 4 其中表现口吃行为的占 7 3 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老师的协助下

13、共发放问卷 37 份 返还有效问卷 37 份 通过问卷数据的统计以下 为问卷所得结果 1 问卷调查结果与观察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 经常 总是 级别的幼 儿其家长在接受问卷调查中反映的数据和我们观察数据大致吻合 说明这些幼儿中大部 分存在问题行为 表 2 幼儿在家庭中问题行为的表现状况 级别划分从来没有偶尔经常和总是 数量 比例 4 11 9 24 24 65 表 3 幼儿园老师的反映情况 级别划分没有偶尔多次反映 数量 比例 8 22 17 46 12 32 2 调查问卷的 3 15 题主要针对被试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问卷结果如下 表 4 幼儿的亲子关系状况 项目经常能花时间与孩子

14、陪 同学习 游戏的家长 经常和孩子一起友好地 交流的家长 在孩子犯错时能采用正 确教育方式的家长 比例 12 18 9 专业 专注 由表 4 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大多数家长很少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 能时常陪同孩子游 戏 学习只占到 12 结果显示被试家长当孩子犯错时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这样家长与 孩子之间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 进一步发展的话将会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表 5 家园的合作的交流状况 被试家长与幼儿园联系频 率 被试家长对 家园合作 的态度家 园产生分歧的处理情况 项目 比例 很少 56 偶尔 23 时常 21 项目 比例 积极配合 12 没时间 36 不了解 28 没必要 24 项目

15、 比例 沟通 解决 18 不了了之 31 各行其是 51 从表 5 所示可以看出被试家长很少和幼儿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 大 部分联系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园的状况 对于家园合作 只有 12 的家长愿意积极配合学校 64 的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配合 24 的家长对于家园合作仍存在不认可的状态 当家 园在教育上产生分歧时只有少部分家长愿意和幼儿园通过沟通来解决 绝大部分家长面 临问题示选择退缩 各行其是 在这种状况下家园合作很那展开 更容易产生家园教育 不一致 这对于幼儿产生问题行为由重要的影响 表 6 问题家长不良行为调查 项目 自身存在酗酒 说脏话 说谎 暴力等行为的家长 在教育上存在错

16、误教育方式的 比例 89 87 结果显示绝大数被试家长或其爱人存在吸烟 酗酒 说脏话 说谎 暴力 专制 等其中一些或某些行为 一部分十分严重已经形成习惯很难改变 更糟的的是大部分家 长在孩子面前不会节制 甚至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自身问题对于幼儿的危害 87 的家长 在教育上存在错误的教育方式 出现溺爱孩子 过度保护 支配 干涉孩子日常行为 消极暗示 施加暴力等现象 家长示幼儿最好的老师 当家长出现问题示一定会对幼儿 造成影响 问题家长 导致 问题儿童 表 7 关于教育者教育一致程度的调查 项目教育者在对幼儿教育上能达 成一致的 教育者在幼儿教育上产生分歧时能 通过交流达成一致的 专业 专注 比例 22 11 表 7 结果表明被试家长在对幼儿家庭教育中往往很难达成共识 长生分歧之时缺乏 合理的方法解决 更由表 5 可以看出家长与幼儿园 教师之间同样存在分歧而得不到解 决 家长 教师都是而又重要的 塑造者 当家长与家长 家长与老师在教育方式和思 想上存在分歧时 会使幼儿不知所措 对事物的判断产生混乱 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也会 出现混乱 久而久之便会形成问题行为 4 讨论 通过对市某幼儿园为对象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