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982677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培训(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思维与辨证思路 中医诊断思维 中医诊断思维 中医在诊断疾病的活动中表现的思维 称之为中医诊断思维 它以认识疾病为主要目的 其中望 闻 问 切四诊活动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 而是需要比较辨别 辨认和判断的活动 中医诊断思维在四诊中的应用 1四诊活动属于宏观认识论研究的感性认识阶段 从四诊的生理机制看 医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接受病人的各种症状的刺激 传入大脑 只能形成感觉 这种感觉是什么性质 属于何症 则需要回忆曾经验过的表象或书本中的有关知识 经过比较与鉴别 才能辨认出来 中医诊断思维在四诊中的应用 1 1症状比较法在症状比较中 首先是病理想象与生理现象的比较 如一个病人身上切到一种脉象 是平脉

2、还是病脉 需要把感觉中的脉象与病人平素脉象比较 还需与一般人的正常脉象相比 其次是对同种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比较 以区别同一种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特殊表现 其三是症状的性质 程度和部位的比较 例如 面色的红与白 有华无华 舌质的红与绛 舌红在舌尖还是两边等 1 2取象比类法把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些事物和现象 与人体的某些病理生理相联系 以此认识人类疾病的方法 即取象比类法 该法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使事物变得易于理解 可以揭示事物间联系 使人们便于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对七怪脉的说明 当触摸一种脉搏后 根据脉搏特点 在大脑中形成像雀啄食 连连搏指三 五至忽然止绝 少顷复来的形象 便可诊断为雀啄脉 中

3、医诊断思维在辨证中的应用 2 1用诊断思维来突出辨证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一般比较复杂 常常包括许多症状 体征 但这些表现不是同等重要的 有主次之分 而对于诊断来说 要找到疾病的主要表现 从而抓住疾病的本质 得出正确的诊断 2 1用诊断思维来突出辨证重点 2 1 1特征辨证法从辨证学角度来看 大多数症状 体征的辨证意义是相对的 一般的 但是 也有少数症状 体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的辨证意义 可以作为确定某个证候的主要依据 如舌绛提示热入营分 舌有黄苔提示有里热 小儿骨骼萎软提示病变在肾 夜盲提示病变在肝等等 2 1用诊断思维来突出辨证重点 2 1 2排除诊断法是用以区别症状 分辨证候的一种辅佐方法 对

4、于病情比较复杂 主诉全为非特异性症状 加之医者经验又感不足时 则运用筛选排除法 通过筛选 可以确定证候的中心 其方法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首先采用 大包围 的方式 提出一组与其表现相似的疾病 接着将筛选收集到的临床信息 按照各个疾病的特征 与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逐一比较 分析 依次排除 留下无法排除的疾病即是对病人的诊断 2 1用诊断思维来突出辨证重点 2 1 3病因比较法当同一病人两次发病性质不同 但有相同症状时 如同一病人发病都出现头痛 发热 恶寒 脉浮等症 就需要通过有无外感的病因比较 区别出是外感风寒还是春温 或是秋燥等 也可以用于同一病例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别 还可以用于同一时间不同病人的

5、病证性质的确定等 2 2纲领辨证中的逻辑思维 中医诊断中 以八纲 阴 阳 表 里 虚 实 寒 热 作为辨证纲领 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 脏腑辨证 三焦辨证等判断疾病原因 部位 性质 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几种辨证方法时而交叉 如八纲辨证贯穿于六经病证治法之中 从而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复杂系统 2 2纲领辨证中的逻辑思维 2 2 1归纳法即将患者表现的各种症状 体征按照辨证的基本要素进行分类归纳 从而抓住病变本质的思维方法 当病情表现复杂 或者病情资料很多 辨证时最常用而简便的方法是归纳法 例如患者以心烦 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 则知病在心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 脉细数为阴虚内

6、热之象 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或遗精为肾虚本病涉及心 火 阴虚 热 肾 归纳起来则本证为心肾不交 2 2纲领辨证中的逻辑思维 2 2 2演绎法是根据认识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由浅入深 由粗到精的原理 对病情进行层层深入的辨证分析方法 如某患者为新病突起 有感受外邪的病史 可知其一般属外感病范畴 症见发热明显 已不恶寒 并有口渴 舌红 脉数 说明表证已不存在 而是里热证 又表现为咳嗽明显 气喘 咯黄粘痰 则知病位在肺 故本证为肺热炽盛证 这就是辨证时由粗到精 层层深入的演绎法 2 2纲领辨证中的逻辑思维 2 2 3反证法又称否定法 是指对类似证候难以从正面进行鉴别时 可从反面寻找不属于某类似证的依据 通

7、过否定类似证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否定某一证的存在 首先要对此证的纲领性症状清楚 如 伤寒论 中从表里论病位 其小便清者 知不在里 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 第56条 病人脏无他病 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第54条 均反证其病属表证唧 2 3正确利用辨证思维以减少误诊 导致误诊的思维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多表现在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当 表现在四诊阶段 主要是指医生在收集症状材料时 对症状辨别认定的误差 表现在辨证阶段 主要为病机追溯不当 不能依症状想象出恰当的病机 二是思维方式方法运用的不当 表现在思维定势 依经验诊断 抽象思维的运用不当等 为避免思维方式对疾病的误诊 除前

8、面阐述的方法外 针对常出现的错误 总结了以下方法 2 3正确利用辨证思维以减少误诊 2 3 1识别假象辨证法识别假象辨证法的实施要求医生要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 把病人所表现的舌象 脉象 症状 体征全面地综合分析 不要只看到一二个症状就轻易下结论 还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从病程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分析 避免只看到时的症状表现而作出错误的辨证结论 如病人出现颧红或面部烘热 不恶寒 烦躁不宁 咽干或咽痛 渴欲饮水 但如果体温不高 虽欲饮水而不欲饮冷而饮少量热饮 另外同时有明显的下肢厥冷 小便清长 舌淡等 则属虚寒的证候 2 3正确利用辨证思维以减少误诊 2 3 2动态辨证法疾病变化无穷 今天的隐性因素 明

9、天可能成为显性因素 同样 今天的显性因素 随着病程的进展 可能逐步消失 因此 对症状 体征 特别是舌象 脉象 的观察 应该以动态的观点 观察其发生 发展 轻减的过程 根据证的动态变化进行辨证 如果只观察一个症的动态变化 对一个症状来说 虽然认识的比较深入 但对一个证来说 还不够全面 因此 还必须与其他症状 体征结合起来 才能作出比较全面的辨证结论 例如 发热恶寒 发热逐步明显 恶寒逐步减轻 以至消失 这表示证候由表入里 2 3正确利用辨证思维以减少误诊 2 3 3时相辨证法根据证或症在发生 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进行辨证 任何证或症都有一个发生 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因此 时相辨证法应用

10、广泛 如 伤寒论 少阴篇有3条条文 301条讲的是 少阴病始得之 的证治 302条讲的是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 的证治 303条讲的是 少阴病二三日以上 的证治 3条综合起来 就是对少阴病时相辨证的1例 2 3正确利用辨证思维以减少误诊 2 3 4预测辨证法预测辨证法 即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判断和预测新的证型 此法适用于对一证向另一种或若干种病证转化具有一般趋势 能够预测的病证 如原为肝阳上亢证 当出现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时 即可诊为肝阳化风证 辨证诊断要既全面又精炼 既灵活又规范 以能准确地揭示疾病当前阶段的病理本质为总的要求 从而指导当前的治疗 临床可用的思维方法很多 但为增加辨证的准

11、确性 使辨证思路更清晰 则应找出更为合适某疾病的思维方法 正确理解每种思维方法的应用范围 使其能够熟练并准确的应用于实际诊断当中去 第二节辩证思路 一 辨证过程 1 辨证是辨现在症 病史只是参考 2 现在症应包括望 闻 问 切的内容 尤其要注意闻诊和舌 脉 3 辨证过程对诸多临床表现 要分清主次 4 辨证可以分二步 1 辨共证 八纲证候 气血津液证候 2 辨特证 脏腑证候 经络证候等 二 辨证要点举例 1表证 病程短 恶寒发热 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 或见鼻塞 流涕 喷嚏 咽喉痒痛 微有咳嗽 2里证 病程长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苔厚 脉沉 3寒证 冷 白 稀 润 静4热证 热 红 黄 稠 干 动

12、5气虚证 无力 神疲 少气懒言 动则益甚 6阳虚证 气虚证 寒症 形寒肢冷 7血虚证 淡 睑 面 唇 舌 甲 8阴虚证 热 五心烦热 潮热 盗汗 舌红少苔 脉细数 9心的特症 心悸 失眠 心烦 热 10肺的特症 咳嗽 气喘11脾的特症 食少 腹胀 便溏12肝的特症 目赤 目涩 急躁 胸胁乳房胀痛 风症 13肾的特症 腰膝酸软 中医辨病基本思路中医诊断疾病包括 辨病和辨证两部分 一 中医辨病 1 狭义的疾病 是指由病名所代表的各个具体病种 每一具体病名 是对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2 辨病 又称诊病 就是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名 即根据四诊等方法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 在中医理论指

13、导下进行综合分析 按照有关疾病的定义 确定疾病的病种 并对该病种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整体性的诊断思维过程 称为辨病 二 疾病诊断的意义 1 可把握病变规律由于每一种病都有各自的本质与规律 即有一定的病因可查 病机可究 规律可循 治法可依 预后可测 因而明确疾病诊断 便可以根据该病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 把握该病的全局 有利于对该病的本质认识和辨证论治 掌握诊疗的主动权 如中风 同时 确定了病名 便可抓住疾病辨证的纲领 由于每种病的常见证型有限 抓住了病 也就把该病的辨证范围大致局限于该病的常见证型当中 缩小了辨证的范围 减少了辨证的盲目性 2 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辨病为临床立法 处方的前提和依据 使临

14、床处方针对性更强 疗效更确切 专法 专方 专药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强的针对性 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三 疾病诊断的一般途径 1 主要据发病特点辨病2 主要据病因病史辨病3 主要据主症或特征症辨病4 主要据特发人群辨病 中医主症诊断基本思路和方法 任何病 证都必然会反映出一定的症候 诊病 辨证就是要通过症候的辩证分析从而认识疾病内在的病理本质 主症是病人的主要痛苦 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临床诊断时 要善于抓住和确定主症 作为诊断的主要线索 一 主症的诊断意义 1 主症是指患者表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在诊断中占有主导地位 2 通过主症可以理出诊察和诊断的线索 在围绕主症进行比较和作出相关分析的思

15、维中 通过对主症的辨析 常可确定病变的位置及性质 如 咳嗽 二 确定主症的方法 1 正确确定主症通常主症是患者表现的一个或数个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 在一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不难确定 然而由于病人的陈述往往零乱 主次不分 因而主症的确定是诊断过程的难点之一 医生要善于从其所诉的病理表现中 发现要害 及时把握方向 2 明确鉴别主症对已确定的主症 必须通过认真诊察 明确症状的真实含义 以利于鉴别诊断 如呕血 或 咯血 3 详审主症特征主症的特征 包括症状发生的确切部位 时间 严重程度 性质 加重或减轻的条件 病变的新久缓急等 务必诊察清楚 描述详细 如头痛或发热 如泄泻 次数 量 质 色 味 排便感 二

16、 确定主症的方法 4 围绕主症进行询查主症确定以后 还须详细了解与主症密切相关的症状 再诊察全身其他病理信息 1 询查伴随症状 兼症 主症的伴随症状 通常和主症在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 往往可以进一步提示主症的病因病机 如咳嗽 特征 兼症 喘 痰 色 质 量 是否易咯 胸闷2 诊察全身其他症确定主症 询问伴随症之后 还应对全身其他症状 体征进行诊察 即对尚未了解到的情况 作详细询问 临证之初 缺乏诊断经验 询问可以参考 十问歌 的内容进行 按 十问歌 的提示 可以对寒热 汗出 头身 胸腹 二便 饮食口味 耳目 起病 既往史 个人史等资料全面了解 如咳嗽 特征 兼症 全身其他症 发热 恶寒 渴 二便3 作相关的检查根据主症的不同 应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围绕主症进行辨证 辨证是在深入了解主症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兼症及其他有关信息如起病 季节 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 并概括为某证的诊断思维过程 如发热为主症 根据发热的特征 伴随症 全身症 舌象 脉象等的不同 可以辨别出其病因 病位 病性 病势等证候本质 如主症为胃脘痛 根据胃脘痛的特征 伴随症及全身症状 既往病史等 可以辨别证候 胃脘痛 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