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979309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整理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文标题: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发文文号:财会200915号发文部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文时间:2009-12-22编辑时间:2009-12-30实施时间:2009-12-22法规类型:保监会有关规定所属行业:金融证券、保险业所属区域:全国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保险公司:为了规范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会计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现予印发。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附

2、件: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政部会计司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为了规范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等问题,现就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一、保险混合合同分拆(一)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使保险人既承担保险风险又承担其他风险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能够区分,并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进行分拆。保险风险部分,确定为保险合同;其他风险部分,不确定为保险合同。2保险风险部分和其他风险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者虽能够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如果保险风险重大,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如果保险风险不重

3、大,不应当将整个合同确定为保险合同。(二)确定为保险合同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等进行处理;不确定为保险合同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进行处理。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一)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需要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合同,应当在合同初始确认日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保险人应当以单项合同为基础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不同合同的保险风险同质的,可以按合同组合为基础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人支付重大附加利益的,即认定该保险风险重大,但不具有商业实质的

4、除外。合同的签发对交易双方的经济利益没有可辨认的影响的,表明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不具有商业实质。附加利益,是指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时的支付额,超过不发生保险事故时的支付额的金额。(二)保险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有关的下列信息:1.重大保险风险的测试方法和标准;2.重大保险风险测试中合同的分组标准和选取方法;3.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假设的设定依据。经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后,未确认为保险合同的重大合同,应当披露其交易金额、保险责任、保险期间等信息。三、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保险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以如实反映保险合同负债。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包括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

5、任准备金,分别由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组成。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一)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基本要求1.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将单项保险合同作为一个计量单元,也可以将具有同质保险风险的保险合同组合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计量单元的确定标准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2.保险合同准备金应当以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是指由保险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出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差额,即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其中,预期未来现金流出,是指保险人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必

6、需的合理现金流出,主要包括:(1)根据保险合同承诺的保证利益,包括死亡给付、残疾给付、疾病给付、生存给付、满期给付等;(2)根据保险合同构成推定义务的非保证利益,包括保单红利给付等;(3)管理保险合同或处理相关赔付必需的合理费用,包括保单维持费用、理赔费用等。预期未来现金流入,是指保险人为承担保险合同相关义务而获得的现金流入,包括保险费和其他收费。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的合理估计金额,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按照各种情形的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3.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边际因素,并单独计量。保险人应当在保险期间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将边际计入当期损益。保

7、险人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不应当确认首日利得,发生首日损失的,应当予以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4.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对相关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所采用的折现率,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不得锁定。5.原保险合同现金流量和与其相关的再保险合同现金流量应当分别估计,并应当将从再保险分入人摊回的保险合同准备金确认为资产。6.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不得计提以平滑收益为目的的巨灾准备金、平衡准备金、平滑准备金等。(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假设和期间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量假设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

8、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1)对于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用于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应当根据与负债现金流出期限和风险相当的市场利率确定;对于未来保险利益随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变化的保险合同,用于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应当根据对应资产组合预期产生的未来投资收益率确定。(2)保险人应当根据实际经验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保险事故发生率假设,如死亡发生率、疾病发生率、伤残率等。(3)保险人应当根据实际经验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退保率假设。(4)保险人应当根据费用分析结果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费用假设

9、。未来费用水平对通货膨胀反应敏感的,保险人在确定费用假设时应当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保险人确定的通货膨胀率假设,应当与确定折现率假设时采用的通货膨胀率假设保持一致。(5)保险人应当根据分红保险账户的预期投资收益率、管理层的红利政策、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等因素,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保单红利假设。2.保险人在计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未来净现金流出的期间为整个保险期间。对于包含可续保选择权的保险合同,如果保单持有人很可能执行续保选择权并且保险人不具有重新厘定保险费的权利,保险人应当将预测期间延长至续保选择权终止的期间。(三)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量方法1.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

10、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等。2.保险人应当采用逐案估损法、案均赔款法等方法,以最终赔付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同时考虑边际因素,计量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保险人应当根据保险风险的性质和分布、赔款发展模式、经验数据等因素,采用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金进展法、BF法等方法,以最终赔付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同时考虑边际因素,计量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4.保险人应当以未来必需发生的理赔费用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理赔费用准备金。(四)相关信息的披露保险人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有关的下列信息:1.各项保险合同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2.考虑分出业务和不

11、考虑分出业务的索赔进展情况;3.保险合同准备金的计量方法、计量单元及其确定方法;4.预期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金额的组成内容和计量方法;5.保险合同准备金包含的边际的计量方法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6.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使用的重大假设及其来源,重大假设的敏感性分析,以及不同假设之间的关系;7.对重大假设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事项及其影响程度,以及重大假设确定过程中如何考虑过去经验和当前情况的描述;8.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使用的重大假设与可观察到的市场参数或其他公开信息的符合程度及其原因;9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使用的方法和重大假设发生变更的,应当披露变更的事实、原因及其影响。四、新旧衔接保险公司应当自编制20

12、09年年度财务报告开始实施本规定。以前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但是,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财政部会计司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负责人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发布实施答记者问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印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以下简称规定),就保费收入确认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等相关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明确。为了便于理解掌握规定的精神实质,确保有效贯彻实施,财政部会计司、保监会财务会计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规定的出台背景和过程。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发布并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

13、质性趋同,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渐扩大到非上市的金融保险企业和大中型工商企业。上市公司实施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前两年度终了,财政部会计司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所做深度分析报告表明,会计准则体系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平稳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世界银行2009年10月29日完成并正式发布的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改进会计审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可供其他国家仿效。”中国香港从2005年1月1日开始直接采用国际账务报告准则即香港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2月6日与内地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两地会计准

14、则实现等效后,A+H股上市公司分别在两地公布的财务报告差异基本消除。但是,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这一差异在两地上市的保险公司还有不同程度地表现。比如,在保费收入确认方面,A股年报未进行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分拆以及重大保险风险测试,H股年报进行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分拆以及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导致A+H股年报保费收入确认差异。再如,在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方面,A股年报按照保监会制定的精算规定进行计量,H股年报均参照或部分参照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导致A+H股年报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金额不同。为切实解决A+H股年报会计准则执行差异,财政部于2008年8月7日正式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财会20

15、0811号,以下简称2号解释),明确提出了A+H股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当保持一致。保监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主席办公会专门研究保险业如何贯彻施行2号解释,于2009年1月5日正式下发关于保险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1号),要求全行业统一思想,明确提出了“统一执行,一步到位”的总体实施方案。基于上述情况,财政部会计司和保监会财务会计部一起,密切配合,广泛协调,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深入分析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最新研究成果和对国内保险公司大量实地调研与模拟测试的基础上,与保险行业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达成一致,发布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编制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开始实施。问:规定主要规范了哪些内容,具有什么特点?答:这次发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法律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