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8887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阶段性综合评估检测(二)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解析: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为变异提供了最根本的来源。答案:D2生物界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这都要建立在生物丰富变异的基础上。生物丰富的变异主要来源于()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解析: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非常多,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答案:A3基因重组发生在()A减数分裂形成配

2、子的过程中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解析: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A4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子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解析: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能遗传,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未涉及基因物质变化的变异不能遗传。D选项中,开红花的豌豆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白花植株为隐性纯合子,可稳

3、定遗传。答案:D5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纯种黄色皮毛鼠不能生存,而灰色皮毛鼠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鼠黄鼠2黄鼠1灰鼠,灰鼠 灰鼠灰鼠。则决定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为()AY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及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判断,本题难度中等。由于黄鼠与黄鼠交配产生了灰鼠,故灰色皮毛为隐性,黄色皮毛为显性;再由后代中没有性别之分可知为常染色体遗传。答案:C6某基因在复制过程中,一个碱基被替换,结果导致该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A发生改变 B不发生改变C变得对自身不利 D不一定发生改变解析:一种氨基酸可能由

4、多个密码子决定。若该基因一个碱基被替换以后,经转录形成的mRNA对应密码子与正常mRNA对应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则生物的性状不发生改变,否则,发生改变。答案:D7利用X射线人工诱导细胞进行基因突变和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时,X射线和秋水仙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周期()A均为前期 B均为间期C前者为前期,后者为间期 D前者为间期,后者为前期解析: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的过程中,DNA复制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诱导染色体加倍,纺锤体的形成在细胞分裂前期。答案:D8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A基因突变 B

5、染色体变异C基因的自由组合 D基因重组解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答案:B9下述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选择、隔离三个环节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并不是每个个体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答案:D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现代生

6、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答案:B11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种群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

7、的使用不能使细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抗生素的作用是定向选择,使细菌耐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而非耐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掉。答案:B1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解析:该题考查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地理隔离导致相同物种进化方向不同,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形成。答案:D13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来自同

8、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解析: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突变率只是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之一,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答案:B14(2011江苏高考)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A项错误;生物

9、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在世代间逐渐变化,即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项错误。答案:C15(2011安徽高考)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碘是人体甲

10、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 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答案:C16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适者生存,

11、不适者被淘汰A BC D解析:四个内容是现代生物进化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既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答案:C17(2011南京5月)不同植物间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是由于不同植物的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到达子房所致,这一现象最可能与柱头细胞的哪种物质有关?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上称作()A硼;生殖隔离 B磷脂;地理隔离C糖蛋白;生殖隔离 D糖蛋白;自然选择解析:花粉与柱头组织细胞之间相互拒绝、不能识别,花粉管生长受阻,该现象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此种现象

12、称之为生殖隔离。答案:C18(2011上海3月)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A下降、上升 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 D上升、上升解析:由题干可知,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不能将自己的基因通过生殖传递给下一代,那么,在自然婚配的后代中无论是Aa个体还是成人中的“a”基因,都会越来越少。答案:C19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

13、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答案:B20下列关于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通过遗传和变异来实现B各种生物有强大繁殖力C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个体生存D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60

14、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F1代性状紫茎绿茎缺刻叶马铃薯叶数量(个)495502753251(1)用两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和_。(2)用表现型为绿茎、马铃薯叶的番茄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若得到两种表现型的单倍体,原因可能是_。(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_,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_。(4)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_方法可获得大量稳定遗传的幼苗。(5)番茄叶片内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若用14CO2饲喂番茄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放射性14C最先出现在_化合物中。答案:(1)AaBbaaBb(两者顺序不限)(2)发生了基因突变(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1/41/8(或2/16)(4)植物组织培养(茎尖培养)(5)三碳22(15分)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