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演讲搞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978865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演讲搞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安全教育演讲搞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安全教育演讲搞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安全教育演讲搞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安全教育演讲搞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演讲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演讲搞(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教育演讲搞第一篇:安全教育演讲稿 安全教育,从我做起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3月31日,全国安全教育日。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安全教育,从我做起。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安全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对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安全教育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突出表现在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违法违规经营;无照摊贩摆摊设点,治安

2、秩序混乱;伤害青少年学生的恶性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增加。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匮乏,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怎能不让我们警醒? 同学们,我们要有珍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增长基本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避险抗灾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学会自我保护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之一。 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嬉戏。不做危险游戏。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闲逛。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要

3、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绿灯行,红灯停。穿越马路走人行横道。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看清车次,等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消防、用电、燃气、电器等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常识。要学会必要的自救方法,谨记常用的急救电话。“安全第一”是我们每次出门前妈妈总会交待的一句话,学会保护自己才可以保护别人。最后我想为大家朗读一首转载的学生校园安全诗歌: 上下楼梯,安全第一;不要追逐,不可拥挤。 打闹玩耍,危险游戏;生命可贵,倍加珍惜。 通过走道,不可拥挤;上操下操,特别注意。 不追不闹,不急不躁;靠右慢行,安全牢记。 安全教育,从我做起,不仅

4、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少一点隐患,多一点快乐。 谢谢大家! 五年二班全体师生 2014年3月31日第二篇:校园安全教育演讲稿 “校园安全教育”演讲稿 西峡三高 李 牧 老师们、同学们:校园安全,归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安全 2.校内外活动安全 3.消防安全 4.卫生防病,饮食安全 5.防震减灾、防暴雨安全等 下面我就有关问题,有重点的说一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交通安全常识 一、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要了解、懂得交通指挥灯信号的含义;行人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 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

5、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二、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严禁在铁路路基上行走,乘凉、坐卧钢轨。 严禁在站内或区间内铁路上逗留、游逛、穿越或捡拾物品。 禁严扒车、钻车、跳车和无票乘车。 严禁破坏铁路及沿线一切设施、设备。 铁路桥梁和铁路隧洞禁止一切行人通过。 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应高度注意:过往标志、信号灯、道口护栏等特殊要求!我们作为学生,除正常乘坐外,一般不到那去。(举例:丁河一种香菇菇农拆卸铁路4颗螺丝钉被判刑的事例) 关于铁路交通安全,3月10日,县教体局专门印发了爱护铁路实施方案并把3月定为“爱护铁路宣传月”。我们作为西峡人,一定要熟悉并维护好西峡铁路,为构建平安西峡、平安校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念文件中的特殊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