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815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玉溪元江第一中学高二生物月考.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元江一中2018-2019学年10月份考试高二生物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甲亢”病人常不能控制自己,易急躁、易生气,这是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A 分泌过多,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速度过快B 分泌过多,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C 分泌过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低D 分泌过少,影响了生长发育2.19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马让迪发现,动物的脊神经是由背根和腹根组成的(如图所示),两人进行如下实验,研究背根和腹根的功能。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腹根和背根均可引起动物同侧

2、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在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图中甲箭头所示)电刺激背根向中段B,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A,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在另一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图中乙箭头所示),电刺激腹根向中段D,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C,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通常要将实验动物的脑破坏,保留脊髓,以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实验的作用证明脊神经的背根、腹根结构完好,功能正常C 由、结果可知背根的功能是运动,腹根的功能是感受D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组成一根神经的许多神经纤维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扰3.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

3、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 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 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4.血糖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B 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产生红色沉淀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B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

4、C 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B 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C 它们作用的途径大致相同D 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 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D 在寒冷环境中,皮

5、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中少,同时产热增加8.下列哪种内分泌腺的活动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分泌物的合成()A 肾上腺B 性腺C 垂体D 甲状腺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 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C 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D 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10.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K值会增加的是()A 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B 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C 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D 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11

6、.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B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C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D 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12.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 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 图中X表示下丘脑,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图中Y表示垂体,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 垂体的活动只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13.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 草原

7、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 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 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5.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包括()A 特异性作用B 微量和高效C 参与生物催化和调节代谢D 信息传递作用16.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各10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如表所示。已知0.9%Na

8、Cl溶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B 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C 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D 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1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 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C 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 影响人口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9、18.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C 青蛙是食草动物D 蛇是次级消费者19.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农业A B C D 2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电位是指之间的膜内电位差B 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 在兴奋传递过程中图示细胞高尔基体活动较明显D 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1.在机体内,当神经纤

10、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后,其兴奋的传导方向 ()A 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B 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又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又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2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 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 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23.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 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含有下列哪些离子()A Na和KB Na和ClC K和ClD HCO和HPO24.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

11、确的是()玉米人玉米牛人A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C 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D 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25.生长素是人们较早发现和研究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所示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植物体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只有 、所示结构B 生长迅速而生长受抑制是由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C 生长受抑制而生长较快,是由于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部位D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信号分子,必须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

12、挥作用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下图曲线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点所对应的浓度。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

13、。(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之间。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27.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和突触的差异,请回答:(1)图1中共有_个突触,神经冲动由图中C点传递到D点远比从A点传导到C点慢,其原因是_。(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率 _。由此也说明,突触小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需要_,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其生理意义是_。28.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