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977808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隧道组织施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章 绪论及隧道概况11.1工程概况11.1.1隧道工程位置11.1.2隧道建设规模1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21.2.1地层岩性21.2.2.地质构造31.2.3.土石工程分级31.2.4.地震31.2.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31.2.6.水文地质特征31.3隧道围岩分级41.4各段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51.4.1隧道进口明挖段评价51.4.2隧道洞身段5第章 夏隧道总体设计72.1设计依据及围72.1.1设计采用的标准、规及规程72.1.2设计围72.2总体线位72.3隧道纵坡72.4隧道建设规模72.5轨道类型72.6主要技术标准与设计

2、原则82.6.1主要技术标准82.6.2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轮廓82.7主体设计原则102.8隧道洞门设计102.9主体地建工程设计112.9.1暗挖隧道段设计112.9.2明挖法暗埋段及引道段设计122.10防排水设计172.10.1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182.10.2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182.10.3截堵水措施182.10.4排水措施182.11监控量测182.12溶洞的处理方案及施工报警设计192.13施工阶段超前地质预测预报192.14耐久性设计192.14.1耐久性设计原则202.14.2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20第3章 隧道洞门结构设计233.1 洞口位置选择233.1.1隧道进口位置选择

3、233.1.2隧道出口位置选择233.2 洞门选择233.2.1洞门拟设计233.2.2洞门建筑材料253.3洞门结构验算263.3.1洞门荷载的计算263.3.2洞门结构验算27第4章 施工方案设计304.1浅埋暗挖段304.1.1浅埋暗挖段V级围岩地层304.1.2浅埋暗挖段VI级围岩地层324.1.3盖挖法施工(本隧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此法)344.2夏隧道洞口的施工方法344.3通风364.4防尘364.5排水364.6超前支护与初期支护374.6.1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374.6.2中空注浆锚杆施工374.6.3锚杆钢筋网374.6.4型钢钢架施工374.6.5大管棚施工工序38

4、4.6.6湿喷砼施工方法394.7隧道二次衬砌394.7.1正洞施工方法394.7.2钢筋制作安装394.7.3砼施工404.7.4衬砌背后注浆404.7.5仰拱施工404.7.6管沟施工414.8隧道防水施工414.8.1概述414.8.2防水层施工414.9砼路面施工方法及洞附属施工414.9.1水泥砼路面整平层施工414.9.2水泥砼路面面层施工424.9.3接缝434.9.4施工缝434.9.5填缝434.9.6洞附属工程43第5章 防排水方案445.1 设计说明445.2各种施工缝防水措施455.2.1.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计455.2.2.明挖法地下防水475.3防水层485.4防

5、水板49第6章 支护设计与计算496.1支护设计506.2隧道衬砌结构验算506.2.1基本原理506.2.2主动荷载结构模型7516.2.3隧道初砌承受的荷载及分类516.3计算建模536.3.1围岩弹簧模型的选取和讨论536.3.2二次衬砌模型的选取和讨论546.3.3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计算556.4牛顿-拉普森法求解(nropt)626.5结果输出626.6隧道配筋计算656.6.1 V级超浅埋段即出口段配筋计算656.6.2 V级浅埋段配筋计算686.6.3 V级深埋段配筋计算716.6.4 IV级浅埋段配筋计算746.6.5 IV级深段配筋计算766.7 隧道长期安全性评价78第7章

6、 监控量测817.1隧道监测的目的817.2隧道监控量测项目选择817.3量测方法827.4量测频率86参考文献89结束语90致谢91附录一 实习报告92附录二 外文翻译96 .专业.专注. 第章 绪论及隧道概况1.1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跨越、等四省,联络北京、天津、上海等三大直辖市,经行、等大城市;全长约1318km较1463km的既有线缩短155km。全线共设车站24个,平均站间距离约55km。初期最高速度,高速列车以250km/h300km/h,中速列车采用160km/h。远期高速列车的最高速度为350km/h,并逐渐减少中速列车的开行数量,直至全跑高速列车。1.1.1隧道工程位置夏隧道

7、进口里程为DK427+980,出口里程DK428+672,全长692m。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进口处山坡坡度约10,出口坡度约为15,洞有4.5下坡,隧道位于R=7000m的曲线上,隧道洞身植被较少。1.1.2隧道建设规模夏隧道工程围1020m,暗洞段长692m,全隧道共设置四座竖井,隧道建设规模见下表1-1表1-1 夏隧道建设规模表类别里程长度(m)备注起始里程终止里程隧道建筑长度DK427+980DK429+0001020隧道长度DK427+980DK428+672692分段情况进口明挖暗埋段DK427+980DK427+99515洞身暗挖段DK427+995DK428+657662出口明

8、挖暗埋段DK428+657DK428+67215出口引道敞开段DK428+672DK430+000328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1.2.1地层岩性隧道区除局部表覆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主要有分布于山顶古滑移体堆积层及其底部少量压碎岩体,以及分布于洞身的寒武系下统(1)的粉砂岩夹页岩,灰岩、泥灰岩、页岩等,各地层分布、厚度详见纵断面图。现将各地层岩性简述如下:(1)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 )新黄土:褐黄色,坚硬,具大孔隙,含少量角砾。粉质黏土:黄褐色,坚硬,含碎石及页岩碎片。碎石土:浅褐黄色、黄褐色、淡黄色,中密,稍湿,成份以灰岩为主,少量页岩,一般粒径2060mm,最大100mm,

9、充填粉质黏土,局部为页岩碎片,局部含灰岩块石。(2)古滑移体堆积物灰岩块石,物质来源为寒武系中统(2)鲕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局部夹灰绿色泥灰岩薄层,呈松散至半胶结的岩石块体,节理发育,最大间距可达2m,局部节理裂隙充填方解石晶体,块体粒径巨大,产状凌乱,局部呈假岩层状(DK428+610附近为17032、35027),结合钻探及物探结果,最大厚度约48m。具溶蚀现象,局部为溶洞,最大可达2.1m,多为全填充,充填黏土含碎石,个别为空洞。压碎岩:灰褐色,压碎结构,呈碎石夹土状,碎石成分为石灰岩,一般粒径2060mm,最大100mm,古滑移体下推时携带或堆积挤压形成。(3)寒武系下统(1)页岩:

10、猪肝色,强风化弱风化,页理发育。粉砂岩夹页岩:紫红色,薄中层状,局部夹薄层泥灰岩,全风化弱风化。页岩夹泥灰岩:紫红色,夹灰黄色及灰绿色条纹,强风化弱风化。粉砂质灰岩:紫红色,浅红色,夹灰黄色条纹,细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中厚层状,弱风化,局部夹薄层泥灰岩。 泥灰岩:灰黄色,泥质结构,层理发育,弱风化,局部夹薄层灰岩。灰岩:青灰色,弱风化,隐晶结构、局部泥质结构。1.2.2.地质构造隧道区地处鲁中隆断区的泰山凸起地带,该区为下古生界盖层出露区,中生代长期处于隆起状态,主要发育不同方向的脆性断裂。新生代构造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上隆遭受强烈剥蚀,又加上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使本区寒武系夏组石灰岩产生了

11、众多重力式滑移体,成为本区新构造运动行迹的一个重要特征。隧道通过的滑移体据推测在上更新世之前形成,兼具滑坡与崩塌的特征,其垂直落距大,滑移距离短,无明显的滑面。根据及夏地区区域地质特点,结合本次勘察钻探及物探成果以及调绘情况综合考虑,该滑移体现处于稳定状态。1.2.3.土石工程分级 新黄土、粉质黏土 ; 碎石土、压碎岩 块石土 ; 灰岩、鲕状灰岩(弱风化) 粉砂岩夹页岩(全、强风化) (弱风化) 粉砂质灰岩 (弱风化) 泥灰岩夹页岩(弱风化) 泥灰岩 (弱风化) 1.2.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

12、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2.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m。1.2.6.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少量基岩裂隙水。1.3隧道围岩分级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GB100122001)附录E,在白垩系全风化段,弹性波速在2000m/s以下。弱风化完整段,砂质泥岩弹性波速一般在20002600m/s之间,围岩等级为VIV级。完整砂岩层弹性波速个别达到30003500m/s,个别钻孔的泥质砂岩弹性波速接近3000m/s。整个区域岩层强度较低,地层以软质类岩层为主。隧道通过弱风化软岩岩体,岩体较完整,隧道围岩基本分级一般为IV级,隧道通过全强风化软岩岩体以及高阶地土层时,围岩分级一般为低至V级,隧道通过河漫

13、滩土层时,围岩分级一般低至VI级。综合考虑隧道场址岩土层的岩性特征与分布特征,以及地下水和洞身埋深,隧道基本分级主要见表1-3表1-3隧道围岩基本分级表围岩分级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VI欠压实稍压实人工填土,软塑性可塑性的冲洪积成因粘土及砂土、软土、碎石土、地下水丰富,遇水软化,崩解的残积土及溶洞充填物粘性土上呈松软状,饱水砂土、碎石上呈松散稍密、中密状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V硬塑性土层、全强风化岩及风化谷、遇水软化崩解,溶洞岩溶呈块石、碎石状,泥质胶结,胶结差,或为溶洞,易输钱化崩解或突水、突泥、涌水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或大量突水突

14、泥IV碎屑岩弱风化带,岩石完整。呈中至厚层状,大部分为较软岩,但岩体完整拱部无支护时 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 ,有水时,易风化、软化崩解隧道围岩分级表起讫里程围岩级别长度(m)DK427+980DK428+03050DK428+030DK428+120IV90DK428+120DK428+370250DK428+370DK428+610IV240DK428+610DK428+660551.4各段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夏隧道工程设计围 DK427+980DK428+672,长692m。夏隧道主要通过地层为寒武系下统(1)的粉砂岩夹页岩,灰岩、泥灰岩、页岩等,兼具滑坡与崩塌的特征,其垂直落距大,滑移距离短,无明显的滑面,自稳能力相对较差,隧道设计及施工时应充分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