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7540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长治沁中学高一历史期中.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张巧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实行方国联盟B. 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 受宗法血缘影响D. 实行分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政治制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符合题意“政治制度的

2、特点”和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 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 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C.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 周王士诸侯卿、大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社会结构。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社会结构是等级森严的,周王高高在上是第一等级,然后是诸侯、卿大夫以及士,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基本次序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基本次序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基本次序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3、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社会结构3.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答案】A【解析】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而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4. 秦统一后,巩固统一的积极措施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修长城、驰道和直道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一局面,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修长城

4、、驰道和直道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君权与相权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汉族与少数民族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层含义,从专制主义的角度来看,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这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皇权与相权。不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故答案为C项。

5、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矛盾【名师点睛】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皇权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发展。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从独相制互群相制),强化皇权;二是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6.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根本原因是封建

6、经济的分散性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两项是从原因角度进行认识的,正确;项是从带来的影响角度认识的,正确;项是从启示角度进行认识的,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对地方分裂或叛乱现象的认识7. 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7、A. 设御史大夫B. 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 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在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A项设御史大夫是在秦朝,其它选项都是汉武帝时期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答案为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8.造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源是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B. 民族政权间矛盾不可调和C. 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扩大D.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进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是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8、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不符合“根源”的要求,排除;B项说法与题目无关,排除;D项说法与题目无关,排除。9.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 极力提高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兵力D. 削弱地方势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知,宋初通过设置文臣知州、通判、转运使、更戍法等举措,削弱了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和军政权,同时加强了对地方长官的监察,基本解决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项和B项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体现,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削弱兵力只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而不是突出特点,排除;【点睛】本题可以得到的史实类选择题备考启示:准确记

9、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例如,宋初通过设置文臣知州、通判、转运使、更戍法等举措,典型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意在加强中央集权。10.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A. 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B. 加强了皇权C.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 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主要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行政效率,故答案为A项;加强皇权进一步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并不属于积极意义的方面,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涉及中枢权力关系,不涉及

10、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项排除;扩大统治基础的是科举制,D项排除。11.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 行中书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宣政院【答案】B【解析】【详解】行中书省是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排除A,选B;元朝中央实行一省制,故排除C;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排除D。12. 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 大兴文字狱B. 废除丞相C. 增设军机处D. 采用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皇权高度膨胀史实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雍正时,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建立军机处,协助黄帝处理军务”可知,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

11、是增设军机处,因此C符合题意。 A选项从明朝就已经开始采取;B选项是明朝的措施;D选项是唐朝的政治制度。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3.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A. 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B. 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C. 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D. 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爱琴文明孕育了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14. 爱琴文明包括A.

12、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 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C. 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D. 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爱琴文明相关内容的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史约800年,它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文明15. 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B. 无等级差别,无贵贱之分C. 范围只局限在城市D. 实行联邦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13、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希腊形成了城邦国家,而城邦的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了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16. 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好战尚武的特性B. 地少人多,生活所迫C. 造船技术高D. 岛屿众多,利于航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识记层次,比较简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对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A项“好战尚武”,具有片面性;B项明显错误

14、;D项不符合题干“主要原因”要求。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相关状况17. 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最主要后果是:A. 扩大了疆域面积B. 改善了居民生活C. 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D. 发展了商业贸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希腊城邦海外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环境,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这一切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是最主要的后果,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条件18.古希腊城

15、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A. 贵族制和民主制B. 贵族制和平民制C. 君主制和寡头制D. 寡头制和僭主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古希腊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统一国家,它包括众多的城邦国家,最著名的为雅典和斯巴达,城邦国家绝大多数实行直接选举的民主政体,所以答案选A项,B C 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点评:高考改革中高度关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就本题而言主要考察古希腊民主政治发生过程中两次重大改革的比较:梭伦改革奠定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时期古希腊民主达到顶峰。19. 希腊城邦在民主制出现后,体现最高治权的机构是:A. 元老院B. 贵族会议C. 公民大会D. 民众法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