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三.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7304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期末考试仿真模拟试题三第卷(选择题 共50分)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其主要原因是 A突变产生许多等位基因 B突变可以获得新的物种C突变基因的表现型与原有基因不同 D突变打破原有基因的遗传规律2、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使细胞融合3、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导致了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碱基改换了 D乳糖酶基因缺失4、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用花药离体培养玉

2、米植株 B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 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 D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种5、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但在经常有大风的海岛上,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个事例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不利的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 D突变性状是对环境的重新适应6、用花药离体培养出了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A二倍体 B单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7、一个染色体组是指A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 B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染色体数

3、 D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8、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们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9、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所结西瓜的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依次为A4,0,0 B4,4,3 C3,4,4 D3,4,310、一般认为艾滋病病毒产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 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11、基因型为BB和bb的豌豆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基因型是ABb BAABB CBBbb DBBBB12、人类有个别

4、男性的性染色组是XYY,这种人一般性格暴躁,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13、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染色体加倍的可育植株,等位基因纯合,这样的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只有一套染色体,不会出现等位基因,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两单倍体交配后,后代都是纯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14、在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过程 A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D精子细胞精子15、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5、正确理解是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变异是不定向 变异是定向的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A B C D1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17、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 D云雾量增加18、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多的种

6、群 D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19、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20、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主要来自于 A人工调节 B微生物的分解 C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调节 D能量流动2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燃料中的碳 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C食物中的碳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22、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23、以生态学的观点解释

7、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阳光很难照到全部水稻叶子上 B过度密植作物之间种内斗争激烈C种植过密使温度升高 D过度密植会使害虫大量繁殖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 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25、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8、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26、喜欢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生长的植物种类,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充分利用阳光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 D利于吸收水分27、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低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以利于鲈鱼种的维持C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有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28、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2

9、9、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 A是否有抗生素 B是否能检测到标记基因C是否有相应的性状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30、由于天气的变化使牧草全部枯死,那么在食物链中首先受害的是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人31、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外貌上几乎无法区分,但具有生殖隔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属同一个物种 B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C具有种内斗争 D具有种间互助32、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C核糖

10、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3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有充足的能量供应34、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种苗,该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细胞脱分化 D细胞再分化35、关于固氮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的 B只能与豆科植物共生C促进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D能将N2 还原成NO236、除下列哪一项外,转基

11、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D是环状形态的DNA分子37、细胞质遗传中F1总表现为母本性状,以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是在母本内发育的C具有细胞质遗传特点的生物都是纯合体 D细胞质遗传是一种无性生殖38、江南农民在冬季农田休耕期间常种植田菁、紫云英等豆科植物,主要用于 A充分利用土地,作为蔬菜食用 B固定氮素,增进土壤肥力C增加生物种类,以维持生态平衡 D固定太阳能,以促进能量流动39、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设计完成的,在下列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

12、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40、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的特点是A细胞大,叶绿体内有基粒 B细胞小,无叶绿体C细胞大,叶绿体内无基粒 D细胞小,有叶绿体,有基粒41、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B增加光合作用面积C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DABC全是42、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抗体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C一种抗体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D抗原消失后,抗体仍然存在于人体内 43、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44、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细胞是A细胞系 B细胞株 C原代细胞 D传代细胞45、要想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A只需DNA连接酶 B同一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