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6336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12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捕获光能的色素(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可以利用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_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_,后者可防止在研磨中_被破坏。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不同,_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2)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色素种类颜色吸收光谱滤纸条上位置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_主要吸收_中下层叶绿素b_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_主要吸收_叶黄素_中上层

2、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部有双层膜,内部的基粒是由_堆叠而成的。(2)色素和酶的分布: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_,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和_。(3)功能:进行_的场所。二、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2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场所:叶绿体的_上。条件:_、色素、酶、水等。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_和_,将ADP和Pi合成_。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_。(2)暗反应:场所:叶绿体的_中。条件:_、H、ATP、CO2等。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5CO2_。C3的还原:2C3H _。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_。3光合作用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

3、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的数量。(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包括空气中_的浓度、土壤中_和矿质元素的多少、光的_以及温度的高低等。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的合成作用。(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_氧化成_和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_和_合成_。探究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完善光合作用的图解2区别光反应和暗反应项目光反应暗反应条件_不需叶绿素和光,需要多种酶、ATP、H、CO2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_物质转化水的光解2H2O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_CO2的固定CO2C5_C3的还原2C3_能量转化光能_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4、_实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放出O2_思维拓展1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若光反应停止,暗反应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时间不长,故晚上一般认为只进行呼吸作用,暗反应不进行。2相同时间内,光照和黑暗间隔处理比一直光照有机物积累的多,因为H、ATP基本不积累,利用充分;但一直光照会造成H、ATP的积累,利用不充分。3光合作用只有植物的绿色细胞和光合细菌能进行,但细胞呼吸则是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4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供暗反应利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5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产生的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以生成(CH2O);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来自第一、二阶段有机

5、物的氧化,用于第三阶段与O2结合生成H2O,并产生大量ATP。6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或线粒体,但也有的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或有氧呼吸(如蓝藻、根瘤菌等)。探究示例1 (2009安徽理综,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听课记录:探究点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1光照强度(1)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_,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_的强度。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

6、用强度_,CO2释放量_,这是因为_。B点所示光照强度为_。此点的代谢特点是:_ _。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照强度为_。(2)应用:阴生植物的B点_,C点_,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_;适当_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2CO2浓度(1)曲线分析:图1中A点表示_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_。图1和图2中的B和B点都表示_。(2)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

7、度,提高_。3温度(1)曲线分析: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_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2)应用:依据此曲线分析冬天温室栽培应该_ _,从而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思维拓展在分析以上单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不仅要关注曲线的走势,还要注意几个关键点,尤其是补偿点和饱和点,以及饱和点前和饱和点后的主要限制因子。一般来说,饱和点前的限制因子就是横坐标表示的因子,饱和点后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横坐标表示的因子以外的因子。探究示例2(2011南京模拟)下列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B图中,阴生植

8、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C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听课记录:实验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1)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_中形成溶液,使色素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2)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_:溶解度_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反之则_,所以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因_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2.实验流程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思维拓展1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

9、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2)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防止滤液挥发。(3)称取绿叶的质量和加入无水乙醇的体积要适当,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2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要在滤液干后,重复画12次。(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否则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失败。3要提取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至少要破坏1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共3层生物膜(3层磷脂双分子层或6层磷脂分子)。要将叶肉细胞中色素完全提取,还需加上1层液泡膜。探究示例3 (2010南通模拟)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

10、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听课记录:题组一光合作用的色素和过程1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最宽的是第3条B研磨液要用滤纸过滤,盛放滤液的小试管要及时用棉塞塞紧C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D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2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叶片光照24 h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

11、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光合作用产生淀粉A B C D3(2011苏州模拟)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C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上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中完成4(2010汕尾调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的碳和氧都来自于二氧化碳C光反应产生的ATP可以用于暗反应,也可以用于其他生命活动D光

12、反应只进行能量代谢,不进行物质代谢;暗反应则刚好相反题组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5(2011西安安铁一中高三期中)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6如图表示叶片光合速率与叶肉细胞间隙中CO2浓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BC段的斜率与叶绿体内固定CO2的酶活性呈正相关B温室效应能提高植物光合速率C当CO2浓度低于b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D当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