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6320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1.4地球的结构 湘教必修1.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 速度 乙波的传播速度 甲波 3 性质 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 时 还会发生 和 现象 4 应用 透视 地球 的结构 横波 固体 纵波 固体 液体 大于 不同 界面 反射 折射 内部 2 地球的内部圈层 1 A 地壳 范围 地球表面以下 a 以上的固体外壳 厚度 平均厚度约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 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 分层 莫霍面 17千米 33千米 6千米 硅铝层硅镁层 2 B 范围 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即莫霍面与b 之间的圈层 岩石圈 和上地幔顶部 21 以上 的合称 平均厚度100 110千米 3 C 地核 范围 地球的核

2、心部分 即22 所包围的球体 物质组成 由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23 分层 地幔 古登堡面 地壳 软流层 古登堡面 铁和镍 液态 固态 熔融 1 玉树地震时 地面上的人 不远处池塘中的游鱼分别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答案 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先感到上下颠簸 后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态和气态传播 所以游鱼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震发生时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释放 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 纵波传播速度快 能通过固态 液态和气态物质 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动物会感到上下颠簸 横波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到达地面时动物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2 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所指的地壳 为什么 答案 不是 地

3、壳是位于地球表面和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是固体地球最外的一个圈层 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的总称 平均厚度为100 110千米 可见岩石圈包括地壳 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3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岩石圈之间是不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 不是 在岩石圈中 土壤和某些岩石中有少量空气 它们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水圈是一个包括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和生物水在内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部 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全部 由此可见 各圈层之间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教材图1 21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教材图1 22地球内部圈层构

4、造示意从这两幅图中我们可以读出以下重要信息 1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界面处发生突然变化 三个内部圈层之间共有两个界面 界面及波速的突然变化如下表所示 2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 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3 地壳 地幔 内核为固体 外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 所以呈液态 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地震波 2 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不连续面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 地球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和地核 高效记忆 1 歌诀法记忆地壳的厚度差异 厚 薄 歌 2 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读地震

5、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2 在界面A上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在界面B上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3 图中圈层 C是 D是 G H是 4 物质状态 D层 H层 解析 解本题时要注意把此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 例如根据地震波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确定E表示横波 F表示纵波 对G层物质状态的回答也可通过B界面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变慢 横波完全消失推测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 或熔融状态 答题时应注意物质状态与物质组成的区别 如H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千万不能回答为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答案 1 横波纵波莫霍

6、面古登堡面 2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纵波突然变慢 横波则完全消失 3 地壳地幔地核 4 液态固态 1 地壳的平均厚度 A 约为120千米B 约为8 9千米C 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D 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解析 本题的前两个选项是考查对地壳厚度的记忆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后两个选项须清楚岩石圈的范围 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如果明确了这两点 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该题是基础题 主要考查的是有关地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地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 它的厚度属于比较重要的数据 需要记忆 答案 C 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及运动状况 可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具

7、体分析如下表 特别提醒 对流层厚度受地面温度的影响 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多 地面温度高 对流运动强 对流层厚度大 反之对流层厚度小 因此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区 对流层厚度变化为 低纬 中纬 高纬 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季节对流层厚度的变化为 夏季 春秋 冬季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 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 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的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 1 2 题 1 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 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 3000 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 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 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 飞机

8、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要正确解答此题 首先应明确对流层一般情况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000米 气温下降6 第 2 题 答案 1 B 2 D 2 挪威时间2008年3月3日下午2时 中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抵达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宾 当晚队员们在这里目睹了壮美的极光 极光现象出现在大气圈中的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D 臭氧层解析 在不同的大气层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自然现象 美丽的极光产生在高层大气中 答案 C 时事材料材料一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 3级强烈地震 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

9、公里 遇难人数达159人 建筑物受损严重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4公里 材料二 地震波 纵波 横波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球外部圈层 阅读上面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1 地震发生时 当地人感觉地面如何震动的 为什么 2 震源发生在地球内部结构中哪一层 依据是什么 3 A是 面 从它到地心的部分叫 4 在图中主要可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圈层是 理由是 5 地球的外部圈层由 和 组成 6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上部和 圈的全部 解析 1 纵波表现上下跳动 横波表现左右晃动 3 A的深度2900km 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 4 外核物质使横波不能通过 纵波速度下降 可能为液态物质 5 6 也比较

10、简单 答案 1 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 后感到地表前后 左右晃动 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 先到达地面 横波传播速度慢 后到达地面 2 地壳因为震源深度只有4公里 而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 3 古登堡地核 4 B层 外核 横波不能通过 纵波速度下降 5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6 大气岩石水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 回答1 3题 1 图中曲线代表的地震波是 A 横波B 纵波C 横波和纵波D 无法判断答案 A 2 该地可能位于 A 40 N 116 E B 60 N 60 E C 0 60 W D 0 180 答案 D 3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莫霍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 在地下平均33

11、千米处B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 又称岩石圈C 由于纵波在古登堡面突然消失 所以可推测地核物质为液体D 古登堡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 在地下2900千米处答案 D 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4 5题 4 图中四个圈层中 是岩浆源地的是 A B C D 5 图中四个圈层中 与地球外部圈层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解析 图中的序号中 为地壳 为地幔 为外核 为内核 岩浆的发源地为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外核为高温熔融状态 它相对地壳的流动形成磁场 岩石圈与地球的三个圈层形成相互渗透的整体 答案 4 A5 A 读下图 A B C D代表不同圈层 回答6 7题 6 B圈层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A

12、 液态水 固态水 气态水B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生物水C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D 海洋水 地表水 地下水 大气水 7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 大气B 水C 岩石和土壤D 生物解析 据图可知A为岩石圈 B为水圈 C为生物圈 D为大气圈 水圈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 可分为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和生物水 生物是组成生物圈的主要部分 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6 B7 D 8 右图中 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 岩石圈 地幔 地壳B 岩石圈 上地幔顶部 地壳C 岩石圈 地幔 地核D 地球内部圈层 地幔 软流层 解析 弄清概念的外延 明确包含与被

13、包含的关系 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 地幔 地核三部分 其中地幔上部有软流层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答案 D 9 读图 回答 1 5 题 1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发生地震后 先传到地面的是a波B b波传到地面 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C 震源在2900千米处D 地震震级越大 a波和b波传播速度越快 2 该地莫霍面位于地面以下 A 5千米B 17千米C 33千米D 2900千米 3 该地可能在 A 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B 南非的开普敦C 南极点附近D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4 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地方在 5 外核可能呈 态 原因是 答案 1 B 2 B 3 D 4 地幔 5 液横波在此完全消失 而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