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_五门十变配穴法

上传人:1****书 文档编号:12976306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_五门十变配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_五门十变配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_五门十变配穴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 五门十变配穴法关于五门十变配穴法五门十变配穴法,在现代的临床使用上并不常见,其原因可能为:太麻烦了,因为还需要再经由河图五行生成数的相合来计算所配之穴,或是也有可能对古典针灸配穴理论不具信心而不敢使用,或是没有听过这类的治疗方法.。但是这样的治疗配穴法,却常见于老中医的临床治疗上,例如:孙培荣老中医,或是周左宇医师的临床治疗上,他们不但常用,而且每每遇到陈苛痼疾等重病时,就一定会使用到这些古典针灸配穴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这些老中医使用五门十变配穴法的医案。孙培荣医师医疗案例 1 :治疗中风【案例一】:石君,四十岁,河南人,住台北县新化投光明路,患中风病、缩嘴、难进饮食、扭项

2、、面向后转其两目紧缩,视物不着,身体起立则扭转难支,终日卧床四肢缩成一堆,五脏移向右胁下,好似挟带大包里,言语万分困难,经中西医治疗,曾住院多次,反而加剧,益形严重,后经友人介绍,于民国五十二年五月二日,前来诊治,当时视其病情,系五脏中风,已甚严重,非用重法疏导化解,不克挽救危亡,乃用子午流注根结标本,灵龟八法,原络诸郄等施针,渐渐告愈,现仍在警界服务。 歌诀 中风五脏把位移,缩嘴扭项苦难提,根结流注配八法,五门十变显针奇。 穴位介绍 流注:井荣俞经合,井荣俞原经合也。 八法: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 五门十变:取其合穴针之,合者,甲与已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丁与壬合化木

3、,戊与癸合化火。孙培荣医师医疗案例 2 :治疗血癌【案例一】:南韩侨生贾君,二十岁,河北入,住南韩大邱市,民国四十四年在台求学期间,突患白血球过多症,住医院治疗,经检查认定为贫血不再生(血癌),脉细微欲绝,面色苍白,周身皮肤犹如粉壁被烟熏之相,病势日渐加剧,每日仅靠输血以延残喘,终至宣称已无法挽救,经宫先生以及众位同学等之主张,为勉尽人事,再三强余试为诊治,乃于民国四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求予诊治,经运用子午流注,五门八法,统括俞募标本,原络交会,兼取山海邱陵沟池溪谷三部等穴,轮流施针,历时将近三月,针治四十余次,(其针法说明于后)对此垂危之绝症,幸获痊愈。贾君终得毕业于大学,早已返同侨居地矣。时

4、隔数年,明牧师,为阐扬针灸学术,曾亲到医院,查出贾君之病历表,抄寄留美之女公子(在教会医院服务),嘱据实刊登该院之医学杂志,同信云:该院根据病历加以分析,谓此症即名血癌。认为以中国古典医学,能治愈此种绝症,真属奇迹。此症施治之经过,约分三期:开始之初期,患者血枯气微,不能移动,必须照常输血,并妥作安排送夹本所,法取通经接气,滋阴活血,随针效之进度,逐次递减输血数量,以至无须再输。继而患者迁出医院,寓本市泉州街,已能乘车自来就诊,复取周身主要穴道,作整体疏导运行之调治,针效有益显著。最后体力既复,行动自如,施针时异常敏感,惟上身皮肤普现深红色,而四肢厝色仍灰暗苍白,截然不同,乃用灵龟飞腾法,依八

5、脉配八卦之次第,按日施针,兼用交正缪刺之法,使其气血畅通,而躯体四肢,完全恢复正常矣。 贾君每次诊治记录表如下所示:第1次:公孙(八法)、内关(八法)、大敦(肝经井穴)、阳谷(配穴)、通里(心络)。 第2次:临泣(八法)、外关(八法)、少府(荥火穴)、足临泣(配穴)、支正(小肠络)。 第3次:后溪(八法)、申脉(八法)、太白(配穴)、三里(配穴)、蠡沟(肝络)。 第4次:列缺(八法)、照海(八法)、经渠(配穴)、商阳(大肠经)、光明(胆络)。第5次:丘墟(甲)、太冲(乙)、阴谷(配穴)、通谷(配穴)、大钟(肾络)。 第6次:腕骨(丙)、神门(丁)、支沟(配穴)、劳宫(配穴)、飞扬(膀胱络)。

6、第7次:冲阳(戊)、太白(己)、申脉(阳蹻)、外关(阳维)、公孙(脾络)。 第8次:合谷(庚)、太渊(辛)、照海(阴蹻)、内关(阴维)、丰隆(胃络)。第9次:京骨(壬)、阳池(癸)、阴陵(二陵)、阳陵(二陵)、外关(三焦络)。 第10次:太溪(癸)、大陵(癸)、阴交(二穴)、阳交(二穴)、内关(心包络)。第11次:公孙(干)、中脘(腑会)、中府(肺募)、涌泉(地)、经渠(肺经金穴)。 第12次:内关(艮)、章门(脏会)、巨阙(心募)、璇玑(人)、商阳(大肠井金穴)。 第13次:临泣(巽)、阳陵(筋会)、期门(肝募)、百会(天)、支沟(沟)。 第14次:外关(震)、绝骨(髓会)、章门(脾募)、大

7、包(上)、风池(池)。 第15次:列缺(离)、膈俞(血会)、京门(肾募)、天枢(中)、后溪(溪)。 第16次:照海(坤)、大杼(骨会)、肺俞(配穴)、地机(下)、合谷(谷)。 第17次:后溪(兑)、太渊(脉会)、心俞(配穴)、足三里(四总穴)、承山(山)。 第18次:申脉(坎)、膻中(气会)、肝俞(配穴)、委中(四总穴)、照海(海)。 第19次:太冲(开四关)、合谷(开四关)、脾俞(配穴)、列缺(四总穴)、商丘(丘)。 第20次:通关(配穴)、血海(配穴)、肾俞(配穴)、合谷(四总穴)、阴陵(陵)。 第21次:太渊(配穴)、后溪(配穴)、丘墟(甲)、太冲(乙)、血海(配穴)。 第22次:曲池(

8、配穴)、曲泉(肝经母穴)、腕骨(丙)、神门(丁)、气海(配穴)。 第23次:解溪(配穴)、公孙(八法)、冲阳(戊)、太白(己)、通关(配穴)。 第24次:大都(脾经子穴)、内关(八法)、合谷(庚)、太渊(辛)、曲池(配穴)。 第25次:少冲(心经井穴)、足临泣(八法)、京骨(壬)、阳池(壬)、足三里(配穴)。 痊愈停针。 【案例二】:黄X琴小姐,二十岁,住台北县主重市,患白血病年余,遍求中西各大小医院,照片及各种详细检查,药物每日不断,年余并无结果,该女士得病在身,万分焦虑,向院方提出询问,所得到的答复更令人可怕,白血球多是绝症,该女士闻此无精打彩,只有等待绝望而已。后经滕先生介绍,求予诊治,

9、经施针二十次而告痊愈。 黄X琴小姐白血球过多病轮流施针记录表(民国五十七年一月十日): 第1次:少府(心经本穴荥火)、临泣(八法)、内关(阴维)、支正(心络)、外关(阳维)、公孙(冲脉)、神门(心经子穴) 第2次:神门(丁)、腕骨(丙)、丘墟(胆经原穴)、太冲(肝经原穴)、内庭(胃经荥穴)、太白(脾经原穴)、足三里(胃经本穴)。 第3次:列缺(离)、照海(坤)、光明(胆络)、足三里(胃经本穴)、太冲(肝经原穴)、通里(心络)、少府(本)。 第4次:腕骨(丙)、神门(丁)、通里(心络)、内庭(胃经荥穴)、太白(脾经原穴)、丘墟(胆经原穴)、太冲(肝经原穴)。 第5次:阴郄(郄)、筑宾(郄)、养老

10、(郄)、通里(心络)、公孙(脾络)、梁丘(郄)、内关(心包络)。 第6次:足临泣(八法)、太白(脾经原穴)、阳谷(小肠经本穴属火)、通里(心络)、少府(心经本穴荥火)、京骨(壬)、太溪(癸)。 第7次:丘墟(甲)、太冲(乙)、腕骨(丙)、神门(丁)、太白(己)、合谷(庚)、太渊(辛)。 第8次:丘墟(甲)、太冲(乙)、腕骨(丙)、神门(丁)、太白(己)、合谷(庚)、太渊(辛)。 第9次:大包(上部)、天枢(中部)、地机(下部)、公孙(干)、内关(艮)、后溪(兑)、申脉(坎)。 第10次:丘墟(甲)、太白(乙)、神门(丁)、京骨(壬)、冲阳(戊)、太溪(癸)、中脘(腑会)。 第11次:承山(山)

11、、血海(海)、丘墟(丘)、阳陵(二陵)、蠡沟(沟)、太溪(溪)、阳谷(谷)。歌诀 贫血至极情可惧,虚弱无颜体力亏,山海邱陵并溪谷,五门八法流注推。孙培荣医师医疗案例 3:治疗腹部肿瘤 【案例一】:陈X珍女士,五十三岁,江苏人,住台北市吴兴街十八巷,于六年前,身感不适,左右两胁,日渐膨胀,各处延医求治,经各医师分析,似为瘤病,先于肝脏引起,其症状,大的似拳,小的如豆,连连累累不计其数,经各处中西医治疗,均属罔效,至今日渐加剧,肚腹之大,难以形容,肋骨撑的上翻成弯形,高约三指余,夜不成寐,饮食难进,食入即吐,每日呕吐数次不等,并多为黑血块,气不接续,呼吸困难,四肢消瘦,面色青黑,大小便阻塞不通,苦

12、不堪言,痛不欲生,行动需人扶持,共发生原因不详,据台中某医院医生云,昔年日本,会发现此病人,动手术中当时死亡,嗣后罕有此病,又据台北某大医院医师云,查古书记载,虽似有此症,但亦似是而非,而无识其名者,并无此病真云云、诚为奇绝之症,该女士,于民国六十一年五月五日,来本诊所求治,经取上穴施治后,是日即能进饮食,约五日后,即能睡眠,大小便亦渐畅通,而病症亦遂渐消退,痛苦日减,施针十余次以后,行动自如,宛如常人,施针三十次以后,腹中硬块,逐渐消失。 歌诀 腹瘤满肚皆膨胀,烦呕隐痛两肋撑,期章二门穴可用,五门配合流注攻。 穴位介绍 期门、章门、商丘、二间、阳谷、然谷、束骨、阳辅、行间、少府。由上述案例可

13、以发现,五门十变法可和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一起配合,用来治疗各种陈苛重症。五门十变配穴法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是化合治疗法,另一种是互合治疗法,在此先介绍比较常用的化合治疗法。五门十变(化合)的配穴规则五门十变配穴法甲己合化土 实际应用说明胆经(甲)穴道与脾经(己)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土性质的力量 五门十变配穴法乙庚合化金 实际应用说明 肝经(乙)穴道与大肠经(庚)穴道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金性质的力量 五门十变配穴法丙辛合化水 实际应用说明小肠经(丙)穴道与肺经(辛)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水性质的力量 五门十变配穴法丁壬合化木 实际应用说明心经(丁)穴道与膀胱经(壬)一起合用治疗,有强

14、化身体木性质的力量 五门十变配穴法戊癸合化火 实际应用说明胃经(戊)穴道与肾经(癸)一起合用治疗,有强化身体火性质的力量 五门十变(化合)配穴背后的基础理论原理:河图的生成数河图是中国易理术数的源头,他后来演变成后天八卦。在这个图上,北为天属1,南为地属2,东为阳属3,西为阴属4,中为央属5。其中隐藏着阴阳相生的道理:5+1=6属北,5+2=7属南,5+3=8属东,5+4=9属西,5+5=10属中央。在易经上,1到5的数为始生之数,叫做生数,代表阴;6到10的数是由生数累积而成,叫做成数,代表阳。所以河图代表阴主内,阳主外。一奇一偶又表一阳一阴,表示阴阳合德。五行家把1到10的数字分属五行,叫

15、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并念做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因水居北、火居南、木居东、金居西、土居中,故又变成北水、南火、东木、西金、中土。东方甲乙八三木、南方丙丁七二火、西方庚辛九四金、北方壬癸六一水、中央戊己十五土。其实河图是1到5相加而成的数列,洛书是由1到9排列成纵、横、斜各方向的数字和都是15的数学魔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魔阵。天干与脏腑的配合 首先可将十天干分成两大类:顺序奇数者,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顺序偶数者,乙、丁、己、辛、癸,为阴干。而可再将十天干分成五类不同性质(五行): 依木为首之五行相生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定其五行下:甲、乙属木,再细分阴阳,甲属阳木、乙属阴木。 丙、丁属火,再细分阴阳,丙属阳火、丁属阴火。 戊、己属土,再细分阴阳,戊属阳土、己属阴土。 庚、辛属金,再细分阴阳,庚属阳金、辛属阴金。壬、癸属水,再细分阴阳,壬属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