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6299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速效提能演练 北师大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完成了工业的集中,它使工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它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曼彻斯特的煤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到了首都伦敦1830年,史蒂芬孙坐在行驶于利物浦到伦敦的列车上大工厂纷纷离开了溪谷水岸,落户于人口中心或市场伦敦的市民们老是抱怨无穷的烟云飞翔于城市的上空ABC D解析:选B。四个选项均符合以蒸汽机作为象征的工业革命的特点,但材料要回答的是蒸汽机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局限性。故排除。2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B世界开始成

2、为一个整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民族主义萌发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C符合题意,但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不符,故选C。3面对五十年不遇的洪灾,坚强的灾区人民没有叹息,没有等待观望。广大农民投入多台抽水泵进行生产自救。乡亲们所使用的抽水泵属于内燃机。它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选B项。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排除。4“第二次工业革命极

3、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C D解析:选C。世界性市场的孕育应该是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就开始的,故排除。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人民

4、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材料2: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材料3: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请回答:(1)材料1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与材料2有关的历史事件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 (3)材料3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4)材料2中的部分工业成果与材料3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

5、素有关?解析:第(1)问,根据“新发现的美洲”一句分析出是新航路的开辟。第(2)问,材料2中的图片表示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因此要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回答。第(3)问,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19世纪中期”和材料中的描述进行回答。第(4)问,回答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可。第(5)问综合要点回答即可。答案:(1)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3)“世界工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

6、完成。(4)材料2中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与使用,大大改变了世界交通运输条件,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5)殖民扩张与掠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一、选择题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丙: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丁: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工厂制度A1个B2个C3个 D4个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甲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珍妮机的出现。乙

7、、丙、丁三人说法符合史实,均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2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市场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产生了工场手工业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各地的交往D新航路的开辟是“寻金热”的结果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于殖民扩张,殖民地扩大,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许多商品供不应求,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故A项正确,B项因果关系倒置,排除C、D两项,与题目无关。3据张跃发的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1780年为100;1812年1815

8、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促进了毛纺织业发展,毛织品代替了棉制品B英国棉织业率先采用机器和工厂制,提高了棉布产量C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购买力降低D工业革命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棉布成为低档商品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时间和棉布价格可知英国棉纺织业应用了新技术、新机器,引发了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4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

9、生识图分析能力。首先要注意图中时间信息是1750年至1865年,此时正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其次要注意它反映的是资本总额的增加,没有体现出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和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B项在图示信息中无体现。5博物馆陈列着三幅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就的再认再现能力。卡尔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汽车是在19世纪80年代,C项中“19世纪60年代”的表述错误。6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

10、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889年正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飞机发明于1903年,故选B。 7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服务业的比重上升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解析:选A。解题的关键是要明

11、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兴工业主要是集中在重工业方面,由此判断选A。8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解析:选D。抓住材料信息“1920世纪之交”以及“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可以得出这反映出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二、非选择题9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

12、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互动百科”材料2: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

13、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人民网”材料3:上海提出申办2010年世博会后,中国政府就坚定地表示,中央政府将为上海举办世博会提供财政上的一切支持和包括税收等方面的各种优惠,中国民众对申博90%的支持率和上海市民93%的支持率,是其他四个申办国家和城市(韩国的丽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波兰的弗洛兹瓦夫,俄罗斯的莫斯科)所无法相比的。五个申办城市虽然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从上海的综合条件及其发展前景来看,上海的胜出实属情理之中。上海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城市,是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她的城市规划和前景更具魅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未来十年经济仍将以7

14、%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治安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一个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港报分析上海申办世博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中国新闻网”2002年12月)(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3)据材料3,归纳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原因。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1)问应从材料中英国的科技优势,再结合教材得出政治和经济优势

15、。第(2)问应全面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3)问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案:(1)优势: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科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对科技发明的重视。(2)影响:生产力: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原因: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全力支持。上海综合实力雄厚,发展前景美好。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附:课内答疑站探究与思考(教材P77)(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故发展迅猛。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圈地运动,造就了劳动力;对外贸易掠夺完成了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