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76296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6.3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3 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幻灯机、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尝试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目标达成:1、知道幻灯机、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学。2、利用各种仪器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三种特殊作用。3、叙述凸透镜成像规律。【创境激趣】你在生活中用到透镜了吗?【自学导航】1、幻灯机和

2、投影仪的原理:2、照相机的原理:3、显微镜的原理:4、放大镜的原理【合作探究】1、作图说明,针对你自己画的图说明,那一段距离是物距,那一段距离是像距,大小关系如何?2、要想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如何调节?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和( )的乘积。【展示提升】1、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2、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与两倍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3、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在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B. 照相机应

3、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所短一些4小强在使用放大镜时,看到的却是倒立缩小的字的实像,显然他的错误是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处,将成 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若要使该凸透镜作放大镜用,物体应该距凸透镜 cm6、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必须A大于二倍焦距 B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 C等于二倍焦距 D小于一倍焦距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1、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它们用的透镜分别是:_、_、_。2、照相机

4、成的是: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像。3、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镜,它成的是_、_、_像。【强化训练】4、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5、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

5、缸相当于凹透镜6、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7、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8 通过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 )A物体本身 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归纳总结 】幻灯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板书设计】一, 幻灯机二, 照相机三, 望远镜四, 显微镜【教学反思】本节利用学生身边的照片引入,使学生在感受到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个设计中,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照相机原理,做到了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制作水滴放大镜,让学生将物理与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最后,让学生区分实像和虚像,起到了总结本节所学的目的。由于本节设计活动较多,在时间的分配上要把握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