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5559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时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时训练1(本溪一中、庄河高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是:A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显性基因C隐性基因DX染色体隐性基因2(滁州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美容手术后纹成的弯弯柳叶眉、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环境改交、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2、环境改变、基因重组3(南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越高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C浓度为0.05%和0.25%的秋水仙素均有致畸作用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期4(青岛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通常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

3、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表现与环境温度有关C35条件下果绳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D有一只残翅果蝇,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不能确定其基因型5(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根据基因重组概念可以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D6(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我国科学家培育抗虫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将活的R菌与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部分R菌转化为S菌属于基因重组7(10福建卷)下

4、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敬交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甘氨酸:GGG赖氨酸:AAA AAG谷氨酰胺:CAG CAA谷氨酸:GAA GAG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氨酸:AAUA处插入碱基对GC B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处缺失碱基对AT 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8(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正常细胞癌细胞染色体突变1处突变2处突变3处突变4处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

5、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9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10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A射线杀死了K载体B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C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C基因突变能

6、人为地诱发产生12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相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13西红柿、孔雀草等生物材料曾随“神舟六号”在太空遨游,进行育种实验。太空育种的原理及优势是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A诱发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B诱发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和新的基因型C诱发染色体变异,产生新性状和新基因D诱发染色体变异,得到生育期短、产量高的新品种14(2011年杭州第一次质检)下表是苋菜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突变品

7、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和氨基酸所在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抗性品系CGT丙氨酸GGT脯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敏感品系CGA丙氨酸AGT丝氨酸AAG苯丙氨酸TTA天冬酰胺氨基酸位置227228229230A抗性品系有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B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U、CGAC抗性的产生是由于DNA上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D抗性基因与敏感基因之间有两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1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是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变化B基因重组与性状重组没有关系C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新类型对生物都是有利的D基因重组虽然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对生物进化

8、也是有利的16反兴奋剂工作在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基因兴奋剂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细胞癌变 D染色体变异17下列过程不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B有丝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D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18(2011年厦门高三质量检查)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19(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

9、学期期末)冬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冬小麦经过低温环境才能开花,这是由于幼苗感受低温刺激产生某种特殊蛋白质所致,该作用称为春化作用,高温、低氧、缺水等均可解除春化作用而导致冬小麦最终不能抽穗开花。请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春化作用导致特定蛋白质的产生,说明_。(2)某研究小组发现经过严寒之后,部分二倍体野生小麦突变成了四倍体小麦,合理的解释是_。突变后的四倍体小麦与二倍体野生小麦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并请简要说明理由_。(3)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

10、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统计后分析比较_。预期实验结果结论:如果_,则小麦早熟性状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_,则小麦早熟性状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1)春化作用(低温)激活了决定该蛋白质的基因(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2)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不是,与原品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2分)(3)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子代表现型为早熟和晚熟,比例为2:l(2分)子代表现型为早熟和晚熟,比例为3:l(2分)20(莱芜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

11、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砚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回答:(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原因是 。(2)A与a的本质区别是 。若要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 与 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3)结果预测与结论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护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如果Q和P

12、值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切为 性。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1)生长旺盛的部位细胞DNA复制旺盛 (2)碱基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 (3)X 显 X 隐 常 显21(聊城市五校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在一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产生的F1全为红眼果蝇,性别有雌有雄,现已知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W与w控制,且红眼对白眼为完全显性,请利用上述材料(即野生型红眼果蝇,突变型白眼雄果蝇,F1红眼果蝇),选择亲本,设计实验方案,只做二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眼与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只要求写出进行两代杂交所选亲本的来源及表现型,及预测最终杂交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1)、第一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第二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2)、实验结果预测 结论: 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