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74082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的关系昆曲发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大体存在紧密期、脱节期、探索期三个阶段。当昆曲大兴,风靡一时之际,昆曲本身即引领时代文化大潮,文化潮流中的新兴因子如能为昆曲所用,能使昆曲更紧贴时代,保持新鲜与生命力。昆曲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文化潮流之关系影响到了昆曲之命运。 一、紧密期此阶段从元末顾坚改进昆山腔一直到清代“花雅之争”前。这一时期是昆曲由兴起到发展再到全盛的上升期,也是与时代文化潮流关系密切的时期。昆曲以兼容并蓄、不断学习吸纳的态度对待流行事物,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奠定了在戏曲界的地位,本身也引领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潮流。首先是音乐。顾坚改革流行于

2、昆山的南曲,即昆山一带的里巷歌谣,这使得昆山腔既出于民间,又在一开始便与文人士大夫趣味联系在一起。其后魏良辅的改革对昆山腔的兴起,起了重大作用。他吸取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弋阳腔等地方戏曲的诸多长处,又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以及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形成了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新声。另外,乐器方面,魏良辅改昆山腔清唱形式,以笛、箫、笙、琵琶等为伴奏乐器,形成了昆山腔细腻优雅的特点。从昆山腔的兴起来看,它同时吸收了当时南方的民间流行乐曲和声腔的优点以及成熟的北曲之优点,又对当时的乐器善加利用,这是对当时流行的音乐文化的巧妙吸收运用。而昆山腔也善于吸纳新的曲调,将南北曲加以融合,创造

3、出南北和套的结构形式。这样,改革后的昆山腔引领潮流,形成“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人人争学昆山腔的情景。从文人角度考察昆山腔与时代文化潮流关系,明中后期文人参与戏曲活动,实现了昆曲与时代学术思潮的深层次融合。首先是文人写剧风气。最先用昆山腔写作传奇的是梁辰鱼,当时的梁辰鱼是戏曲界的热门人物,歌儿舞女,以没有得梁辰鱼亲授为不祥,他写作的浣纱记是当时士人、百姓关心的“昏君宠幸奸佞而误国”的题材,因而盛行于世,对昆山腔的发展繁盛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明代前期,文人写剧较少,明中后期文人戏曲创作广为盛行,昆山腔由于流行而颇受欢迎,所以文人的传奇创作多用昆山腔演出。明代后期,由于朝败、社会黑暗,东林党等反权奸、

4、市民暴动等事是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明代文人大胆用传奇这种形式创作了大量时事剧,这些时事剧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热点,也间接赋予昆曲关注现实的特征和更强的生命力。明代将程朱理学确立为官方统治哲学,明成祖还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天下,从科举应试到学校教育,内容都是以被明代统治者精心修改过的儒家经典为主,这也使理学走向僵化,由此反理学声音出现,心学大盛,有识之士高举“情”的大旗反对理学禁锢,如李卓吾、汤显祖等,反礼教、倡真情的传奇作品盛行,昆曲也就随之反映、宣传了心学思潮。明代后期到清初,文人贵族蓄养家班也是一种流行风气。由于昆山腔的流行,家班主要以唱昆曲为主,文人自己写剧并由家班排练,成为当时

5、之雅事。如李渔、阮大铖的家班都闻名一时。家班主人一般精通音乐,他们能亲自指导艺人,因此演员水平较高,进而促进了昆曲表演艺术的发展。其次,明代文人还喜好集会、喜好狎妓。每年文人都在苏州举办虎丘曲会,引来观者如云,这自然也提高了昆曲的影响力。明代文人狎妓风气,客观上使得一部分歌妓昆曲表演技艺高超,促进了昆曲在文人、歌妓间的流传发展。可见,昆曲的发展与明末清初文人贵族阶层流行的文化风气有很大关系,也形成了昆曲的文士化趣味、辞曲高雅等特点。在文人主导戏曲的明代,昆曲在上层社会流行,占据着戏曲的主流地位,在全国发展繁盛,但同时也埋下了衰落的根由。第三,从昆曲的适应性来看。昆曲的特点之一是载歌载舞,抒情性

6、强,武戏本非昆山腔表演所长,擅长武戏的是弋阳腔。昆山腔吸收了弋阳腔表演武戏传统,把武术杂技舞蹈化,融入昆山腔表演,使昆山腔武戏获得特殊发展。明代末叶,弋阳诸腔的传奇演出风行南北,生动的情节、热烈的场面吸引了广大观众,昆山腔传奇难以匹敌,于是明末清初的艺人通过演出实践,紧缩凝炼、删除枝节,又从剧中选出特别精彩的一出或数出,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供独立演出的短剧,由此“折子戏”诞生。“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剧本的缺陷,适应了当时社会审美趋势,增强了竞争力,给乾隆、嘉庆年间的昆曲演出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第四,昆山腔在舞台美术方面,也体现出与文化潮流之密切关系

7、。在服装方面,就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装的样式,经过艺术化加工,使其具有了“艺术化服装”特点。如明代中后期赐蟒极滥,各色人等,虽未获赐,也公然服蟒,戏场上也就仿制起来,解决了皇帝的服装问题;另外,明万历年间,顾绣流行四方,昆山腔服装,也采用顾绣作为装饰,使得其服装更具观赏性。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昆曲从兴起到繁盛期间,紧贴时代,善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而又保持着新鲜感和生命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二、脱节期从“花雅之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昆曲进入衰落萧条期,甚至一度濒临绝境。造成昆曲衰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跟上时代文化潮流属其一。首先,昆曲长期流行于上层社会,不断雅化,尤其是到了

8、清初,更是宫廷钟爱的戏曲形式,清政府甚至用打压花部独尊昆曲的方式来保障昆曲的地位。在昆曲适应上层社会雅士审美需求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失去了更广阔的民间市场,竞争力下降。昆曲的剧本,繁盛时期大都是文人为其量身定做的传奇,所以当清代这种文人主导戏曲的局面失去时,昆曲的剧本质量就没有了保证。清政府反对文人结社、不准文人抨击时政,实行残酷的文字狱,文人多留意科举无心词曲,兼受朴学思潮影响,剧本创作渐趋案头化而不适宜于演出,明末文人与昆曲的独特关系难以再建。不能从文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优秀剧本,普通人又艰于传奇创作,剧本的陈旧也就使得昆曲难以像以前一样紧跟时代。另一方面,当普通观众的审美趋向逐渐成为戏曲审美文

9、化的主流,昆曲受众范围的狭窄也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因素。昆曲曲词趋雅,普通百姓不易听懂,在有其他戏曲声腔可选择的情况下,观众自然不乐听昆曲。昆曲在此时期不再流行,成为难以适应时代变化、趋于僵化的百戏之祖。 清代“花雅之争”中雅部的失落传达出另一个信息,即花部乱弹诸腔的流行对昆曲产生竞争威胁。花部方兴未艾,从昆曲中汲取众多营养,而反过来,昆曲的成熟和雅化特征,使得它难以再从地方戏中吸取营养。因此花部各腔在此阶段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都要强于昆曲。民国时期话剧引进,文学界兴起中国旧剧和话剧之优劣比较的讨论,面对白话文的兴盛和新的戏剧形式的引入,昆曲生存处境更为尴尬。所幸的是,喜爱昆曲的人一直存在,如吴梅、俞

10、振飞等言传身教,昆剧传习所培养了四十多位优秀昆曲表演艺术家,仙霓社和国风苏剧团的努力演出等等,都对昆曲的保护和传承起了重大作用。三、探索期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演员身份地位迅速提高,不再被称为戏子,相关文艺政策对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无疑为濒临绝境的昆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这一背景下,1956年的昆剧十五贯演出救活了昆曲。十五贯的主题切合了当时反官僚主义的时代主题,体现了昆曲曾经有过的关注现实的特色。到改革开放前,昆曲界培养出了大量的昆曲演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对昆曲未来道路的探索更多地体现在改革开放后。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昆曲呈现出了良性化发展的局面,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就与时代文化思

11、潮关系而言,有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注意。首先是昆曲的回暖处于传统文化热潮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自身迅速发展,伴随着民族自豪感渐渐兴起的是一股遍及全球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这股热潮反映在诸多方面。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因而引起各界关注,其保护与传承也因此成为热点,时代为昆曲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其次,当代社会处于艺术形式多样化、审美多元化时期。电视、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与戏曲争夺观众市场,竞争激烈。昆曲在如何保持自己独特个性同时,如何与其他流行艺术相竞争、保证自己的观众市场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如何保护和传承昆曲,昆曲界形成

12、两种意见,一种是保持昆曲现有品貌,不能用改变来迎合当今流行趋势,认为昆曲“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另一种则是认为昆曲应当适应时代需求,融入现代手段,继续发展下去,这就产生“是让观众适应昆曲还是让昆曲适应观众”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推广、发扬昆曲的人有许多新尝试。一是各个昆剧团改编了许多昆曲剧目,融入现代元素、流行元素,力图使昆曲焕发活力,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二是两个方向的努力和尝试。以白先勇和张军两个典型人物为例,白先勇打造的牡丹亭,运用了一些现代手段,并且在校园大获成功,他二十年致力于推广昆曲,认为昆曲文学性很高,欣赏层面主要是知识分子,故而认为应该着力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昆曲要多到

13、大专院校表演。另一方面,昆曲演员张军曾与流行歌手王力宏合作过在梅边,也演唱过我的M50,将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与最现代的流行说唱乐rap进行“嫁接”,是一种“走出去”的大胆推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昆曲界“保护”与“发展”昆曲的两种倾向,故而也带有了如何处理昆曲与时代文化潮流关系的探索意味。追溯昆曲与文化潮流的关系史,实际上是通过了解昆曲在形成与发展的各个时期对社会文化潮流的认同度与参与度这一视角来整体看待昆曲发展与时代、社会变迁之关系,借鉴历史经验与教训,为昆曲的传承与革新进行有益探索。艺术的生命力与时代紧紧相连,能与时代共鸣,也就能获得顽强的生命力。于今而言,昆曲之“雅”是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个性,而要传承、发展又不可避免地需要走向市场,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始终视自身为“遗产”。昆曲曾经在剧作内容和音乐、服装、表演等多方面建立与时代文化潮流的有益联系,其尝试也值得今天借鉴与思考。(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