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73415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得分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2.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3.关于0 0C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 0C的冰一定会熔化B.0 0C的冰在吸热

2、时会熔化C.0 0C的冰在吸热时温度会升高D.0 0C的冰是非晶体4.“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发生了反射现象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100,则反向角也增加100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0,反射角为600D.入射角为0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6.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则折射角( )A.仍保持不变 B.将逐渐减小C.将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将逐渐增大,并有可能大于入射角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

3、现象的是( )A.用不同颜料能调配出其他不同的颜色B.不同色光混合后能得到新的色光C.七色光通过三梭镜后复合成白光D.白光通过三梭镜后分解成七色光8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9.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d C.c D.a、b、c、d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

4、的虚像D.无像11.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2.如左下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13.用

5、如右上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6、)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1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得 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7.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 。18.声音在真空中 (填“能”或“不能”)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19.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

7、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第二次响声是声音通过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20.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现象,后者是光的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填“实像”或“虚像”)21.高1.7m的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则镜内的像与人的距离是 m,人向镜面走近0.5 m时,则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像高是 m。2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镜头。23.左下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眼(选

8、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_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如右上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25.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乙) ,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这时,若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则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需将光屏(选填“

9、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不动”)。26.如左下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7.如右上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是折射光线,入射角等于_。28.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 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 为参照物。三、作图题(2分+3分+2分+3分=10分)29.如左下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

10、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0.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右上图中由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的光线31.如左下图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32.如右上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三、简答题(3分)33.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或中午或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答:当时是 ;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他的身体左侧是太阳升起的东方,此时太阳在 ,由于光 被不透明的身体挡住而使影子成在身体左侧。得

11、分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5分)34.利用左下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内(2)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35.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12、的像完全重合,如上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同时也能观察到_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 的关系。(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5)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

13、板的距离 。3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当把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的中央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为了探究投影仪成像的原理,把蜡烛放在正确位置后,应该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使它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cm。(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 ,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只将蜡烛向移动。五、计算应用题(8分+6分14分)注意: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37.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请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2)广州到肇庆,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3)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8.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后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车距前面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