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97327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电子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望岳一、默写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 、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

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

3、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春望一、默写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

4、”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 “破”“深”二字的表达效果。8.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11.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

5、”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12、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

6、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石壕吏一、默写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4. 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5.对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归园田居一、默写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愿望或理想?(主旨、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