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268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月考高一学年历史试卷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周朝王室的衰落B. 礼乐制度的崩溃C. 铁犁牛耕的出现D. 宗法关系的疏远【答案】C【解析】材料指的是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的衰落是这种状况的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礼乐制度的崩溃是制度遭到破坏的表现,出现“礼乐自诸侯出”的局面故B错误;之所以会

2、出现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的情形,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牛耕的出现,故C正确;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不会造成关系的疏远,故D错误;故选C。2. 古代中国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颁布均田令,给农民分配露田、桑田;唐贞观年间,统治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明清统治者减免赋税、官府提供耕牛和种子。上述史实说明A. 统治者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 推行均田制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C. 重视农业是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 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答案】D【解析】古代封建统治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不可能和农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故A错误;农业发展的根本原

3、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农民的辛勤劳动,故B错误;古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会主动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故C错误;由于自耕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的税收的主要来源,自耕农是封建王朝稳固政权的基础,故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贤明的统治者都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的根本目的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A. 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

4、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放弃或松动,排除A、C;D项是发生的近代中国,排除。由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达,向西方大量出口,故会出现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的现象,故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高度发达【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官营手工业、私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

5、,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4)到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5)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和产品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制约。4.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制瓷业发达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反映了当时流动人口众多,故正确;“瓷

6、镇(景德镇)”反映了当时制瓷业发达,故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错误;“瓷镇(景德镇)上佣工”说明雇佣关系形成,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制瓷业雇佣关系形成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南宋时,杭州城市各街巷,到处散布有茶坊、酒肆、面店、财帛、绒线、酒酱、粮米等商店,所售货品极为丰富繁多,商贩顾客往来不绝。大商店的交易额更是惊人,“如遇买卖,动以万数”

7、,“又有府第富豪之家质库,城内外不下数十处,收解以千万计”。材料主要表明当时的杭州A. 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B. 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C. 商业活动已经不受政府的监督D. 商业兼并之风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即政治中心,因此政治色彩已经消失殆尽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从材料“各街巷散布各类商店,商品种类丰富,交易额巨大”等信息可知宋代杭州商业发展的特点是已经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非常发达,因此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政府与城市商业活动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只是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督,因此

8、排除C项。材料中信息无法体现商业兼并之风盛行,可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6.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 民贵君轻B. 重农抑商C. 施行仁政D. 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主张要将农民约束在土地之上,这样社会才会安定。这是重农抑商的理论依据。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信息,排除A;施行仁政和题意无关,排除C;闭关锁国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D。是考点:中国古代

9、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7.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 强化了海禁政策B. 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 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D. 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描述了明政府对王直等海商集团的打击是明代海禁政策的一种表现,解题时需要注意“最深远影响”这个关键点。AB是直接影响而不是深远的;C应该是明打

10、击王直集团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明海禁政策的深远影响应该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而D是正确的。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名师点睛】明朝以前,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的,其主要表现为政治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由此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交流和发展。明清时期,中国与外来

11、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8. 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是A. 葡萄牙和西班牙B. 法国和西班牙C. 荷兰和英国D. 法国和英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15世纪末”“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可以判断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故A项正确;荷兰、法国、英国都是后起的殖民国家,故BCD项都是错误的。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9.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12、”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B. 新航路的开辟C. 郑和下西洋D.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以获利为目的的对外贸易活动,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贸易,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它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外交明代的外交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目的10.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

13、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 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C. 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 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可以看出C正确。A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排除;B的说法不合史实;D没有全面反映材料,故排除B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1. 时人记载:“今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

14、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 家庭手工业破产C. 松、太棉纺织水平下降D. 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应该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的土布销量大减,而洋布大卖,可以看出外国商品对中国传统手工业构成严重冲击,故选B;材料只是讲松太地区的土布销量下降,并没有讲质量下降,排除C;材料只反映出松太地区的不是价格,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棉纺织品所有的价格,排除D。12. 下图是19121921年

1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大增,当时处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时期,由于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良机,故A正确;辛亥革命的胜利,属于国内政治方面的原因,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最主要原因,故B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碍,民国政府的政策不属于最主要原因,且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不能解释1921年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大增的原因,故C错误;反帝爱国运动属于人民群众的推动,也不是最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观察分析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可以发现: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大增。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