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972659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决定决定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学案 课题 1 金刚石 石墨 C60 一 碳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物理性质金刚石石墨C60 外观无色透明 的固体深灰色的状固体 形状像足球光泽有光泽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不导电 具有 优良的导电性 硬度 天然界 最硬 的物质 很软 很脆 用途作钻石 切割玻璃 金属等 作钻头作铅笔芯 电极 电刷 润滑剂超导方面 拓展 1 同一种元素能否形成不同的单质 能 例如 O2和 O3 红磷和白磷 金刚石 石墨 C60 以上这 些物质称为同素异形体 2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但不可能是 化合物 因化合物最少要2 种元 素组成 3 金刚石 石

2、墨 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其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空间网状结构空间层状结构足球形状 4 结构 性质 用途的关系 结构性质用途 5 对 C60 的认识 C60属于单质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60 720 C60这种物质由C60分子构成 1 个 C60分子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 二 木炭 焦炭 活性炭 炭黑 主要成份 碳单质 木炭活性炭 结构 疏松多孔疏松多孔 性质 吸附性吸附性 用途 吸附色素 异味 吸附毒气 脱色 净水 吸附装修产生的有害 气体 备注 1 木炭 活性炭等属于 混合物 主要成分 碳单质 2 碳 与 炭 的区别 碳 用于表示碳元素 碳原子或一些含碳化合物 如一氧化

3、碳等 炭 用 于表示一些含碳单质的混合物 3 木炭和活性炭的 吸附性 属于 物理性质 木炭等吸附色素或异味的过程属于 物理变化 过程 4 注意 记忆实验6 1 的实验现象 红色逐渐变浅 2 三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总体归纳 1 常温下 具有稳定性 2 高温条件下 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 常温下 碳具有稳定性 1 碳的化学性质为什么比较稳定 因为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 个 既不容易 得电子 也不容易 失去电子 2 用途 书法家用墨书写 绘画等就是利用了碳的 常温下 具有稳定性 二 高温条件下 具有 可燃性 1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 O2 CO2 O2充足 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

4、方程式 2C O2 2CO O2不足 2 用途 利用碳具有可燃性 可作 燃料 3 碳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讨论 当氧气的质量比 3 4 时 产物只有一氧化碳 当氧气的质量比 3 8 时 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当氧气的质量比 3 8 时 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 当氧气的质量比位于3 8 3 4 之间时 产物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三 高温条件下 具有 还原性 碳 金属氧化物金属 二氧化碳 掌握重要实验 实验6 2 木炭还原氧化铜 5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 再移开酒精灯的目的 防止试管中的液体倒流 炸裂试管 移出导管后 并用夹子夹住导气管的目的 防止空气进入 将生成的高温的铜氧化

5、成氧化铜 6 该实验中 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 CO2 Ca OH 2 CaCO3 H2O C2H5OH 3O2 2CO2 3H2O 写出焦炭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 2Fe 2O3 4Fe 3CO2 氧化铁的颜色 红色或红棕色 写出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C CO2 2CO 应用 唯一的吸热反应 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的唯一方法 可用于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气体 方法 将CO和 CO2的混合气体通过高温的碳 四 氧化还原反应 不属于基本反应 与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1 概念 含氧化合物中的 氧 被夺去的反应 叫做还原反应 2 氧化剂 还原剂 失去氧元素的含氧化合物 具有 氧化

6、性 常做 氧化剂 点燃 点燃 点 燃 高温 高温 3 0 2 4 0 得到氧元素的物质 具有 还原性 常做 还原剂 3 高中衔接点 C 2CuO 2Cu CO2 注意 观察元素化合价变化 规律 反应前后C元素的化合价从0 价 4 价 化合价升高 因此碳做 还原剂 反应前后Cu元素的化合价从 2 价 0 价 化合价升高 因此碳做 氧化剂 该反应中 有的元素化合价升高 如 C 有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如 Cu 有的元素化合价保持 不变 如 O 4 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别和联系 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含氧化 合物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有氧元素且是化合物 氧化物满足3 个条件

7、 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且只能有两种元 素 课题 2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2 反应原理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注意 氯化钙 碳酸钙化学式书写 3 制取装置 1 制取装置包括 发生装置 和 收集装置 两部分 2 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由 反应物状态 和 反应条件 两个因素决定 初中常见的发生装置有两种类型 固固加热型 和 固液不热型 3 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由 气体密度 和 气体溶解性 等因素决定 初中常见的收集装置有 A 排水法 适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B 向上排空法 适合收集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C 向下排空法

8、 适合收集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归纳 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有 O2 CO CH4 H2等 优点 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 高温 4 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的气体 O2 CO2等 优点 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 可用向下排空法收集的气体 CH4 H2等 CO有毒不能用排空方收集 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 固液不热型 向上排空法的组合 4 实验步骤 连 查 装 收 气密性检查 液封法 将导管一端堵住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 若在长颈漏斗中能形成水 柱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长颈漏斗的管脚一定要伸入到 液面以下 目的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跑掉 插入橡皮上的导管伸入不宜 伸入太长 不利于气体导出 长颈漏 斗作

9、用 添加液体药品 优点 可控制反应的进行 分液漏斗的优点 可控制反应的进行 和 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见上图3 5 检验 CO2方法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中 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 CO2 Ca OH 2 CaCO3 H2O 注 碳酸钙为白色沉淀 若要清洗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色物质 用 稀盐酸 6 验满方法 将 燃烧的木条 伸入到集气瓶 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二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 写出化学方程式 CaCO3 CaO CO2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 二氧化碳 CO2 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

10、无味的气体 密度 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注意 2 个实验 实验6 3 和实验 6 4 记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a 倾倒二氧化碳实验 实验现象 蜡烛自上而下的熄灭 结论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大 还说明二氧化碳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 干冰 干冰的实质 固态二氧化碳 化学式 CO2 干冰的性质 易升华 物性 用途有 制冷剂 人工降雨 冷藏保鲜 冷藏运输 等 区分 干冰 和 冰 高温 5 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一般情况下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利用此性质 用于 灭火 2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生成 碳酸 写出

1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 H2O H 2CO3 实验 6 5 解析 a 紫色石蕊 遇到酸会由 紫色 变成 红色 b 石蕊小花喷水 石蕊小花放入干燥二氧化碳中的实验 其目的在于与后面实验形成 对照实验 排除 CO2 H2O对实验的影响 c 对变红的小花加热 红色小花变成 紫色 说明碳酸不稳定 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H2CO3 CO 2 H2O 注意 紫色石蕊溶液可用于区分CO2和 CO 3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生成 碳酸钙 和 水 反应原理 CO2 Ca OH 2 CaCO3 H2O 应用 检验CO2气体 仿写 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O2 2NaOH Na2CO3 H2

12、O 应用 吸收CO2气体 4 高温条件下 二氧化碳能与 碳 反应 生成 一氧化碳 2C CO2 2CO 4 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危害 1 用途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灭火 化工原料 气体肥料 其中 灭火 既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危害 二氧化碳本身 无毒 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 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在人群密集的 地方应该注意通风 二 温室效应 1 概念 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 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这种现象叫做温 室效应 2 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表平均温度是 15 3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有 二氧化碳 臭氧 甲烷 氟氯代烷等 4 碳循环

13、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 二氧化碳 而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却吸收并 且放出 氧气 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 相对稳定的 5 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 工业发展 森林减少 等 6 危害 略 见 120 页 7 防止温室效应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 二氧化碳 排放量 具体措施有 略 8 倡导 低碳 生活中的 低碳 是指 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三 一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略小于空气 难溶于水 注意 收集一氧化碳只能用 排水法 不能用 向下排空法 因一氧化碳密度与空气比较接近且 有毒 高温 6 2 化学性质 A 一氧化碳具有 可燃性 用途 作

14、燃料 燃烧现象 产生 蓝色 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O O2 2CO2 注意 点燃前先验纯 B 一氧化碳具有 毒性 能与人体血液中的 血红蛋白 结合 造成生物体缺氧 C 一氧化碳具有 还原性 能与 氧化铜 反应 生成 铜 和 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CuO Cu CO 2 主要现象是 黑色 固体 变成 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装置图 C处进行尾气处理 实验步骤 实验开始时 先通入CO 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目的 排尽空气 防止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时 先移开酒精灯 待玻璃管冷却后 再停止通入CO 目的 防止高温的铜与氧气反应 四 综合 气体鉴别 1 如何鉴别氢气 一氧化碳 鉴别方法 2 如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鉴别方法 3 如何鉴别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鉴别方法 五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1 选用试剂 稀盐酸 和 澄清石灰水 2 具体方法 向要检验的样品中先加入 稀盐酸 如果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则证明该 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3 原理 样品 稀盐酸 碳酸 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 点 燃 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