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 课《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liuy****jie 文档编号:12972012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 课《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 课《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 课《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一、填空1.(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 )。3. 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地球出现了( )、( )和( )等问题。4.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 )、( )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5. 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 )。6.人与自然是(

2、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 )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7.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 ),把蔚蓝还给( ),把清澈留给( )。二、判断对错:1.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 )2.20世纪80年代,英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 ( )3.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 )4.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 )5.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冷。 (

3、 )6.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 )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三、连线:1.将下列这些环境问题与其危害连起来。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沙漠在悄然扩大2. 将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包括的内容连起来。产品的清洁生产 生物能 循环经济 太阳能废物的高效回收 风能 水能 清洁能源 资源的循环利用四问答1.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排放未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鱼虾中毒人生病2.为什么说里约奥

4、运会的奖牌为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3.你知道哪些新能源?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人类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五、社会实践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2.结合现实生活,制订几条爱护地球的班级环保公约。第四课参考答案:一、 填空:1、地球 2、自然环境 3、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 签订协定 制定法律 环境保护5、巴黎协定 6、生命共同体 清洁能源 循环经济 7、森林 海洋 天空二、判断:1-7 对 错 错 对 错 对 对三、连线:略四、问答1.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汞),排到了海湾中,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导致鱼虾中毒

5、,人又吃了鱼虾,致使使食用鱼虾的人生病。2.金牌中的黄金在提炼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水银;银是从回收旧镜面和废弃X光片中提取而来;银牌和铜牌有30%的成份采用了可回收材料;奖牌挂带中的塑料成份有一半来自回收塑料瓶。3、新能源有:太阳能发电、海浪发电、电热发电、风能发电等主要特点:1)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2)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小;4)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5)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对持续供能不利;6)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意义: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形成困难,燃烧也会污染环境,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可以环保节能。五、生活实践1、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家与父母一起做好垃圾分类;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和每一滴水。2、班级环保公约:爱护花草树木;动员大家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向环保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卫士;发现伤害地球的行为积极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