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学案选修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1785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平邑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学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平邑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学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平邑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学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平邑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工程学案选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生态工程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2.生态工程的实例预习探究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 ,达到 的同步发展。2.特点: 、多效益、 的工程体系。3.基本原理(1)物质 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 、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 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 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 等系统的影响力。(5) 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4.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

2、示:使我们认识到人与 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 效益的结合。课堂探究1.如图为生态工程的相关原理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 以上两图所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2)以下几种做法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引种考虑适应环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生活问题。2.如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图中的废弃物合理利用能体

3、现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生态工程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什么? (3)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请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当堂达标1.“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D.由于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

4、率2.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选项有关实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3.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由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协调与平衡

5、原理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5.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6.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

6、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7.如图是苏南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该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该人工湿地的构建充分运用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的原理8.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 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 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9.“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

7、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 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分解者 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 D.该模式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等生态工程原理10.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_。(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等特点。(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

8、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们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11.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得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和_原理。(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池的制作如右图所示。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生产过程中物质循环的方向。如果将“

9、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3)根据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12.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至少2个)。(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