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2971551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文章教学幻灯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培计划下的师范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处理对策以XXX大学08届师范生为例一、 实习生所面临的困境1. 自身的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问题1) 自身对教师的职业兴趣的明确度问题2) 教师技能的掌握程度2. 实习基地学校(多为农村学校)的选择问题1) 校方硬性配置 由“遴选”变为强行规定2) 选择学校时存在的内部潜规则操作3. 实习学校师生的适应问题1) 农村学生存在抵触心理,不配合实习教学工作2) 当地学校职工沟通合作存在问题(尤其是与指导老师的合作关系不融洽时易产生问题)3) 当地学校的配合程度4. 国培与自主实习存在的不同所引发的问题1) 实习学校环境不能自主选择2) 与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等有

2、时间冲突5. 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1) 经费支出庞大2) 安全保障存在隐患二、 处理对策1. 做好心理准备,提升自身能力2. 配置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3. 尽量公正公平,注重利益协调4. 做好实习前的工作,妥善安置实习生5. 建立机制,保障实习生的需求6. 各方配套支持,保障实习经费师范生顶岗实习的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兼谈对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施的思考【摘 要】师范生顶岗实习是“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置换脱产研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实施管理指导的现实困境有:校政协调成推诿、对象遴选靠施压、学生安全隐患多、实习岗位到位难、实习指导质量低、变相抵触学校有。为破解困境,达成项目实施目

3、的,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转变观念,促进校政通力合作;配套支持,保障实习管理指导经费;看碟下菜,按需规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建立机制,引领师范生的实习需求;立足全局,统筹配置实习指导教师。【关键词】“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顶岗实习;困境;对策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承担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任务的高师院校,要组织师范生到农村顶岗实习,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参加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中西部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师范生

4、顶岗实习,与传统意义下的教育见习实习相比,实习时间长,实践更加充分、全面,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程度更大。第二,既可以为农村中小学提供师资,带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可以对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难题,需要一一加以解决。否则,师范生顶岗实习及置换脱产研修的实施成效将大打折扣,甚至会受到“劳民伤财”的责难。一、顶岗实习的现实困境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一个整体工程。不论是脱产研修,还是顶岗实习,承办项目的高师院校都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否则,只能出现低效的结果。但是,由于管理渠

5、道不同,各自一方天空,“政”(教育行政部门)“校”(高师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业务”上的隔膜,“情感”上的淡薄,使得顶岗实习组织落实起来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而脱产研修的实施,由于派出中小学校的不支持,也出现部分学员报到延迟、中途请假、提前返校和不参加培训等情况。调研发现,在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管理指导方面,面临着以下现实困境:(一)校政协调成推诿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的背景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培计划”,为“国培计划”实施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给予了应有的支持。但教育行政部门与承担“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任务的高师院校之间,由于之前的沟通交流不够,在师范生顶岗

6、实习工作运行上,暴露出相互推诿的现状,聚焦在定位不明确(如权责主体)、管理责任重(如实习生安全)和保障无政策(如项目经费)三个方面。(二)对象遴选靠施压顶岗实习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师范生自愿参加,真正愿意通过顶岗实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应届师范毕业生绝大多数的主体精力在为继续学习(读研)和就业做准备上,拒绝参加顶岗实习不仅是学生自身的动机,更是受到其家长和教师的支持。这样,真正愿意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少之又少。为此,为了完成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任务,承担项目的高师院校不得不在对象遴选上“变味”,用学校“规章”和毕业“规定”来迫使学生参加。(三)学生安全隐患多现在的师范生都是“90后”,多

7、数是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尤为突出。农村中小学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食宿无法与高师院校一样方便和有安全保障条件。根据项目要求,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应到农村中小学工作36个月,不仅学生难以适应,而且高师院校的教师不放心,特别是家长极为不安,尤其是女生家长。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社会问题。而农村中小学为了实习生安全,进行专门建设和配置,也实在不太可能。(四)实习岗位到位难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是顶岗实习生的主要任务。基于确保教学质量(在以学生成绩为学校和教师绩效考评主要指标的当下),接受顶岗实习生的学校在岗位安排上,参训教师原先的岗位不可能安排实习生顶替。顶岗实习生常被实习学校安排教学非升考

8、学科,如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不安排担任班主任,甚至只能够帮助有的教师批改作业和试卷。学科不对应,班级管理无实习,当“助教”,是实习学校对顶岗实习生的基本“待遇”。(五)实习指导质量低“双导师制”是教育实习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一方面,高师院校派出师范生顶岗实习,必须选派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和管理。但是,由于参训的中小学教师分散导致顶岗实习生分散,即便以县相对集中,高师院校也无法足额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而确保实习指导教师熟悉中小学教学就更加困难,几乎难以实现。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生在农村中小学实习,由于教学任务重,即便实习学校配备了实践指导教师,也因精力有限难保其指导到位。(六)变相抵触

9、学校参加脱产研修的对象是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不少是毕业年级的考试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学科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他们参加置换研修势必打乱正常的教育教学安排,学生家长也必然有意见。由于学校压力很大,便阻挠教师参训,或用绩效考评(如扣绩效工资)方式,或与聘任考核挂钩(如不在岗教学不得评为“优秀”),或通过家长“诉请求”“做工作”,导致没有教师自愿报名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学校便理直气壮地不接受顶岗实习生。二、破解难题的对策思考2011年1月4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意见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

10、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可见,置换脱产研修作为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必须予以落实。因此,需要直面师范生顶岗实习的现实困境,寻求破解难题的可行对策,为深入推进和有效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及置换脱产研修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一)转变观念,促进校政通力合作首先,高师院校要把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落脚点,确立自身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上的主体地位,管理者和教师要走下“象牙塔”、走出“书斋”,走进中

11、小学校、走近农村中小学教师、走进课堂、走近中小学生,在农村学校发展和中小学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真正起到专业引领和资源支持作用,通过“有为”实现“有位”,通过“对话”建立“亲情”,促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与自己成为“专业伙伴”关系。在建立“专业伙伴”关系前提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与高师院校密切联系,主动寻求解决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获取专业支持,共建教师培训平台和课程资源等,使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能够跟进并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急教育均衡发展之急,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之需,真正成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参谋部”和“智库”、“校长之家”和“教师之家”。这样,

12、增添了“政”的底气,更建立起其专业归属感。“校”“政”通力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转变观念,将师范生顶岗实习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习生管理和实践指导工作,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和安全,帮助实习生健康成长。(二)配套支持,保障实习管理指导经费“国培计划”专项经费重点用在项目承办院校和机构组织实施项目培训方面,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没有得到相应的配套经费,致使出现应付敷衍现象。特别是顶岗实习,为了保障实习生的生活条件,确保实习生人身安全,提高实践指导质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付出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精力,还必须在有限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支付一定的顶岗实习食宿

13、安排、组织管理和实践指导费用等。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的积极性,管理和指导不到位情况就难以消除。农村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和师范生顶岗实习,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地方财政部门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为师范生顶岗实习配套相应的经费予以支持,使实习生食宿安排费用、组织管理费用和实践指导费用等得以切实落实。需要强调的是,顶岗实习配套经费的落实只是前提,把经费管好、用好则是关键。否则,就起不到保障作用。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

14、财政部门要加强经费监管,规范预算、监督、评估、决算和审计等环节。其中,对顶岗实习的绩效评估应成为主要手段之一。(三)看碟下菜,按需规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按需施训是“国培计划”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仅指培训内容方式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也应该包括培训对象的遴选在内。如果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在对象遴选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顶岗实习岗位的需求,势必导致“实习学生下不去,参训教师上不来”的情况。这是上述“实习岗位到位难”和“变相抵触学校有”的主要原因之一。“看碟下菜”就需要省级师训部门做好充分的调研,促进“校”“政”间的密切合作,做好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培训对象与顶岗实习岗位的“对接”。也就是说,要根据地方教育行

15、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需求,确定顶岗实习的学段、学科和人数等,“缺什么送什么,差多少派多少”,并据此设计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施方案,将参训教师和实习生落实到具体学校和具体岗位。这样,可以保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规划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效杜绝“实习岗位到位难”和“变相抵触学校有”,保证参训教师能够安心学习和实习生能够本岗实践。值得提醒的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立足县域,统筹规划顶岗实习的学段、学科和人数,切不可一一对应地简单处理(实习生顶参训教师)。基于相对集中、方便管理、注重质量、确保安全的考虑,不宜将顶岗实习生分散到教学条件较差和师资水平较低的学校;要为实习生配备高质量的实践指导教师,以确保实习效果,保

16、证实习班级和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黄佑生在“国培计划”导向应体现在哪儿中提出的“两次置换、统筹调配和管理”办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四)建立机制,引领师范生的实习需求师范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进一步促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强化教育实习实践环节,推行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要点还指出,2011年将积极推进地方院校扩大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持续推进“特岗计划”,继续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点为落实“国培计划”,尤其是为建立师范生顶岗实习长效机制提供了政策支持。高师院校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在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必修课程的同时,对顶岗实习生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