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71542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新津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津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幼苗进行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幼苗会向光生长B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细胞生长有相似的效应D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2006年,浙江海宁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做农药,对晚稻治虫。结果短短一个月这些晚稻疯长到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B. 晚稻疯长,主要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分裂C. 晚稻不结实

2、,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D. 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3、 蚕豆和辣椒都要靠昆虫传粉,上述两种植物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农民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正确的是( )A. 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影响不大B. 辣椒形成无子果实,产量影响不大;蚕豆形成无子果实,产量大幅下降C. 两植物都能形成无子果实,产量下降都很大D. 辣椒形成无子果实,产量影响不大;蚕豆不能形成无子果实4、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 B. C. D.5、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

3、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均明显弯曲向上生长;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 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6、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7、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

4、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的植株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9、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 运用标志重捕法

5、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该相等,而与标记状况、性别和年龄无关D. 对酵母菌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种群密度10、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记名计算法1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若标记使得田鼠更容易被捕食,则真实种群密度估算值( )A. 高于100只/hm2 B.低于1

6、00只/hm2 C.高于50只/hm2 D.低于50只/hm212、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 )Am2T Bm220 C2T/20 Dm23T13、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II,出生率如曲线I,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增长,c点之后呈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c点C.C点时期种群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K值)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14、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

7、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15、对海洋岩礁上的藻类植物调查时发现,一般在浅水处生长着绿藻,稍深处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则以红藻为主。直接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海水含盐量 D海水含氧量16、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

8、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图2为(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A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B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C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和死亡率相当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17、“蝉吸吮树的汁液,羊咀嚼树的枝叶”。这句换体现的种间关系有( )A. 只有捕食关系 B.寄生、捕食和竞争关系 C.只有寄生关系 D.捕食、竞争和共生关系18、环境条件变差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A. 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 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 D.

9、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1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 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2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 21、如右图中曲线1和2分别代表物种1和物

10、种2的耐热范围,在什么温度下物种2竞争过物种1( )A温度在t1以下 B温度在t1t2范围内C温度在t2以上 D温度变化幅度很大22、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样时先用花铲拨去3-5深浮土,再用取样器取样B采集时,体型小的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C观察时,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最好用放大镜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以用目测估计法23、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豚草

11、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该地区植物的个体数量可能增加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24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食物链“甲丙乙丁辛”是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25、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

12、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26、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石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发生的演替不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乙地不能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的出现在乙地的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27、 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B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细菌大多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D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必要的生物成分28、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

13、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A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 C种内互助 D种间互助29、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30、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最高营养级属于第五营养级C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D乙的数量减少,则戊获得的能量也会减少31、图a、b分别是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三个营养级组成C图b可表示能量金字塔,也可表示个体数量金字

14、塔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图a 图b3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少增加( )A31G/400 BG/325 C G/50 D4G/1253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3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