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一生物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70551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高一生物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吉林高一生物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高一生物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高一生物期末考试.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 杂交、杂交B. 杂交、测交C. 自交、自交D. 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为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

2、自交法最简便,省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下列生理功能与RNA功能无关的是A. 催化细胞内的某些生化反应B. 转运氨基酸C. 作为模板,可逆转录形成DNAD. 携带着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RNA可以作为催化剂催化细胞内的某些生化反应,A项正确;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可以搬运氨基酸,B项正确;某些病毒如HIV为逆转录病毒,可以在宿主细胞内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C项正确;具有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故RNA不能携带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

3、,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RNA的相关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A. 黄绿、圆皱B. 黄圆、圆皱C. 黄绿、绿圆D. 黄皱、绿圆【答案】D【解析】4.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乙细胞内含四个染色体组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 甲与丙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据图可知,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

4、向细胞两极运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内含四个染色体组,A正确;B. 根据丙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乙、丙细胞可以来自雄性动物的性腺,B错误;C、甲与丙中均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D、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睛】“三看法”判断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5.如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分别是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B.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C. 受精作用、

5、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加数目的主要方式。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详解】高等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恢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合子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发育为新个体,图中、分别是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故选C。6. 线粒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中,复制和转录是在细胞的何处进行 ( )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线粒体D. 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线粒体中的基因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

6、程均在线粒体内进行,所以C选项正确。【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7.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人的身高与体重B. 兔的长毛与短毛C. 猫的白毛与蓝眼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人的身高与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相对性状的概念,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猫的白毛与蓝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棉花的长绒和细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8. 下列

7、属于杂合子的是( )A. AAB. AaC. aaD. aa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纯合子是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A、C、D;杂合子是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Aa;故选B。考点:纯合子和杂合子。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9.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 1/2B. 1/4C. 1/8D. 1/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一个褐

8、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则该女人的基因型为Aa;生下蓝眼女孩的=1/21/2=1/4;选B。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 9:3:3:lB. 1:l:1:1C. 3:l:3:1D. 3:1【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一般的自由组合问题,可先对每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进行分析,然后按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组合。【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考虑A、a的遗传,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考虑B、b的遗传,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现型比例是

9、3:l:3:1。故选C。11.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 )A. 三黑一白B. 全部黑色C. 二黑二白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分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出现3:1性状分离比,是建立在子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的数学统计比例。【详解】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由于子代数量太少,因此,4只鼠仔的毛色可能是三黑一白,也可能是全部黑色,也可能二黑二白,也可能全部白色。故选D项。12.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 同源染色体联会C. 有纺锤体形成D. 着丝点分开【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

10、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明确减数分裂两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A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存在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体形成的现象,A项、C项不符合题意;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这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B项符合题意;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存在着丝点分开现象,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主要特征速记:(1)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2)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1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 性别受性染色体

11、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 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D.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答案】C【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D错误。【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名师点睛】此类题目关键要知道以下知识点:(1)性染色体上的因不一定都可以控制

12、性别。(2)体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3)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14.在下列4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 (1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 1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 )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

13、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C、由于该遗传系谱中女患者的父亲、母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

14、于X染色体上,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判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5.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1:1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这一种;雄性的性染色体为XY,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用下图表示可知:P: XY XX 配子: 1/2X 和 1/2Y 1X后代: 1/2XY(男性) 1/2XX(女性)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答案选C。考点:考查性别决定的知识。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16.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 )A. DNA连接酶B. DNA酶C. DNA解旋酶D. DNA聚合酶【答案】D【解析】【分析】与DNA分子相关的酶:【详解】A、DNA连接酶被用于将两DNA黏性末端间的缝隙连接起来,常用于基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