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988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国共十对峙.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 1937 国内总体特征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A 军事 反革命 围剿 反 围剿 B 经济 官僚资本 新民主主义经济 C 政权 南京国民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 1937 国内总体特征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总体上 两对矛盾中以国共两党的国内阶级矛盾为主 但随着日本侵华程度的加深 中日民族矛盾地位上升1931年九一八事变 使民族矛盾上升1935年华北事变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 1937 国内总体特征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中日民族矛盾

2、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合作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A 依靠共产国际帮助和指示 独立解决问题 B 照搬苏俄模式 城市中心论 走自己的路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C 反蒋抗日 联蒋抗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 1937 国内总体特征 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合作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国际总体特征 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 经济大危机 新世界大战 中国 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材料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 中国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 党员由大革

3、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 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 全国有组织的工人则由300多万下降到3万 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 摘自 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 材料表明大革命时期革命力量受到怎样摧残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 坚持城市中心论 照搬苏联经验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探索 独立领导武装起义 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中共吸取大革命失败教训 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掌握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3 概况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 为挽救革命 目的 为什么武装起义的地点要选在南昌 1 南昌及江西有较多的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队 2 国民党反动力量在此较为薄弱 3

4、 工农运动高涨 群众基础好 4 南昌与南京 武汉不远 在此起义能给反动派以沉重打击 形成大的政治影响 起义军南下结果如何 没有实现预期的作战计划 朱德 陈毅所率一部转入湘南 进行游击战争 另一部分进入陆海丰地区 南昌起义的最重要意义 开创性 标志着三开始 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 武装夺权 秋收起义概况 1927年9月长沙 结果 进攻长沙失败 转向农村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 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返回 旗号 工农革命军 教训 中国革命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行不通 应该走 农村包围城市 道

5、路 八七会议 会议主要解决了哪两方面问题 一是纠右 二是确定了一个总方针即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背景 大革命失败 需要吸取教训清算错误 确定新路线方针 2 内容 3 影响 二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把马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实践 建立 1927年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星火 毛为什么选择了井冈山这个地方 地处偏远山区 敌人力量薄弱 地形险要 易受难攻 较好群众基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探究 一 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 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二 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三 面对上表情况

6、 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 使农民获得土地 返回 巩固井冈山根据地措施 开展土地革命 内容 影响 1928年朱毛井冈山会师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经济建设 2 燎原 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1930年十几块 南京 上海 杭州 南昌 长沙 广州 徐州 郑州 武汉 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首府瑞金 方志敏建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贺龙等建立湘鄂边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返回 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原因何在 特点 主要分布在南方 大革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

7、方 南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几省的交界处 便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 而且能扩大自身影响 主要在偏僻山区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有地形优势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 内容 中共领导 理论核心 武装斗争 主要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 基本内容 根据地建设 战略基地 2 意义 奠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理论基础 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光辉典范 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权学说 实质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 再实践 根据地建设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创建根据地 经济建设 政权建设 1927 1930 努力发展生产 1931 瑞金 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 围剿 中华苏维埃

8、共和国建立 时间 1931年冬 地点 江西瑞金 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概况 定都瑞金 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国 国民政府 南京 共 红色政权 瑞金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概括图示 中国人民 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 阶级矛盾 博古 李德等人的 左 倾错误 1 原因 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利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 经过 1934年10月瑞金 遵义会议 内容 意义 纠正了博古等人的 左 倾军事路线 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9、中央的正确领导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取消了博古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3 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革命斗争 遵义会议的转折意义 1 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 军事上 政治上 思想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重要革命方法 红军长征 坚定信念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想一想什么是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 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10、善于团结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 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八七会议 准备 秋收起义 道路探索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总结经验 受挫 向井冈山进军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实践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 武装反抗 军事 围剿 反 围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政权对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拓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一个过程 从中共一大到二大 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从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从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开展土地革命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遵义会议独立而又正确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 不断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过程 历史意义 1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红军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 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 具有伟大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