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2969532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一节第一课时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

2、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

3、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二)方法上重点、难点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第一课时【引入】在初中我们接触过碳,知道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指导阅读】 阅读P60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展示模型】 展示C60、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设问】 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已经了解的知

4、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1、 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2、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3、 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C60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4、 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5、 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1797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

5、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CO2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6、了解C60、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过渡】 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有着重要用途的两种含碳无机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方法导引】 你已经知道了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具有

6、类似的化学性质呢?(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类似物质性质的方法来预测和设计实验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活动探究】 Na2CO3 和 NaHCO3 的化学性质。:1、分组(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建议提前完成分组)2、提出假设3、探讨实验方案4、实验并做好记录 5、找两个小组汇报活动成果,教师做好表现性评价。【归纳点评】根据汇报成果由学生归纳Na2CO3 和 NaHCO3的化学性质,教师点评并板书。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加热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Na2CO3+H2O+CO2 :写出相关反

7、应的离子方程式。【问题讨论】(1) 如何鉴别一种固体物质是Na2CO3还是NaHCO3?(2) 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之间如何转化?碳酸氢盐H2CO3加热,加碱碳酸盐 (3)Na2CO3 和 NaHC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活动探究建议】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例如:1、 实验药品应多提供几种常见的酸供学生选择,应提供一些盐(如氯化钡等)溶液。2、 提供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有相同,有不同,供学生做对比实验时选择。(例如:学生可能会做实验对比生成气体的速率,进而讨论生成气体速率不同的原因。)3、 因为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应设计实验进行证明。4、 对上述各项有进行或进行得较好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记录在档案袋中。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