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9518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摘 要: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也就是说我们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习惯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力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而且对于他们其他各科的学习以致未来的生活起到良好的的积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和教学反思,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规章制度;持续训练;榜样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还有人总结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好成绩。诗人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什

2、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一经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成了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按已形成的意志去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而且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但学习欲望强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和学习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的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呢?一、制定制度,有章可循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多种方式教育学生认识习惯的重要性,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习

3、惯的重要性:从上课到下课,从运笔书写到朗读坐姿,从课前准备到课后整理,都让学生有章可循。例如课前可要求学生将本课要用的书和本子摆放在桌角,桌上不放任何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在书写过程中,坐姿要端正,握笔姿势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做到头正、肩平、身正、足安;课后要认真、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多阅读、勤练笔的习惯;等等。二、持续训练,养成习惯1.编唱歌谣,熏陶感染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自控力差、易记易忘,可以适当编一些歌谣让他们传唱,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歌谣学习有窍门:“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文具摆放好,静候老师到

4、。听讲要认真,专心不可少。同学答题时,打岔没礼貌。积极开动脑,难点勤思考,课后反复记,知识掌握牢。不懂及时问,疑惑多请教。学习有窍门,成绩步步高。”2.课堂阵地,潜移默化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高效课堂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习惯,锻炼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很难聚精会神地听讲,在课堂中很容易开小差,或者有一些学生忙于记笔记和听讲,没有认真地进行思考,知识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如果学生

5、事先进行了预习,学生就会带着目的性去听讲,在课堂中就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了,自己拥有了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听课效率也得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自然得到了增强。这样教师也不再需要面面俱到地为学生讲解知识,有了更多的时间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提,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教师应尽量用有趣的语言、多变的教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倾听是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时,应注视教师,用“我明白了”“老师,请您把问题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表明自己听的结果;在听同学发言时,应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当别人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

6、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当别人的答案跟自己的思考不一致时,也不能打断同学的发言,要仔细思考这种答案有没有道理,等同学发言完毕,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地听懂别人话里的要点,实现“会听”的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说”包括回答教师提问、修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要求学生想好了再说,逐步让学生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声音响亮、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要让全班同学都听能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其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小

7、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读音和用词,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的说话习惯。3.课外充实,不断提高(1)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读书破问卷,下笔如有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他们通过文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比较狭窄,而课本的知识又非常有限,因此,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其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全面、丰富的知识。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备好工具书,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字时查字典,在文章精彩处做好标记,并摘抄精彩词句。(2)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在阅读之外,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低年级学生

8、写作刚入门,标准不宜定得过高,可以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为写作积累素材。对于学生的优秀作文可以拿到班上范读,并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评点作文的成功与不足。在课堂上还应多做一些扩句训练,指导学生尽量把句子写完整、写生动、写具体。三、言传身教,树立榜样1.言传身教,共同提高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们,所以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习惯来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在教室批改作业或书写教案时,应使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工作之余,应多阅读,多做读书笔记,多跟学生交流读书心得。2.树立榜样,以“先进”促“后进”在班里要注意树立榜样,让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给大家做示范。对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可采用“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先进”促“后进”。还可在班上设立光荣榜、进步栏,及时表扬做得好和进步大的学生。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耐心训练,使学生学会动手、交际,并能够进行交流共享、自主合作,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