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9518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模块一 地 图.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地理学案目 录模块一 地图模块二 宇宙中的地球模块三 大气模块四 陆地与海洋模块五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参考答案模块一 地 图【知识网络】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考点透视】一、地图的基础知识 1比例尺: (1)比例尺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三种):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5千米; 数字式:1:500000或1500000 5千米 0 5千米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

2、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4)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新比例尺=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比例尺a放大n倍,即比例尺放大到(n+1)倍,放大后的比例尺b=a(n+1),新比例尺比原比例尺大。比例尺缩小:新比例尺=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如将比例尺缩小1n倍,即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n1)n倍,则新比例尺b=a(n1)n。新比例尺b比原比例尺a小。 缩放前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新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图幅面积,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n倍,则放大后的新图幅面积是原图幅面积的n倍

3、。比例尺缩小后的新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原比例尺的图幅面积,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ln倍,则缩小后的新图幅面积为原图幅面积的(1n)。(4)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关系:由于垂直方向涉及的范围(或距离)往往小于水平方向涉及的范围(或距离),所以垂直比例尺一般都大于水平比例尺。2方向的判定:(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方格状或圆弧状经纬网图:从纬度看,北纬数值变大的方向为北方,变小的方向为南方,南纬反之;从经度看,东经变大的方向为东方,变小的方向为西方,西经反之。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离北极点越近的地方为北方,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

4、越近的地方为南方,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西方。但要注意:东西方向的确定,要取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度的弧,即劣弧定向。(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和文字。二、等值线判读的一般规律等值线的判读,先要明确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再根据其数值变化、弯曲状况、疏密程度、延伸方向,推断其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下面以等高线为例说明: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

5、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等高线判读时须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密度等高距一定,等高线愈密则变化愈大,水流愈急;从地形上看,平原与高原面等高线稀疏,山地地形等高线密集。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凸坡对视物有障碍。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则表示陡崖。陡崖相对高度AH的计算方法:(n1)dHB图D图C图,因此,A图比例尺最大。进行推理找出四幅图间的比较标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答案:A例2:

6、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解析:由山顶到A地,坡度先缓后陡,中间有一凸起地段,阻碍视线,可作剖面图如上。关于类似视线题,一般从观测点到被观测点,坡度先缓后陡阻碍视线,先陡后缓视线开阔。 答案:A例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地形及相关情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有一瀑布,其落差不小于_米。观赏该瀑布的最佳季节是_。 (2)A、B、C、D四处,宜作稻田的是 ,宜作果园的是 。 (3)图中池塘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4)在E处能否直接观望F处?请作E至F间的地形剖面图。 解析:第(1)问,图中瀑布位于260米等高线与250米等高线重叠

7、处,其落差取值范围是大于等于50米,小于150米。第(4)问作图应注意先直线连接原图中E、F两点,这是准确作图的前提。 答案:(1)50 夏季 (2)D C (3)发展水产养殖(养鸭养鹅);提供灌溉水源;塘泥作肥料等 (4)能 画图略【常见误区】1根据政区图中的地区轮廓或根据一地的经纬度坐标对一地进行位置判定是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同学在解答地理题目中常犯错误的地方。例:读图,对比两大半岛回答: (1)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 (2)甲半岛上的山脉走向为 ,乙半岛上的山脉走向为 。 (3)A地如果是3月21日中午2点,B地区时此时应是 。 (4)B地位于A地的 方向。 (5)甲半岛地势特

8、点是 ,乙半岛地势特点是 。 (6)甲半岛东侧海域比乙半岛东侧海域盐度_,原因是 。解析:政区图是常见的地图。它是包含地形、河流、物产、交通线、城市等要素的政区综合图。除此,还有以政区为基础的各种单一地理要素分布图,如山脉分布图、等温线分布图、人口分布图、水系分布图等。解答本题可由经纬网知识可判断比例尺大小及方向;由河流流向及河源分布状况可判断地势特点及山脉走向,河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大概地形的等高线。答案:(1)乙图 (2)东北一西南 西北一东南 (3)19点 (4)东南 (5)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 东高西低(或东北高,西南低) (6)低 甲半岛东侧海域纬度比乙高,温度低,蒸发量

9、小;甲半岛东侧海域有大量淡水注入,而乙半岛东俯则几乎没有径流注入。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是地图部分的难点之一例:(2003年,全国 地理卷)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2)山脉南北绵延约( )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干 D1 400千米 (3)L段(、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50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4)适宜在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解析:在政区地图的应用时,不能根据经纬度或图中的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是在学习中的难点,也是答题失误较多的地方。本题的解题关键点在于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可按以下步骤: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气候、植被、地质、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