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951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浙南高二地理期末联考 3.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若断层线两侧的岩石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大幅度移动,则原断层面处常形成的地貌是A. 地垒B. 地堑C. 陡崖D. 褶皱山【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详解】如果断层线两侧的岩石移动幅度很大,

2、上升的部分称为地垒,下降部分称为地堑,原断层面处常形成陡崖,C正确;褶皱山是挤压形成,与断层无关。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下列电站中,其发电量受气候影响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A. 地热能电站B. 潮汐能电站C. 核电站D. 水电站【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能源来源。【详解】地热、潮汐、核没有季节变化,受季节影响不明显,A、B、C错误;水电站发电受水量大小影响,降水季节变化明显,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少子化”是指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儿童数量减少的现象。014岁人口比重低于15%,标志着进入“超少子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是指老

3、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少子化”和“老龄化”合称“少子老龄化”。读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分布表,完成下列小题。国家014岁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甲13.2%22.9%乙32%5.5%丙12.5%20.6%丁16.6%9.1%3. 据表可知,“少子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是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4. 乙国A. 目前为高高低模式B. 与我国人口现状相似C. 人口年龄结构合理D. 面临就学就业压力大【答案】3. A 4. D【

4、解析】【分析】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3题详解】据材料“少子化”和“老龄化”合称“少子老龄化”可知,出生率低、老年人口比重大的为“少子老龄化”,甲、丙最符合这两个条件,A正确。【4题详解】乙国人口出生率高,应为高低高模式,不可能为高高低模式,A错;我国是三低模式,B错误;出生率偏高,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C错;新生儿多,就学就业压力大,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小水滴,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的地理现象。寒暖流交汇处附近海域大多是世界上海雾多发区。完成下列小题。5. 图中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是A. 北海渔场B.

5、 北海道渔场C. 秘鲁渔场D. 纽芬兰渔场6. 图中寒暖流交汇处附近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A. 1、2月B. 3、4月C. 7、8月D. 11、12月7. 在海雾严重的区域,航行的船只想准确获知其地理位置及航向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PSD. Internet【答案】5. B 6. C 7.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流及其影响。【5题详解】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知,该地位于日本附近,应为北海道渔场,B正确。【6题详解】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后饱和成雾,夏季受季风影响,多向北吹的暖湿气流,易形成海雾,C正确。【7题详解】获知其地理位置使用的是全球

6、定位系统,即GPS,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读非洲轮廓示意图(阴影区表示某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和该自然带内的枣椰树景观(当地一种粮食作物)。完成下列小题。8. 图中阴影区的自然带类型为A. 热带荒漠带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雨林带D. 温带荒漠带9. 影响该自然带内绿洲种植枣椰树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 降水C. 地形D. 水源10. 威胁该自然带南北两侧农业生产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旱灾害B. 水土流失C. 荒漠化D. 大气污染【答案】8. A 9. D 10. C【解析】【分析】考查自然带的分布。【8题详解】图中阴影区受副热带

7、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其自然带类型为热带荒漠带,A正确。【9题详解】枣椰树是一种耐旱作物,绿洲农业主导因素是水源,D正确。【10题详解】该自然带南北两侧降水较少,生态环境脆弱,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读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11. 图中天气系统中心M及周围的气流运动状况是A. 上升 逆时针辐散B. 下沉 逆时针辐散C. 上升 顺时针辐合D. 下沉 顺时针辐合12. 受该天气系统控制时,甲、乙、丙、丁四地的主要天气特征是A. 甲地吹偏北风,高温多雨B. 乙地吹东南风,寒冷干燥C

8、. 丙地风力较大,寒冷干燥D. 丁地吹偏西风,温和多雨【答案】11. B 12. D【解析】【分析】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11题详解】天气系统中心M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周围的气流逆时针辐散,B正确。【12题详解】南半球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再向左偏转一定的角度,甲地吹偏南风,A错误;乙处位于热带,寒冷不准确,B错误;丙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C错误;丁地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如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800mm等年降水量线等)

9、,从而导致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完成下列小题。13. 下列自然地理事物现象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 河流无结冰期与有结冰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A. B. C. D. 14. 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类活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耕地类型:南方均为水田,北方均为旱地B. 粮食作物:南方仅种水稻,北方仅种小麦C. 交通运输:古代交通运输工具为“南船北马”D. 乡村建筑:北方墙厚开北窗,南方建房开南窗【答案】13. D 14. C【解析】【分析】考查南方和北方的差异。【13题详解】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

10、基本吻合,正确;秦岭淮河一线与800mm年降水量吻合,故正确,D正确。 【14题详解】南方以水田为主,是水稻主产区,北方以旱地为主,是小麦主产区,A、B错误;南方河流较多以船为交通工具,北方平原面积广,以马为交能工具,C正确;北方温度较低,窗向南开,南主则南北均开窗,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图为“以某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局部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5. 有关图中四地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空气堆积下沉而成C. 东南信风带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D. 盛行

11、西北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16. 下列气压带、风带中,控制大陆西岸时容易形成降水的是A. B. C. D. 【答案】15. B 16. C【解析】【分析】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影响。【15题详解】为赤道低气压带,A错误;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空气堆积下沉而成,B正确;根据偏转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为东北信风,C错误;盛行西南风,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大陆西岸时容易形成降水,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C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美国独立初期,匹兹堡是一个以毛皮贸易为主的小镇。19世纪中叶,随着伊利湖

12、与安大略湖之间人工运河的开挖,以及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之间铁路线的修建,匹兹堡逐渐成为美国东北部的钢铁工业中心。二战期间,以匹兹堡为中心的东北部钢铁工业基地年产钢铁量已达全国的3/4。读北美洲五大湖地区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7. 与河段比,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 流量大B. 流速快C. 含沙量大D. 结冰期长18. 二战期间,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 缺乏铁路运输二战军火需求量大 与国内城市化发展无关A. B. C. D. 【答案】17. B 18.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美国工业。【17题详解】与河段比,河段支流减少,流量小;河段河床窄,

13、流速快,含沙量小,纬度比较低,结冰期短,B正确。【18题详解】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叶,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之间就修建了铁路,错误;城市化推动工业化,是相互作用的,错误,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目前,我国国内纺织业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呈现出“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的布局模式。其中,在越南投资的中资纺织企业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 除成本因素外,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另一

14、重要因素是A. 劳动力价格B. 贸易政策C. 市场D. 技术水平20. 我国某纺织企业虽投资越南,但其大部分棉纱回销中国,说明A. 当地产业链不完整B. 我国技术水平先进C. 我国消费市场大D. 我国劳动力素质高【答案】19. B 20.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19题详解】贸易因素和成本因素是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贸易因素方面,部分企业是为了应对欧美等国的某些贸易保护措施;也部分企业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节省海关高额关税;还有部分企业是为了享受特殊的贸易政策,如材料中介绍越南的绿地投资优惠政策等,由此吸引了国内很多纺织企业赴越南投资建厂。故选B。【20题详解】很多在越南投资的中资纺织企业,如天虹集团,其大部分棉纱都会回销中国,反映出内地消费市场大。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下表为近50年来昆明和贵阳各季节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平均值(单位MJm2)。研究发现,20世纪6080年代的30年间,贵阳的日照时数每年平均减少16h。据此完成下列小题。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昆明1714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