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湖南、云南、海南卷.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9517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湖南、云南、海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湖南、云南、海南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湖南、云南、海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湖南、云南、海南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湖南、云南、海南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第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6页。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3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1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A无细胞膜 B无核膜C无细胞壁 D遗传物质是RNA2动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A糖

2、类 B蛋白质C脂类 D核酸3下列生物中,行出芽生殖的真核生物是A酵母菌 B团藻C秋海棠 D根霉4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通过红细胞膜BK+通过细胞膜C蛋白质通过细胞膜D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5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因为具有A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自动调节能力C稳定的能源和生产者 D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6下列哪组细胞器都含有DNA?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C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D叶绿体和核糖体7下列哪项是使树木的根系从土壤中迅速吸水并运输到树冠的主要原因?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C根系的吸收作用 D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8当番茄植株缺铁时,首先发生病征的叶片是A全部叶片 B幼嫩

3、叶片C老叶片 D植株的中下部叶片9在皮肤生理性再生过程中,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结缔组织细胞 B角质层细胞C皮下组织细胞 D生发层细胞10在人体内有关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A缺乏时易患神经炎 B缺乏时易患坏血病C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1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大肠除能吸收水份外还能吸收A无机盐和酒精 B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C酒精和葡萄糖 D葡萄糖和部分维生素12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的是A血吸虫病 B甲型肝炎C伤寒 D猩红热13有关肾单位的正确叙述是A每个肾单位均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B肾单位的肾小体在肾的髓质内C每个肾的肾实质大约由一千万个肾单位构成D肾单位包

4、括肾小体及与它相连的肾小管14胎儿排出CO2等废物的途径是A由脐静脉直接排到母体血液B由脐静脉经胎盘毛细血管排到母体血液C由脐动脉直接排到母体血液D由脐动脉经胎盘毛细血管排到母体血液A脊神经的分布是有规律的B脊神经是混合神经C脊神经由椎间孔处穿出D脊神经控制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活动16关于人体细胞中ATP的正确描述是A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当它过份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D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不可逆的17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便被吃掉。这个

5、例子说明了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C适应的多样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18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系统内所有植物体上的太阳能C该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19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 A对自然条件进行的生存斗争B对不良环境的适应C定向变异的结果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0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它遇到敌害时,身体立即倒立不动,象一株植物,从而有效地躲避敌害。这种生物学现象称为A拟态 B警戒色 C适应 D保护色21先用显微镜的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观察细胞,然后换上20倍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A

6、像较小,视野较暗 B像较小,视野较亮C像较大,视野较暗 D像较大,视野较亮22下列哪项是植物所需大量元素中的矿质元素?AC、H、O、N、P、K、Ca、MgBC、H、O、N、S、P、K、Ca、Mg、FeCN、S、P、K、Ca、MgDN、S、P、K、Ca、Mg、Fe23纺锤丝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哪一时期?A中期和末期 B中期和后期C前期和末期 D前期和后期24蚕最后一次蜕皮变为蛹而不是变成一只更大的幼虫,这是因为体内A保幼激素的释放量没变、蜕皮激素的释放量减少B保幼激素的释放量没变、蜕皮激素的释放量增加C蜕皮激素的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的释放量减少D蜕皮激素的释放量没变、保幼激素的释

7、放量增加25从次级卵母细胞到卵细胞形成期间,细胞变化的特征是A着丝点分裂为二,同源染色体分开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不分裂,两个染色单体不分开D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26在正常情况下,高等动物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于A配子 B卵子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27酵母发酵时,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A1分子酒精、1分子C02和能量B2分子酒精、1分子CO2和能量C1分子酒精和能量D2分子酒精、2分子CO2和能量28人在惊险情况下,会出现心跳加速、瞳孔放大等生理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B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C交感神经

8、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加强D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减弱29人的血清中不存在的物质是A氨基酸 B葡萄糖C纤维蛋白元 D尿素30深呼气时,肋间内肌和腹壁肌肉的运动状态是A两种肌肉都处在收缩状态B两种肌肉都处在舒张状态C肋间内肌收缩,腹壁肌肉舒张D肋间内肌舒张,腹壁肌肉收缩31红辣椒呈现红色是由于A果皮细胞中的有色体是红色的B果皮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是红色的C果皮细胞的细胞液是红色的D有色体、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液都是红色的A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B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RNA和DNAC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的生活细胞中D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33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包括A线

9、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质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34利用酵母菌制酒时,一开始便持续通入空气,其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增产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增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35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都是核糖核酸C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36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如果每个精子细胞的DNA相对含量为1C,则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分别是A2C和4C B4C和4CC2C和

10、2C D4C和2C37玉米植株AA(雌)与aa(雄)杂交,其杂交种子(F1)胚乳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 BAa CAaa DAA38DNA分子的某一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A90 B120 C180 D24039一位色觉正常的女性(其双亲都为纯合体)与一位色盲男性结婚,他们的儿子和女儿患色盲的几率分别是A50和0 B25和75C0和0 D50和10040基因型为AaBbCcDd(这四对基因不连锁)的初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A2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B4种数目相等的配子C8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D16种数目相等的配子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第卷

11、共5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大题共10个小题。41下图是一个分裂间期的动物细胞模式图。请写出该细胞在分裂期前期结束时,四种结构所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并注明这些结构在图中的标号。(8分)(1) (2) (3) (4) 42下表是关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作用的实验步骤和结果。请分别分析A、B、C三管变为蓝色,而D管不变蓝色的原因:(8分)(A管) (B管) (C管) (D管) 43下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0分)(1)人体进行呼吸时,由于 ,使胸廓扩大, 随之扩张;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就发生气体交换而变为 血。(2)血液流

12、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后,其颜色变成 色,其原因是 。(3)由此可见,人体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 和 ,它们是通过 作用而实现的。44下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字母代表血管。请据图回答:(8分)(1)a血管与左心室连通处有动脉瓣,其作用是 。(2)b血管入肝,其血管血液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是由 吸收来的。(3)c血管内血液中的 含量极少。(4)血液流经下肢后,其成分主要变化是 和 减少, 和 增多。45下图分别表示狗、海豹的前肢和鸟的翼。(10分)(1)在比较解剖学上,甲、乙、丙属于 器官,因为它们的 基本一致。(2)这类器官的存在表明,凡具有此类器官的动物,均由 进化而来。(3)造成这类器官在形态和功能上差异的原因是 。46近百年来,工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