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69515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英语课堂中的道德情感教育陈梅玲【摘 要】教学中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榜样,激发情感,使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地渗透教学当中。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渗透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可见,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教师

2、和学生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做到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注意到道德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对道德渗透英语学科教育作了一下几点思考:一、 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素材“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 。教师要抓住学生模仿和崇敬老师的心理,用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为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为德育内容,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

3、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学科教师,教师最容易影响学生的莫过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使用礼貌的课堂用语。初中英语课本里的日常用语大多是选自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用语。这些日常用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道德美、自然美。教师在上课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文明礼貌的教育。如,早上见面,“Hi,Hello”;每天上课走进教室,“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tea

4、cher.”“sit down。please”;下课。“Good Bye,class” “Good Bye,teacher”这些亲密的用语,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融洽与亲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人与人之间见面要使用礼貌的用语。课堂上要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坐下时,都说一下“please”。学生做的很好,不吝啬表扬一下“Very good!” “Wonderful!” Great!” “You are clever!”“You are very brave!” “You are very active!” “You are hard-working!”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做事,也多运用“pleas

5、e”,如“please” “Would you please have a try?”“Please turn to page”“Attention,please!”“Please be brave! Dont be shy!”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当教师自己做错或者说错了,应立即纠正,向学生道歉“I beg your pardon!”“I am sorry!”又如,根据英语习惯凡麻烦别人要先说:“Excuse me”给别人制造了“trouble”时说“Im sorry”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等等。教师与学生一起把这些用语使

6、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老师沟通了感情,还懂得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二、 拓宽教材,拓展视野。教材再全面,内容也是有限的,需要拓展,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基本的教学方式离不开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教师在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有意识地用一些有关道德的材料和题材,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从而达到英语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不误的目的。比如在牛津英语8B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慈善的话题,除了书中提到了举行慈善义演、慈善行走之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一些以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题材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讨论,这些话题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比

7、较贴近,从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可以把德育目标引向课外,引入生活,提倡并要求学生用英语交际,谈论时事、政策、国家大政方针、人文环境等使学生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培养了优良品质。(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 中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开圣诞节Party

8、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又如通过学习奥运英语、西方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主义思想;英语单词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努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二)课外口语交际教师可以课中设定课外口语话题。这个题

9、目的选择必须遵循德育中的思想性、先进性要求,紧密联系教材而又存在于教材之外。这样学生在交谈过程中,思想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和思考空间,教师在课后引导,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些生活、人生的道理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三)课外阅读训练阅读能力在中学的教学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阅读贯穿于中学教学的始终。对英语阅读培养提高的过程中,如能很好的把德育目标和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潜意识加强对学生德育救育,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上教学与活动使学生组织、交往、分析、判断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使德育效果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去。毕竟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作者简介】陈梅玲,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中学教师 (江苏省 扬州市 225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