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8648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庆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第一中学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2.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草原上的一只羊”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层次。A. 种群B. 群落C. 个体D. 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一只羊属于一个个体。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烟草细胞内五碳糖的种类和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 1种、4种B. 2种、8种C. 2种、5种D. 2种、4种【答案】D【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前者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后者的基本单位是核糖

2、核苷酸。【详解】烟草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故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含有A、T、C、G、U五种碱基,含有脱氧核糖和核糖;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故只有4种核糖核苷酸,4种碱基A、C、G、U。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列举的有关科学家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A. 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包含淀粉同位素标记法B. 孟德尔分离定律和 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C. 罗伯特森细胞膜的静态统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D. 萨姆纳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分离提纯和物质鉴定【答案】A【解析】【分析】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氧气中的

3、氧全部来自于水,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详解】萨克斯对叶片进行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处理,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物有淀粉,未用到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静态结构,C正确;萨姆纳通过分离提纯和物质鉴定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4.下列关于黑藻、蓝藻、根尖分生区细胞以及叶肉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均具有将CO2转变成为有机物的能力B. 均存在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C. 遗传信息均储存 在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子中D. 均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的生物膜系统【答案】

4、B【解析】【分析】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根尖分生区是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黑藻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尖分生区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A错误;三者均有ATP的合成和水解,B正确;三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真核生物含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蓝藻无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B。【点睛】注意:黑藻和蓝藻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根尖的分生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核苷酸、氨基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B.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它可来自于植物细胞内糖原的水

5、解C. 磷脂、ATP、RNA的元素组成相同,均只含有C、H、O、N、PD. 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7种【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详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糖原属于动物多糖,B错误;磷脂、ATP、RNA的元素组成相同,均只含有C、H、O、N、P,C正确;人的心肌细胞中A、G可以参与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形成,共有4种,T参与脱氧核苷酸,U参与核糖核苷酸的形成,故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6种,D错误。故选C。

6、【点睛】人体细胞含有2种核酸,病毒只含1种核酸,故只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6.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则下列关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尔基体显著活跃的时期为d,中心体显著活跃的时期为aB. 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拍摄成为显微照片为一种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C. 观察染色体一般首先选择a时期,因其继续分裂可转变为b、C、dD. c图表示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上下两套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含中心体,前期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前期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详解

7、】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A错误;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连续变化的过程,C错误;c图着丝点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均分两极,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观察有丝分裂应该选择根尖的分生区,另外细胞已死亡,无法观察到连续分裂的过程。7.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细胞内的成分和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下列关于细胞成分与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所有细胞器均不再发挥作用B. 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和染色体复制的时期完全相同C. 台盼蓝染色剂可用于鉴定动物细胞培养中的死细胞D.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细胞可变成不受基因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8、答案】C【解析】【分析】中心体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染色体复制的时期时间期。【详解】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还会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呼吸作用,故细胞器仍可发挥作用,A错误;中心体前期移向两极,染色体间期复制,时期不同,B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死细胞会被台盼蓝染色,活细胞不会染上颜色,C正确;癌细胞也受基因控制,癌变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D错误。故选C。8.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能够正确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随分化程度变化的情况B. 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C. 分裂间期染色体数量随染色体复制而变化的情况D. 轮藻细胞吸收K+速率随O2浓度

9、变化的情况【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总坐标先随横坐标的变大而变大,随后不再增大。【详解】细胞分化程度升高,全能性下降,A错误;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速率为0,与图不符,B错误;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轮藻细胞吸收K+速率为主动运输,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可以供能,随氧气的增大吸收速率会加快,由于载体的限制,吸收速率不会一直增大,D正确。故选D。【点睛】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来自于呼吸作用,故主动运输受氧气浓度的影响。9.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 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小

10、麦种子中一定含有葡萄糖B. 小麦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但不适宜用于观察线粒体C. 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 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用大光圈或换凹面反光镜【答案】B【解析】【分析】线粒体无色,需要经过健那绿染色进行观察,选用的材料需要是无色的,不能含有叶绿体,会干扰实验观察。【详解】发芽的种子与斐林试剂发生砖红色反应只能判断含有还原糖,不能判断一定含葡萄糖,A错误;小麦叶肉细胞含叶绿体会干扰线粒体的观察,故不适合观察线粒体,B正确;

11、根尖成熟区不进行细胞分裂,无法观察有丝分裂,C错误;细胞无色透明,应该让视野变暗,即需要缩小光圈,使用平面镜,D错误。故选B。10.如图表示某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物剩余量随pH值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下列从曲线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温度是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B. 由图可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5C. pH值是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D. 酶的最适pH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和PH,因变量是底物的剩余量。最适PH是8,图中4个温度中35度时酶活性最大,但无法判断最适温度。【详解】温度会影响酶活性,高温会导致酶变性失活,A正确;不能确定

12、最适温度,B错误;PH会影响酶活性,C正确;由图可知,不同温度下最适PH相同,D正确。故选B。11.如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物质通过b方式扩散的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B. 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C. 图中c可表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D. 图中e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协助扩散、e主动运输。【详解】脂溶性物质以b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其脂溶性与自由扩散的速率有关,A正确;图中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协助扩散

13、属于被动运输,B正确;c可表示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C正确;由糖蛋白的位置可知,上方是膜的外侧,故小肠上皮细胞吸收Na+的过程对应a,D错误。故选D。12.下列有关实验课题、材料试剂与相应方法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选项实验课题部分材料、试剂方法A分离细胞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生理盐水差速离心法B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鲜猪肝研磨液、H2O2溶液设置系列温度梯度实验C细胞膜制备菠菜叶肉细胞、蒸馏水吸水涨破法D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小球藻、被标记的CO2同位素标记法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制备细胞膜利用吸水涨破法;研究反

14、应过程中原子的去向用同位素标记法。【详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不能作为分离细胞器的材料,A错误;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不能选择过氧化氢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制备细胞膜时应该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选择菠菜叶肉细胞,引起其含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膜,C错误;研究碳原子的转移途径,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故选D。1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在生活中有多种应用,下列关于酶在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B. 发烧时食欲减退是由于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C.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胞壁, 对侵入机体的细菌有杀灭作用D.

15、 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 常用于果汁的生产【答案】B【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均会导致酶变性失活。【详解】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A正确;发烧时,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食欲减退,B错误;溶酶体能溶解细胞壁,消灭入侵的细菌,C正确;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可以由果胶酶水解,D正确。故选B。14.下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过程中均可产生ATPB. 乳酸菌细胞中可以发生的过程为C.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N是葡萄糖、M丙酮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