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8547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汉中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陕西汉中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汉中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汉中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汉中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仁B. 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生存C.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进行细胞呼吸D. 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详解】A、原核细胞最重要的特征是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B、细胞的生命活动建立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础上,所有的细胞必须获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

2、生存,B正确;C、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或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B。【点睛】与细胞器有关的五个“不一定”(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等都有细胞壁。(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不一定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5)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需氧型的原核生物。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活细胞中

3、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C. ATP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D. 蛋白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一般不做能源物质。【详解】A、活细胞中水的含量占到80%90%,水中氧元素占绝大多数比例,所以活细胞中最多的元素是氧,A正确;B、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细胞膜的组成,维持动物细胞膜一定的形态,B正确;C、ATP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使用,D正确。故选C。3.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

4、述,正确的是A.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以吞噬消化侵入细胞的病菌B. 代谢旺盛的大肠杆菌的核孔增多,细胞核体积增大C.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D.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之间能相互转化的结构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不同细胞器功能不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发生场所,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详解】A、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B、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错误;C、线粒体基质中可以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ATP,C错误;D、各种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

5、能相互转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审题不细,只注重了A项的后半句叙述,而忽视了前半部分。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但这些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类、包装后形成。4.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对称的B. 膜蛋白会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 抗体的分泌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D. 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是接受信号分子的糖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中的膜蛋白包括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和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糖蛋白,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详解】A、膜蛋白镶嵌或贯穿磷

6、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错误;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参与,B正确;C、抗体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错误;D、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与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有关,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4种常考“膜蛋白”及其功能区分(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2)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

7、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5.腐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越来越少,而短肽和氨基酸越来越多。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原因,取适量腐乳制成样液, 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注: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短肽,使紫色变浅)。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B. 、组的结果是紫色变浅C. 蛋白质变性失活后遇双缩脲试剂不显紫色D. 与对照说明高温使蛋白酶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腐乳制作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等物质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有机物。根据表格可知,不同实验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不同。加热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但不会使肽键断裂。

8、【详解】A、不同实验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不同,说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A正确;B、组实验中蛋白酶可以不同程度的使蛋白质分解,结果是紫色变浅,B正确;C、蛋白质变性失活后肽键没有断裂,遇双缩脲试剂仍会出现紫色,C错误;D、组高温处理后,37条件下放置时间延长仍会出现紫色,原因是高温使蛋白酶变性失活,腐乳中的蛋白质不被分解,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易判断C项正确,错因在于对蛋白质变性机理认识不正确。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不涉及肽键的断裂。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pH 4 8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活力基本不受pH的影响B. 大多数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 同

9、一生物体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一定相同D. pH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答案】C【解析】【分析】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据图可知,在pH为2时,胃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最高;在pH为7.3时,胰蛋白酶的相对活力最高。过酸或过碱酶的相对活力会降低。【详解】A、据图可知,在pH 4 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相对活力基本不变,说明其活力基本不受pH的影响,A正确;B、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C、同一生物体各种酶催化反应的条件不一定相同,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C错误;D. pH过低或过高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

10、D正确。故选C7.近几年我国鼻咽癌发病率高居不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表达的结果B. 环境污染和食物不当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原因C.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异常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会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二者突变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等。【详解】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B、环境污染和食物不当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B正确;C、鼻咽癌的化疗主

11、要是利用药物抑制DNA复制,主要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C正确;D、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异常分化,细胞一般成球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会减少,D正确。故选A。8.C1、C2、C3是某动物体的3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C1可能是C3的子细胞B. C2不一定是C3的子细胞C. 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 C2、C3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答案】A【解析】【分析】动物一般为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的细胞可能是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应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4N的细胞应为有丝分裂后期的

12、细胞。【详解】A、C1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A错误;B、C2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C3的子细胞,B正确;C、动物的性腺中可以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1、C2、C3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C正确;D、C2、C3若分别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核DNA分子比值是1:2,D正确。故选A。9.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A. 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B.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属于作出的假说C. 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

13、交实验D. 与类比推理法相比,假说一演绎法所得结论更可靠【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内容进行演绎推理,最后用测交实验证明演绎推理结论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A正确;B、假说的内容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确;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D、假说一演绎法所得结论经过了实验的验证,类比推理法得到的只是假说,D正确。故选C。10.甲、乙是豌豆的两个品系,将品系甲(高茎,基

14、因型为Aa)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甲、乙品系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它们的子一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 和四倍体B. 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所以它们为同一物种C. 取品系乙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D. 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4【答案】C【解析】【分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四倍体植株AAaa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且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是随机的,据此可分析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详解】

15、A、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产生的子代分别为二倍体和四倍体,A错误;B、品系甲植株与品系乙植株杂交可得到三倍体,但三倍体高度不育,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B错误;C、品系乙的花药基因型为AA、Aa、aa,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既有纯合子AAAA、aaaa,又有杂合子AAaa,C正确;D、品系乙的三种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41,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6)(1/6)=1/36,D错误。故选C。【点睛】四倍体植株AAaa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可把AAaa记作A1A2a1a2,则AA配子仅有一种组合,Aa可以有4种组合,aa仅有一种组合,据此可判断三种配子的比例。11.下列有关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格里菲思的实验指出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是转化因子作用的结果B.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标记T 2 噬菌体的D N A 时利用了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